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生活事件、防御方式与紧张型头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Headache,TTH)住院患者的生活事件、防御方式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将35例诊断为TTH的住院军人作为患者组,以35名正常军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生活事件量表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及防御方式进行评定,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TH患者所经历的正性生活事件分值为5.73±7.16,对照组为14.66±9.98,二者差别有显著性(P<0.01),前者低于后者;TTH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为23.29±18.52,对照组为7.09±6.1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者高于后者;两组间生活事件总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防御方式上,TTH组的不成熟防御分值为4.73±0.86,对照组为3.67±0.88,前者高于后者(P<0.05);TTH组中间型防御分值为4.74±0.71,对照组为4.46±0.68,前者高于后者(P<0.01);TTH组成熟防御方式分值为4.66±0.89,低于对照组5.56±0.93(P<0.05);两组在掩饰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成熟防御机制与正性生活事件之间、成熟防御机制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TTH住院军人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及对这些生活事件所采取的不适当心理防御机制在TTH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住院患者的生活事件、防御方式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将35例诊断为TTH的住院军人作为患者组,以35名正常军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生活事件量表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及防御方式进行评定,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TH患者所经历的正性生活事件分值为5.73±7.16,对照组为14.66±9.98,二者差别有显著性(P <0.01),前者低于后者;TTH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为23.29±18.52,对照组为7.09±6.1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1),前者高于后者;两组间生活事件总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防御方式上,TTH组的不成熟防御分值为4.73±0.86,对照组为3.67±0.88,前者高于后者(P <0.05);TTH组中间型防御分值为4.74±0.71,对照组为4.46±0.68,前者高于后者(P <0.01);TTH组成熟防御方式分值为4.66±0.89,低于对照组5.56±0.93(P <0.05);两组在掩饰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成熟防御机制与正性生活事件之间、成熟防御机制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TTH住院军人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及对这些生活事件所采取的不适当心理防御机制在TTH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及其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特定的防御方式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A型行为问卷(TAB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72名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72名正常人作对照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退缩、躯体化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理想化、假性利他,较少使用幻想和期望。HAMD量表分与退缩、躯体化、解除和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HAMA量表分与解除、交往倾向和期望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A型行为者在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上显著多于非A型行为者(P<0.05或P<0.01);A型行为者TABQ总分与不成熟型心理防御方式、中间型心理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呈负相关。结论具有A型行为特征的抑郁症患者更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生活事件和防御方式。方法分别对58例FD患者及4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评定。结果FD患者所经历的正性生活事件分值为5.98±7.10,对照组为13.88±9.9(P<0.05);FD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为24.06±18.87,对照组为7.12±6.21(P<0.01);FD组生活事件总值为29.96±19.85,对照组为21.66±12.31(P<0.05)。在防御方式上.FD组的不成熟防御分值为4.77±0.86,对照组为3.68±0.89(P<0.01);FD组中间型防御分值为4.76±0.72,对照组为4.47±0.68(P<0.O5);FD组成熟防御方式分值为4.63±0.88,对照组为5.53±0.90(P<0.01)。结论FD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增多,并且更多采用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这可能是FD的重要心理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和比较轻性抑郁障碍(Min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的临床症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 选择288例MDD患者(MDD组)和222例MinD患者(Min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作为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结果 MinD组与抑郁有关症状的发生率和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MDD组(P<0.01, P<0.05);两组生活事件发生率相近,但MDD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强于MinD组(P<0.01).PSSS、TCSQ和EPQ显示,与MDD组比较,MinD组朋友支持因子分较低;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因子分较高,神经质因子分较低(P<0.01或P<0.05).结论 与MDD比较,MinD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应激较轻,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陈楠  赵岳章  李星慧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2):1257-1260,1264
目的探索部队官兵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的相关关系,以了解部队官兵防御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部队士兵253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防御方式问卷(DSQ)对部队官兵的人格特征、防御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官兵在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中的被动攻击、退缩、躯体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军龄官兵在成熟型防御方式中的升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V"形趋势;不同文化程度官兵在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中的投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是独生子女在中间型防御方式中的解除、假性利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质型人格特征与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呈正相关(r=0.13,P=0.03),掩饰性分别与不成熟型防御方式、成熟型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呈负相关(r=-0.15,P=0.01;r=-0.21,P=0.00;r=-0.18,P=0.00)。结论部队官兵应用防御机制以成熟防御机制为主,倾向于神经质的人更多的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96例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研究组),同期抽取某部10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定,并将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TAS总分和因子Ⅰ、Ⅱ、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因子Ⅳ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个性特征与述情障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TAS总分、TAS-Ⅰ、TAS-Ⅱ及TAS-Ⅲ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及焦虑与TAS-Ⅳ呈负相关(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存在严重述情障碍,且与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收集的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防御机制。结果:1研究组研究对象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两组研究对象无显著差异(P>0.05);2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研究组研究对象的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幻想、分裂、躯体化以及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反向形成、伴无能之全能、隔离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因子差异无显著(P>0.05);在成熟防御机制方面,两组研究对象的各因子差异无显著(P>0.05);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在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总体相似。结论:本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存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其向成熟防御机制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和睡眠质量,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50例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心理防御方式(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因子和掩饰因子的因子分高,成熟防御因子分低)和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PSQI的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较正常人低,睡眠质量差,二者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卖淫妇女的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状况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3名卖淫妇女(研究组)和41名女大学生(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4.78±1.02)分,(4.96±0.86)分]均高于对照组[(3.95±0.68)分,(4.26±0.73)分](P<0.01);研究组SCL-90中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SCL-90中9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CL-90中9个因子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掩饰因子与SCL-90中的强迫、敌对、偏执、躯体、抑郁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卖淫妇女过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心理状况差,且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