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是病变的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级等.MRI检查使分期准确性明显提高,尤其对于病人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本文比较超声、CT、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作用及分期准确性差异,结果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及分期,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来评价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34例经MRI检查并经手术治疗,且有术后病理分期患者,其术前MRI检查结果通过双盲法阅片,根据其在MRI片中的表现征象,根据FIGO分期原则对其进行分期,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大部分肿瘤在T1WI上病灶的信号与子宫肌信号相近(不伴有出血)常不易被发现,T2WI上肿瘤呈中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常介于正常内膜与子宫肌信号之间,增强后肿瘤呈中等程度强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强化程度亦明显低于肌层,使用矢状位T2WI和SPGR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子宫内膜癌分期准确率达到82.4%,特别是对占多数的Ⅰ期病例分期准确率达87.0%,Ⅱ期准确率达87.5%。结论:MRI在准确估计肿瘤浸润的深度和合理分期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12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癌的患者经MRI检查后行手术治疗,依据FIGO分期原则将MRI分期与临床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MRI分期准确率为75%,其中Ⅰ期和Ⅲc期患者的MRI分期准确率为100%,Ⅱb期和Ⅲa期病例的手术分期大于MRI分期。结论 MRI对于Ⅰ期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分期的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分析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MRI及DWI图像进行分析,对照30例正常子宫内膜的图像,比较其DWI及ADC值的差异病理学结果。结果:经研究发现,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增厚,且在DWI及T2WI上均呈高信号,相比于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子宫内膜癌的ADC值更低(P0.05)。结论:经研究分析得出,在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应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较高,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差异。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浅肌层和深肌层浸润准确率、灵敏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和肌层浸润程度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相似文献   

7.
陈冬云 《临床医学》2014,(11):98-99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子宫内膜癌患者176例,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88例术前接受宫腔镜检查,诊刮组88例术前接受刮宫诊断,以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不同方式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腔镜组诊断符合率90.91%优于诊刮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II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正确率方面,腔镜组分别为88.70%和100%,诊刮组分别为65.78%和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安全、符合率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的宫腔镜下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有效快捷诊断方法。方法对1999年6月 ̄2002年6月宫腔镜检查、内膜活检805例及确诊子宫内膜23例的宫腔镜下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100%。23例子宫内膜癌中,5例为弥漫型,表现病灶凹凸不平,表面有曲张异型血管。16例为局限型,镜下表现:病灶形态不规则,有曲张异型血管的子宫赘生物。有2例表现宫腔点状出血灶,追踪检查,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结论宫腔镜检查并行内膜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快捷的方法。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炎的诊断要慎重,对宫腔镜下的出血病灶必须追踪检查,以防子宫内膜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对子宫内膜癌进行诊断并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子宫内膜癌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正确诊断子宫内膜癌Ⅰa期1例,Ⅰb期2例,Ⅰc期3例,Ⅱa期3例,Ⅱb期5例,Ⅲ期3例,Ⅳ期2例;诊断偏差2例,其中Ⅰb期高估为Ⅰc期、Ⅱb期低估为Ⅱa期各1例,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0.5%。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子宫的解剖结构,直接显示肿瘤信号,对判断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侵犯范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987例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子宫内膜癌11例,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90.90%;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4例,符合率为64.28%;子宫颈癌3例,符合率为75.00%。结论 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技术,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能早期确诊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对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术前分段诊刮和宫腔镜检查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33例宫腔镜组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癌30例,诊断符合率为90.9%;32例诊刮术组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7例,诊断符合率为5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宫腔镜组术前诊断为Ⅰ期、Ⅱ期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95.8%、100.0%;诊刮术组术前诊断为Ⅰ期、Ⅱ期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符合率分别为70.8%、75.0%,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收集本院1994—1998年13例女性病例和正常女性盆腔,MRI栓查作对照分析。MRI检查采集矢状面FSE T2WI像,横断面SE T1WI像和FSE T2WI像,并行Cd—DTPA增强T1WI。结果 MRI横断面及矢状面FSE T2WI清晰显示子宫位置、结构和大小,而SE T1WI区分子宫及宫颈诸层结构差。9例临床及MRI疑诊子宫内膜癌者,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MRIT2WI均表现为宫腔内膜层不规则高信号影,分别向连结层肌层和浆膜层侵犯;另1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肉瘤,T2WI图像上与内膜癌表现相像,高信号影侵犯肌层,部分浆膜层受侵。结论 MRI横断面及矢状面FSE T2WI像能清晰显示子宫各层正常结构,对子宫内膜癌的定性和分期具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前列腺癌早期MRI表现及局部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64例原发前列腺恶性肿瘤,对照病理、临床资料,分析MRI影像特征和局部分期情况。结果 肿瘤的MRI检出率93.8%(60.64),分期诊断(依照Whitmore-Jewelt分法)正确率占86.2%(56/64)。早期(B期)包膜下局限灶(如<1.5cm结节或肿块)占37.5%(24/64),诊断包膜侵犯并突破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8.6%、100%和93.8。结论 MRI在前列腺检查中,具有早期诊断和准确局部分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临床对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日益受到关注。子宫内膜取样器结合细胞病理学因其操作简便、微创,且能做出比较明确的病理诊断,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在临床推广使用,尚需积累更大样本临床数据。本文总结、分析了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临床常用方法及子宫内膜取样器用于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的临床研究进展,旨在分析子宫内膜取样器应用的临床可行性及不足。  相似文献   

