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宋晓亭主编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指南》日前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我国首部系统介绍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专著,标志着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迈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医神志病学学科是与现代精神病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相比较而建立起来的,发挥中医药防治优势与特色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双重性质的学科.本文从学科整体建设与发展的高度,系统阐析了学科的理论内涵,全面论述了基于本学科性质与特点的发展框架,阐明了其理论体系、中医诊察技术体系、治疗体系、预防体系及基础教育体系的构建要点,以及学科、专科、重点研究窒、传承工作室、学术团体的“多维度”学术基地体系的构建思路,旨在为中医神志病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医神志病作为新兴的二级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目前神志病范围的界定不清,理论体系不完善,没有找到正确发展道路,卫生体制也制约着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中医神志病学又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精神疾病的病因病机不清、药物治疗效果差、副作用大,也为中医神志病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厚  赵玉萍  于明  林雪莲  王会英  包姗姗 《中医杂志》2012,53(21):1810-1811,1834
中医神志病原属中医内科疾患之一,其理论基础同样依赖于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与其他内科疾病的理论基础存在共性.然而中医神志病在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诊疗体系上又有着明显的独特之处,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亟待挖掘中医药防治精神心理疾病的潜力,故而需要系统构建一套能够更有效服务于中医神志病临床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其理论体系构建的学术意义和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5.
精神疾病的发病十分复杂,其病因尚未全部揭示,且大多伴随躯体症状,普遍存在精神疾患共病和身心共病现象。共病概念的提出,表明对精神疾患的诊治不能拘泥于单向度思维,要从整体视角综合考虑身心两方面因素,全面认识精神疾病共病现象。然而共病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混乱,从中医神志病学体系中汲取合理的针对身心共病的临证思维启示,为现代精神疾病的深入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经过对罗汝兰所编《鼠疫汇编》考证 ,发现该汇编收入“吴子存甫的《治鼠疫法》 ,而标题又作《治鼠疫方》。”可证书名有误 ;作者当为吴存甫 ,因转相传抄而误为吴子存、吴学存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中医医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10年来中医医案研究文献的复习,选取综合性分析文献,分别从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法和研究方法两方面综述其研究特点及成就,并从研究方法的角度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整理继承中医尤其是名老中医经验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灵枢·本神》关于神魂魄意志的定义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论述创立了中医神志学说的理论基础 ,它不仅使中医在精神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方面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而且在论治方面有独到的辨证方法和用药规律。在精神性疾病发病率日渐增多的现代竞争社会 ,有必要重温其内容 ,挖掘其理论 ,发展其学说。1 神魂魄意志参与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本神》谓 :“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此段内容为中医神志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  相似文献   

9.
从589例古今医案考察五脏与神志活动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古今名医对神、魂、魄、意、志异常所进行的治疗,以期探索出五脏与神魂魄意志的对应关系.方法:从临床病案角度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古今名医符合条件的589例病案做药物归经统计,分析治疗各类精神症状的用药中有无某一症状对应某一脏腑系统的特定规律.结果:临床治疗各类精神症状用药中,五脏系统均被涉及,在治疗各类精神症状的用药中并无某一症状对应某一脏腑系统的特定规律,在治疗每类症状的用药中均以心、脾胃系统出现频率最高,占居前两位.结论:人的神志活动与五脏均有关系,其中以心系统和脾胃系统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医医案的整理和研究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新特点。“十年浩劫”期间,我国中医药事业倍遭摧残,举步维艰。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一大批有真知灼见的中医药学者和临床专家,大多已至耄耋之年,有的已经故去,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亟待整理。为此,人事部、卫生部、  相似文献   

11.
医案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及学术思想的载体,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数据挖掘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成为发掘与整理中医医案的实用工具。本文从中医药领域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医神志病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琼  胡倩 《光明中医》2016,(11):1521-1523
中医古籍对神志病证记载有丰富的理论认识及治疗经验,其中《黄帝内经》基本构建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各种外感病中的神志异常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金匮要略》对数种内伤杂病性质的神志病证列出了证治分析。此外,针灸疗法、中药疗法、情志疗法等多种治疗神志病的有效手段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国家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对中医学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进行了专门研究,其中规范化是实现中医学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来源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对其经验的总结[1],而  相似文献   

14.
张志远教授为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业医七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张老临床治疗神志病时注重辨证施治,其中气血阴阳不足者用炙甘草汤,痰热互结者用小陷胸汤,肝脾不和者用四逆散,心阳虚衰者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少阳阳明合病者用大柴胡汤,阴虚火旺者用黄连阿胶汤,风邪困脾、脾虚湿盛者用侯氏黑散等化裁进行治疗,突出了其善于从气血痰火论治的诊疗思想。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中医古代医案整理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禾  刘小斌  胡经航 《新中医》2005,37(10):88-90
历代医家对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大体分二类,一类是顺应医案自身形成发展需求的研究,如对医案的撰写收集汇编、注疏整理加按,重在对医案结构、内容、形式的完善规范,以保存完整客观、有参照价值的临床记录,指导后世医家对医案的编写,并从医案发展史的角度,研究历代医案形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各自成就及代表作,进而探讨医案整理研究方法学的规律;一类是从指导中医临床应用角度,对医案内容加以分析归纳研究,如对医者临证思维的阐释,对各医家、流派学术思想的探讨,各专科、专病、专症理法方药运用特点的归纳,以供后世医家临证学习参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适用于中医医案文献自动分词的方案。方法使用层叠隐马模型作为分词模型,建立相关中医领域词典及测试语料库,对语料库中古代医案文献和现代医案文献各300篇进行分词及评测。结果在未使用中医领域词典时,两类医案文献分词准确率均为75%左右;使用中医领域词典后,古代医案文献的分词准确率达到90.73%,现代医案文献的分词准确率达到95.66%。在未使用中医领域词典时,词性标注准确率古代医案文献为56.74%,现代医案文献为64.81%;使用中医领域词典后,现代医案文献为91.45%,明显高于古代医案文献的78.47%。结论现有分词方案初步解决了中医医案文献的分词问题,对现代医案文献的词性标注也基本正确,但古代医案文献的词性标注影响因素较多,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论治思维,深化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5方面探讨医案教学法在中医本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游江 《新中医》2009,(6):123-125
中医医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承载着中医药理论的实践记录和临证总结。从先秦时期的医案雏形到清代的大型医案类书,中医医案与中医药理论一直相互促进并共同向前发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古代中医医案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的一条可行之路。因此,近年来人们对古代中医医案进行分析研究的论著数量大增,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结合的特点,显示出从主观描述到客观分析,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0.
蔡娲  曲丽芳 《新中医》2016,48(12):191-192
正1病案介绍吉某,男,31岁,2015年4月18日初诊。患者13年前因未考入理想大学而意志受挫,心情抑郁,大学就读期间发病,就诊于南通市某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就诊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狂躁型精神分裂症。其父言:其病用药后减缓,停药后复发,长期服用奥氮平、氨磺比利等西药至今。患者病情反复,渐趋加重,毕业后工作数次,皆不能长久持续下去。2015年初因相亲失败后病情加重。患者平素性急易怒,自述有间歇性失忆,双向冲突性强迫思维,难以自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