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常规泪道冲洗法与改良泪道冲洗法在白内障术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前行泪道冲洗的患者100例(10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49眼)及实验组51例(51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泪道冲洗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泪道冲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泪道冲洗时的舒适度及泪道冲洗的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泪道冲洗时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泪道冲洗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泪道冲洗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具有简单、实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黏弹剂冲洗针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复明工程"中213例(213眼)白内障患者行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按皮质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小切口组和黏弹剂冲洗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黏弹剂冲洗针组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4.2)min、(8.76±3.29)%、25.23%,传统小切口组分别为(8.8±3.4)min、(9.66±3.32)%、31.13%。两组手术时间和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及术后1月视力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黏弹剂冲洗针代替传统的注吸器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手术方式,适用于白内障复明工程,尤其是硬核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2眼IV级核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组进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改良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同组间对比术前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术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了解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同组间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观察组减少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均可造成损伤,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可以有效减少IV级核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141眼),与对照组(120例,130眼)。观察组行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而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后随访3月,对术后视力大于0.4、角膜水肿及术后30d角膜散光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视力大于0.4的比率分别为:术后第3天为63.16%和65.35%;第14天为72.18%和73.23%,第90天为76.70%和74.02%,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角膜散光分别为(0.89±0.72)d和(0.86±0.67)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水肿分别为21.99%和5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近似、但其手术方法更简单经济、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继超 《中外医疗》2013,32(13):140-141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56例,共62眼,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31眼为对照组,护理干预31眼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眼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中度角膜水肿消退时间、重度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缩短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69-71
目的探讨新型泪道冲洗法在人工鼻泪管术后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泪道阻塞病症患者108例(108只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54只眼)。对照组采用传统4号半针头,治疗组采用直型9号泪道冲洗针头,均于术后第1个月在门诊行每周冲洗1次,共4次;第2~6个月每月冲洗1次,共5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冲洗后角膜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泪道冲洗法,对照组冲洗并发症率及二次手术率分别为18.51%、9.26%,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冲洗后总有效率达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冲洗后发生大片状上皮糜烂、细点状上皮糜烂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人工鼻泪管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出院后在门诊随访期间,定期使用新型泪道冲洗法,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术后成功率,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为医院赢得良好声誉,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安抚奶嘴对缓解婴儿泪道冲洗疼痛的效果。方法:需要进行泪道冲洗的产后60~90d的足月婴儿100例,随机予以行安抚奶嘴干预或常规治疗,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并观察操作后5min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结果:在泪道冲洗后1min常规治疗组评分为(4.17±1.26)分,安抚奶嘴组评分为(3.08±1.32)分,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道冲洗后5min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道冲洗前及泪道冲洗后5min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安抚奶嘴能够缓解婴儿在泪道冲洗中的疼痛程度,安抚奶嘴简便,易用,无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在泪道冲洗等眼科操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叶勇  张淑华 《广州医药》2015,46(3):86-88
目的研究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手术方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5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患眼有2460只。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患眼分别有1230只。对照组采用大切口(巩膜隧道)有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巩膜隧道)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方法,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术后7天在0.4以上的患者占有89.7%,对照组患者视力在0.4以上的患者占有8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照组长于观察组,手术费用对照组略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比例、上袢缝合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基层医院进行白内障复明活动,采用小切口(巩膜隧道)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总费用较低,有利于我们在资金、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因此,在基层医院开展的白内障扶贫复明活动中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182例 (2 0 1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角膜缘切口或巩膜瓣切口。于术后不同时期观察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巩膜瓣切口组术后角膜散光明显降低 ,与角膜缘切口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改良手术切口可减少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 ,提高复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热生理盐水在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348例(348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4例(174眼)。观察组术前给予38~40℃温热生理盐水200 m L冲洗结膜囊,对照组术前给予常温的0.25%聚维酮碘稀释液200 m L冲洗结膜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后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复查均无眼内炎发生;而角膜水肿、结膜充血程度、眼部不适症状、术后1个月干眼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内障术前应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具有安全、刺激性小等优点,而且物理除菌效果明确,能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爱尔卡因在眼科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4例白内障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行结膜囊冲洗;实验组通过爱尔卡因滴眼,加上充分护患沟通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按对照组方法进行结膜囊冲洗。结果:两组间舒适度比较(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爱尔卡因滴眼液进行结膜囊冲洗,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适症状,使其更好地配合护士操作,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圈套式娩核法和圈垫式劈核法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复明手术中28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圈套式娩核法组(A组)140例(140眼)和圈垫式劈核法组(B组)140例(140眼),比较两组的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近期矫正视力低于B组,而角膜散光度高于B组(t=-4.315,P=0.001;t=5.31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t=-0.814,P=0.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后囊破裂、虹膜损伤、切口渗漏发生率高于B组(χ2=5.937,P=0.015;χ2=6.629,P=0.01;χ2=6.131,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圈套式娩核法和圈垫式劈核法在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均能获得良好复明效果,圈垫式劈核法具有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适合在基层医院复明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10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观察组视力、眼压和角膜散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眼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诊的所有白内障患者中选取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者58例7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者72例86眼,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后后囊破裂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角膜水肿少于对照组角膜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较好,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发性白内障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设备要求低、操作技术简单、安全以及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86只患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只患眼)与观察组(46只患眼)各33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眼压、散光和裸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裸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分流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视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医学》2018,(4):326-327
目的观察比较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以巩义市中医院眼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116例(143眼)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73眼)和对照组58例(70眼),分别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散光恢复情况和不同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等情况。结果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恢复(P<0.01),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情况无明显改善(P>0.05),疗效趋同(P>0.05);术后两组Ⅰ~Ⅲ级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Ⅳ~Ⅴ级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密度大于对照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说明超声乳化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两种眼科疾病手术方式对于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均有显著效果,后者对膜内皮细胞的手术损伤程度更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4 年1 月-2016 年1 月确诊并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患者112 例(125 眼),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 例(63 眼)和观察组56 例(62 眼),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观察记录术后裸眼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结果术后1 d 观察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周、1 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1 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1 个月两组六角形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好,能提高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改良手法小切口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22)。对照组26只患眼,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研究组31只患眼,应用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情况均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共3只患眼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68%,对照组6只患眼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手法小切口治疗白内障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4):340-342
目的:观察无缝线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防盲工程中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51眼,采用无缝线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对照组51例51眼,行有缝线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植入人工晶状体。分别观察术后1 d、1周、1个月裸眼视力,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值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1 d、1周和1个月,观察组的裸眼视力和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角膜水肿、后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观察组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无缝线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裸眼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适合在基层防盲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对角膜散光和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22例(44眼)双眼儿童白内障随机选择1眼(A组)通过巩膜缘隧道切口行白内障摘出并后囊环形撕开;对侧眼(B组)行上述手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角膜地形图及角膜内皮镜检查,观察角膜散光情况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平均散光分别为(0.87±0.13)D和(0.84±0.76)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6.57%、7.44%,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内皮细胞丢失个数平均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分别为31.82%、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对术后角膜屈光状态无严重影响,内皮细胞的丢失与其他术式相比无明显差别,并且可明显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