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资料 女性,52岁,教师.近2周常于夜间出现胸闷、胸骨后疼育,程度较剧烈,每次持续2min~3min自行缓解,每日或隔日出现1次.有高血压病病史2年,平素未服药冶疗,否认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病史. 相似文献
2.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因阵发性胸闷7年,加重12 h急诊入院。患者7年前常于夜间睡眠时出现阵发性胸骨后憋闷感及心前区紧缩性疼痛,含服"速效救心丸"10~20 min可缓解。1个月前因上述症状再发就诊于我院,心电图示:V2-V5导联T波倒置(图1),肌钙蛋白I 0.07 ng/ml,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右冠脉近段少许斑块影(图2),诊断为"冠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2级(高危组)"。次日患者拒绝其他检查,要求出院,出院后继续给予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73岁。曾患冠心病、高血压病 ,反复咳嗽 15年 ,复发 1周 ,于 1999年 2月 1日入院。入院查体 :重病容 ,气促 ,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 ,心界不大 ,心率 90次 /分 ,无杂音 ,血压 130 / 80mmHg ,心肌酶谱正常。临床诊断 :肺心病 ,肺气肿 ,冠心病 ,高血压病 ,心功能 (NYHA)Ⅲ级。入院时心电图(图 1)示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 12 0次 /min ,QRS波群在Ⅰ导联呈Rs型 ,Ⅱ、Ⅲ、aVF导联呈rSr′型 ,额面QRS电轴左偏 -10 ,频发房性早搏。TV1、V2 直立 ,TV3、V4负正双向 ,TV2 -V5尖锐对称。患者于 2月 9日早上 7:0 …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9岁。反复胸骨后疼痛半年人院。常于凌晨清醒时突发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感,无放射痛,持续不到2分钟自动缓解。曾伴有大汗淋漓,有恶心感。冠状动脉造影:左主支、左前降支、对角支回旋支均未见明显狭窄,前向血流TIMI 3级;右冠开口处未见狭窄,后三又及后降支开口处可见30%局限性狭窄,远端血流通畅,TIMI 3级。图1为入院后动态心电图记录,图1A、B为同次不同时间CM6导联记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院的冠状动脉痉挛患者36例,分析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治疗方法.结果 36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发作时均有心绞痛症状,全部合并有缓慢性和(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6例,Ⅱ、Ⅲ度房室阻滞21例,窦性停搏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7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5例,心室颤动2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17例患者冠状动脉完全正常,4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其余15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全部患者均接受大剂量钙离子拮抗剂及硝酸酯类抗血管痉挛药物及他汀类药物的治疗.4例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的患者接受了支架置入治疗,4例反复发作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心室单腔起搏器置入治疗,1例反复发作心室颤动与窦性停搏的患者植入单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律失常,针对其病变基础采用在稳定斑块、抗血管痉挛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植入支架及起搏支持治疗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7.
例 1 患者男 ,71岁 ,因反复心悸、胸闷 6年 ,加剧 2个月 ,晕厥 2次 ,于 1997年 7月 17日急诊入院。 6年前患者每当骑自行车超过 2 0 0 0m时感心悸、气促 ,持续约 5min ,休息后可缓解 ;以后常在劳累 (如步行 5 0 0~ 10 0 0m)时出现上述症状。入院前 2月常在午夜睡眠中憋醒 ,伴胸骨后疼痛 ,持续 10min。入院 2天前无诱因突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大汗、晕倒在地且二便失禁 ,约 15min后清醒 ,入院前 2h上述症状再发。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时查体无阳性发现。入院后查心电图 :窦性心律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 ,… 相似文献
8.
李昕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1):36-36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2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伴晕厥1年,复发1天入院。1年前患者出现反复心前区疼痛伴晕厥的症状,症状于活动及休息时均可发生,持续3~5min左右自行缓解。l天前,患者症状再次复发,心前区疼痛时出现晕厥、呼之不应的症状,5min后症状缓解,入我院求治。患者有30年的吸烟史,每日吸烟约20支。 相似文献
9.
1例女性患者,50岁。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继而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和钙拮抗剂有效、分析心律失常原因为单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由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痉挛引起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及有效性。方法8例晕厥发作时心电图提示下壁导联ST段抬高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胸闷继发黑矇,无症状发作时心电图正常。明确无水、电解质紊乱后,予以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和病因后予以相应的处理。结果10例生化及心脏超声正常。8例发作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的患者,除1例发现右冠脉开口狭窄20%~30%外,其余患者冠脉造影均正常,均置入单腔心室起搏器后使用钙拮抗剂。2例胸闷伴黑矇患者中的1例,造影前Holter发现V1~V6导联ST段抬高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冠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粥样斑块形成,狭窄程度<50%,考虑室速发生的原因是粥样斑块基础上痉挛所致,直接支架植入。另1例造影前无症状发作,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粥样斑块形成,狭窄程度<50%,未予干预,当晚患者症状再发,心电监护发现V1~V6导联ST段抬高伴短阵室速,考虑室速发生的原因与上相同,急诊植入支架。所有患者随访6月至11年,均健在,无类似发作,生活状况良好。结论对于冠脉痉挛引起的心律失常,针对其病变基础采用稳定斑块、起搏支持下的抗痉挛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乙酰胆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试验中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试验中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方法64例因静息性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排除具有缺血意义的病变后进行乙酰胆碱试验,术中连续记录心电图变化,比较痉挛组和非痉挛组缓慢型心律失常情况,并选择冠状动脉痉挛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25例患者分别在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及静脉注射阿托品后重复乙酰胆碱试验,观察冠状动脉痉挛和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结果乙酰胆碱试验痉挛组(46例)和非痉挛组(1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痉挛组中14例经过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后重复乙酰胆碱试验均未能诱发痉挛,但12例仍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另11例静脉注射阿托品后重复乙酰胆碱试验均未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仅1例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乙酰胆碱试验中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能与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痉挛无关。 相似文献
12.