15.
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评估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癌灶浸润肌层与宫颈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8例异常子宫出血或(和)溢液的病人,应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并定点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确诊内膜癌者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进行对比,并与单纯分段诊刮进行对比。结果诊断符合率:B超与宫腔镜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96.4%、漏诊率为3.6%,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诊刮组(68.7%)P〈0.01;漏诊率明显低于诊刮组(3113%),P〈0.01。对肌层及宫颈浸润程度的判断: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判断宫颈浸润的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8.0%,明显高于诊刮组63.6%和88.2%,P〈0.001;判断子宫肌层未受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的符合率分别为92.7%、81.8%和66.7%。而诊断性刮宫则无法判断宫壁浸润情况。结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结合病理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术前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肌层浸润及宫颈浸润判断的准确性高,为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卉  施荷玉  刘艳萍  钱翠娥 《上海医学影像》2007,16(3):207-208,210,F000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确诊51例,诊断符合率82.3%。结论阴道超声可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检查方法,并有助于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平平  唐雯  杨翔  陈汉威 《磁共振成像》2022,13(1):123-125,129
目的 探讨术前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侵犯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年龄25~72(53.29±8.35)岁.采用MR多序列评估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侵犯情况,并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利用诊断试验公式计算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采用Kappa检...  相似文献   

18.
无肠道准备直肠癌的MRI诊断和术前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无肠道准备检查对直肠癌MRI诊断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95例直肠癌采用无肠道准备MRI检查,作出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比。结果 ①95例直肠癌表现为肠壁环状和新月形增厚,伴或不伴腔内结节,肠腔不规则性狭窄,可形成较大肿块。黏液性腺癌在T2WI呈高信号,非黏液性腺癌呈稍高信号,信号明显不同,两者均易与肠腔内容物鉴别。②MRI对直肠癌的检出率为99%,术前分期与病理符合率为82.1%。结论 无肠道准备MRI检查技术对直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术前行轴位T1W、T2W,矢状位T2W SPIR,矢状位及常规轴位Gd-DTPA动态增强,矢状位T1W增强扫描.分析常规序列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中肿瘤、结合带及子宫肌层的情况,评估动态增强MR扫描在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应用MR常规序列扫描图像判断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的正确率为44.44%(16/36),结合动态增强序列扫描图像对肿瘤术前临床分期的正确率为94.44%(34/36).在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中,各期图像对子宫结合带及肌层组织显示清晰.结论 DCE-MRI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的范围及周围组织的受侵情况,对肿瘤术前分期及选择治疗手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