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21株麻疹活疫苗的临床反应及免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早在六十年代,我们已获得高度减毒的麻疹活疫苗株,现已投入生产,在防治麻疹的过程中显示了强大的效力.但是,为寻找免疫性更好的毒种,于1972年在长春市内的麻疹患儿中进行病毒分离,并获得成功,定名为721病毒株。经过实验室严格鉴定之后,在适应于鸡胚细胞的过程中制备的麻疹活疫苗,先后以不同代数和批号的疫苗,接种8名健康易感儿,观察临床反应和免疫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用列4株麻疹病毒在初代人羊膜细胞,鸡胚羊膜腔或鸡胚细胞中传不同代数后,制备疫苗接种易威儿,进行临床反应与血清抗体观察的结果。共应用了羊膜系毒种的三个不同代数(HAM45,57,69),绥羊膜45代后适应鸡胚的毒种的四个不同代数(CE12,CE16,CE20及CE24),经羊膜47代后适应于鸡胚细胞的另一系(HAM47CEC8—11)及经鸡胚15代后适应于鸡胚细胞的另一系(CE15CEC7—9)毒种,共计15批疫苗,接种了241名易感儿。根据观察结果,认为已初步获得了两类进一步減毒的毒种:其中一类以HAM47CEC系为代表,其免疫性较强,临床反应似较国外报告过的鸡胚细胞毒种为低,但仍不够稳定。另一类以CE20—24及CE15CEC系为代表,其反应已相当于国內外合用丙种球蛋白的水平,但免疫性较弱。结合以上观察,对影响反应与免疫性的某些因素如疫苗批号,接种剂量,保存时间等,疫苗接种后的隐性感染,合併症与偶合症,不同抗体测定方法以及抗休的持久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对理想的麻疹疫苗株的标准以及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所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6例麻疹患儿血液接种原代人胚肾细胞分离出4株病毒(M76-1、M76-5、M76-6、M76-7)。经鉴定其抗原性与沪191株及列4株麻疹病毒一致。采用低温(31±1℃)培养及大剂量病毒(约3×10~(6)TCID_(50))感染法将这4株病毒从原代人胚肾细胞适应于鸡胚细胞获得成功。其中2株制成鸡胚细胞减毒活疫苗接种159名易感儿童,其临床反应轻而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Enders与Katz等首先以人胚腎細胞分离出麻疹病毒,他们最初将分离的5株病毒(包括Ed株)經人胚腎細胞传2~23代时試图适应于鸡胚及鸡胚細胞,但未获成功,以后将Ed株再經人羊膜細胞28代、鸡胚6代始成功地适应于鸡胚细胞,这为麻疹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1958年Smorodintsev等分离的列_4株及1950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分离的沪191株亦大致是遵循上述一系列传代过程并适应于鸡胚細胞而制备活疫苗  相似文献   

5.
由麻疹病毒沪 191株和腮腺炎病毒 WM84株在 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制备的单价病毒液 ,在特定的工艺流程中 ,按比例配制后加入适宜的保护剂 ,经冻干而制备成冻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二联活疫苗。 6批冻干二联疫苗经自检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 ,结果提示 :冻干疫苗的基础滴度与热稳定性等指标均符合 WHO规程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995年版 )中对单价麻疹疫苗和单价腮腺炎疫苗的规程要求 ;冻干二联疫苗在 2~ 8℃保存 18个月的滴度稳定性与单价疫苗一致。  相似文献   

6.
凤阳县近十余年来每年冬季均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工作,要求对8个月以上的易感儿童普遍接种;当年出生月龄不足8个月者,次年冬季给予接种。但是在进行接种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以致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7.
<正> 长春市朝阳区于1965年开始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麻疹疫苗)对全区易感儿普遍进行预防接种,迄今十余年的实践证明,用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效果良好,接种后麻疹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纯化毒种三级种子批;进行疫苗的临床观察。方法:将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毒种从26代连续传代至38代,其中27代定为原始种子批;29代定为主种子批;30~38代定为工作种子批。将不同代次的毒种制备疫苗,接种麻疹易感儿童,观察麻疹抗体的阳转率及GMT值。结果:新建立的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纯化毒种三级种子批,符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的要求。27代、32代疫苗的阳转率均为100%,GMT值分别为56.3、44.2。结论:新建立的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纯化毒种三级种子批,可作为制备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种子批。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毒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比较流感病毒3种分离方法的敏感性及确定流感优势病毒株,1996年5月-9月,对江西南昌地区流感病毒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研究。方法;采用细胞接种培养法,鸡胚羊膜腔接种培养法,鸡胚尿囊腔接种培养法。结果;细胞接种法分离的流感病毒侏14株,鸡胚羊膜腔法得12株,鸡胚尿囊腔法得2株,共28株,其中甲,型18株,甲3型4株,乙型6株。  相似文献   