13.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胸痛9 h"于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2019年9月7日20:00散步中出现胸痛,位于胸骨中上段,约手掌大小范围,呈持续性胀痛,伴胸闷及咽喉紧缩感,无放射痛,未出冷汗,无心悸气促,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泻等不适。休息及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疼痛无明显缓解,至次日3:00仍觉胸痛不适,遂至我院就诊。5:10急诊心电图提示V2~V6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图1a、b),5:33急诊查肌钙蛋白I 0.48 mg/L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CAS)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98年7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的16例CAS患者,CAS的诊断根据病史和症状,结合标准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定。结果16例患者CAS发作时伴有心绞痛和心电图ST段抬高。全部病例均合并缓慢性和/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6例,二、三度房室阻滞5例,窦性静止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12例,其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5例,非持续性室速5例,室性早搏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例冠状动脉完全正常,4例冠状动脉狭窄等于或超过50%,其余8例冠状动脉狭窄均≤45%。全部病例均接受了大剂量钙拮抗剂和硝酸酯类的联合抗血管痉挛治疗。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的4例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平均随访(52.3±18.9)个月,无心绞痛及晕厥发作。结论有或无冠状动脉病变的CAS均可诱发缓慢性和/或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除针对冠状动脉基础病变治疗外,地尔硫革和硝酸酯类等联合抗痉挛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淑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3)
患者,男,46岁.发作性胸闷6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6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发作性胸闷气短,与活动无明确关系,多于晨起时发作,不伴恶心、呕吐、出汗,无胸痛、背痛、咽部不适,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未正规诊治.于2005-12-02胸闷、胸痛加重,呈持续性,伴出汗,急人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于回旋支置入Cypher支架1枚,于2005-12-20再次PCI于右冠置入1枚支架.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因"阵发性胸痛1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病史,吸烟16年,每天40支。近1年来反复出现劳力性胸痛伴咽部反射痛,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缓解,近半个月来胸痛发作频繁,每日发作3~5次,每次持续数分钟,时有夜间发病。体检:体温36.5℃,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剑突下隐痛1月,复发加重20min.于2005年1月31日入院。入院前1月,患者反复出现剑突下隐痛,无放射,约1~2d发作一次,持续数分钟至2h可自行缓解,多在活动时出现,伴心悸,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一直按“胃炎”治疗。入院前20min,解大便后出现剑突下剧烈疼痛,伴双肩及双上肢放射痛,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8.
乙酰胆碱试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时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发生时的心电图变化规律。方法:64名因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排除具有缺血意义的病变后进行乙酰胆碱试验,术中进行包括胸前V1,3,5在内的9导联心电图记录,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心电图ST段、T波变化及各种心律失常情况。结果:乙酰胆碱试验阳性组(n=46)中ST段抬高者为19.60%,阴性组(n=18)无ST段抬高(P<0.05);ST段压低者分别为39.1%及11.1%(P<0.05);出现T波高尖者分别为82.6%和16.7%(P<0.001),阳性者ST段变化幅度与冠状动脉痉挛发生时的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62,P=0.042),其中ST段抬高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时狭窄程度均在99% 以上;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短暂性冠状动脉痉挛不一定伴有ST段抬高,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痉挛程度有关,而T波高尖町能比缺血性ST段改变更敏感。试验中的心律失常可能与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痉挛无关。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4岁,因夜间阵发性胸闷、胸痛3天就诊。高血压病史10余年,间断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定(130~150/85~100mmHg)。体检:T36,P50次/min,R18次/min,BP115/70mmHg。颈动脉无怒张。双下肢无浮肿。心界不大,心率5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殊。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8岁,因剧烈运动时出现一过性胸闷、头晕,晕厥就诊。患者2年前晨起踢球,十几分钟后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休息后症状消失。此后踢球时均出现胸闷、头晕,性质同前。1年前,清晨赶车时晕厥,持续约5-10min自行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查24h脑电图、头颅CT、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均未见异常,踢球后出现胸闷、头晕时Holter示:窦律从100bpm骤降到45bpm(图1A),并出现窦性停搏及交界性逸搏,最长达1694ms(图1B)。休息数分钟后心率逐渐上升。当地医院诊断为“病窦综合症”,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3个月踢球时再次出现前述症状,Holter示:胸闷、头晕发作时,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0.4m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