10.
l免疫策略常规免疫:根据国家免疫程序,凡是适龄儿童,应及时有效接种麻疹疫苗,即在出生满8个月时接受1次麻疹疫苗免疫(基础免疫);满7周岁时再进行1次麻疹疫苗免疫(加强免疫).强化免疫:在冬春疫苗易保存运输季节,对一个较大的范围内的易感人群短时间内完成麻疹减毒活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用鸡胚接种分离流感病毒是最理想的方法。84年、85年和86年,海南岛分别发生乙型流感和甲_1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我们采集临床疑似流感患者咽洗液标本共34份同时用鹌鹑胚和鸡胚方法分离,结果鹌鹑胚分离第一代分到流感病毒13株,阳检率38.24%,而鸡胚仅分到3株,阳检率8.82%。此外,一些型别的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2.
在麻疹疫苗问世以前,麻疹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最常见的传染病。麻疹易感者接触麻疹病人以后的感染率近100%(包括隐性感染在内)。麻疹患儿易并发肺炎、喉炎等,肺炎的发生率约为5%,病死率近10%。麻疹常呈周期性流行,在大城市每隔1~2年即有一次流行,在较偏僻的农村流行间隔较长,但一且发生流行则较严重。 1963年国内外开始应用麻疹疫苗。我国自制的高度减毒活疫苗的性能已达国际水平,免疫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好。麻疹疫苗的普遍接种,打破了麻疹流行的周期性,使麻疹的发病率大为下降。以长春市为例,1965年开始给易感儿全面普种麻疹疫苗,1966年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比较流感病毒3种分离方法的敏感性及确定流感优势病毒株,1996年5月~9月,对江西南昌地区流感病毒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研究。方法:采用细胞接种培养法、鸡胚羊膜腔接种培养法、鸡胚尿囊腔接种培养法。结果:细胞接种法分离的流感病毒株14株、鸡胚羊膜腔法得12株、鸡胚尿囊腔法得2株,共28株,其中甲1型18株、甲3型4株、乙型6株。结论:流感病毒分离中,细胞接种法与鸡胚羊膜腔接种法同样敏感。鸡胚分离培养中,应高度重视羊膜腔接种法。1996年南昌地区的优势而行珠是甲1型。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麻疹疫苗对预防麻疹的价值如何?目前的发展情况怎样?我国制造的麻疹高度减毒活疫苗,经几年的试用,已证实不仅安全而且有效。目前使用的有北京_(55)、长春_(47)、上海_(191)疫苗。接种后的高热反应率及皮疹率都在5%以下,经大规模应用后,尚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接种后抗体的阳转率达95%以上,保护效果均在90%以上。在接种率达到50%以上的地区,即可控制麻疹的流行。在麻疹流行后,对疫源地周围的易感儿,急速接种疫苗,亦可控制麻疹的发病。对麻疹疫苗,目前还  相似文献   

15.
控制与消除麻疹的免疫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遍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年龄为6个月-5岁。由于麻疹病毒是单一的血清型病毒,缺乏人以外的自然宿主,疫苗有效,且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故麻疹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消灭的传染病[1,2]。例如我国在接种麻疹疫苗前  相似文献   

16.
儿童计划免疫对麻疹疾病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 1986年以来控制麻疹预防免疫的回顾。方法 借鉴潮州市湘桥区 6 5名 8~ 12月出生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前后各 1个月采血清分别用ELASA检测法进行麻疹抗体滴度检测。麻疹血清抗体滴度 ,<1:2 0 0为阴性 ,>1:2 0 0 4倍以上为免疫成功。结果  6 5名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前 1个月抗体滴度 <1:2 0 0 ,抗体阳性率为 0 ,接种麻疹疫苗后 1个月抗体滴度 ,2人 <1:2 0 0 ,12人 >1:2 0 0 ,5 1人>1:80 0成功率为 78.4 6 %。结论 儿童计划免疫麻疹疫苗应用是控制麻疹疾病的最好途径 ,免疫接种工作中 ,要认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加强“冷链”[1] 工作。为了预防漏种和抗体减少儿童 4~ 7岁期间必需补种和加强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7.
在1964~1965年的防治麻疹工作中,我们观察了用胎盘球蛋白液检接触过麻疹患者的易感儿童滴眼鼻,结果对预防麻疹无效。观察对象为绍兴城关镇新河弄居民区散居儿童,共有6个月至15岁间的麻疹易感儿201名(占同年龄儿童总数的56%)。该区1964年冬季首例麻疹发生于11月20日,至1965年1月20日达流行高峰,3月20日基本停息。为了早期确诊麻疹,及时对其周围的易感儿用胎盘球蛋白液滴眼、滴鼻,我们加强了地段医师巡回访视工作。凡发现有麻疹前驱症状、口腔粘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三家子乡麻疹死亡病例,调查三家子乡麻疹疫情,统计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情况。方法:对三家子乡麻疹病例进行调查,统计麻疹死亡病例的相关资料;应用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对三家子乡8个月至4周岁儿童的MCV接种率进行调查。结果:2015年,三家子乡共有2例麻疹病例,其中1例麻疹病例死亡。三家子乡12~17个月儿童的MCV1接种率最低,25~36个月儿童的MCV1接种率最高,差异明显(P<0.05);18~24个月儿童的MCV2接种率最低,37~48个月儿童的MCV2接种率最高,差异明显(P<0.05);MCV2接种率明显低于MCV1(P<0.05)。结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合并有并发症。针对本地MCV2接种率较低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可通过缩短预防接种周期,加强卫生宣传等方式,减少麻疹易感人员和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麻疹是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自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对8个月以上易感儿广泛接种后,麻疹患病率逐年降低,据我院病案室统计,1987~1990年未有麻疹病儿收入院。然而,4年之后,自1991年7月~1992年6月,我院儿科又收住院麻疹患儿22例,现报道如下。1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石向辉  刘刚  谢旭  张顺祥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2040-2041,2044
目的了解深圳市麻疹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接种服务供应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339名年龄在8个月-6岁的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询问调查的方法,重点调查疫苗接种情况及6个月内的居住变动情况等。结果调查儿童中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卡介苗、糖丸、麻疹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0%,乙脑疫苗接种率为84.7%。特区内百白破、卡介苗接种率比特区外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户籍、暂住大于三个月、暂住小于三个月及户口不详的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较高,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及接种及时率均低于户籍儿童,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