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04年4月~2009年3月共收治糖尿病足56例患者的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治疗体会,对腹主动脉以下狭窄严重伴足部溃疡的患者肢体进行血管搭桥手术。[结果]2例患者在搭桥后1周和1月人工血管血栓形成,通过取栓后血流恢复,1例术后3月人工血管血栓形成,膝下血管闭塞,自体大隐静脉不能使用,膝下肢体缺血坏疽,取栓术后再次血栓形成,最后导致截肢;1例在半年后流出道腘动脉闭塞行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动脉化,术后2年肢体良好,但死于膀胱癌。另外一例取栓后未再有血栓形成,但至今足部溃疡仍未痊愈;其他患者在血管搭桥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搭桥后下肢血流明显改善,足部溃疡愈合速度加快。3例患者死亡,分别是由于呼吸循环衰竭1例和消化道大出血2例。[结论]加强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管理可明显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旁路移植术在远端流出道不良所致严重下肢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2例(共49条下肢)仅有小腿单支流出道动脉供血的严重下肢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行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股-胭动脉人工血管-小腿动脉自体血管移植术、腘-小腿动脉自体血管移植术及胭-足背动脉自体血管移植术等,分析其血管通畅率等指标.结果 42例患者中,术后移植血管闭塞1例,闭塞率为2.4%(1/42),手术成功率为97.6%(41/42);1例在术后第4天因呼吸衰竭死亡,病死率为2.4%(1/42);出院时血管通畅率为100.0% (41/41),足部创面愈合率为33.3%(11/33).结论 采用下肢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仅有小腿单支流出道动脉供血的严重下肢缺血效果较明显,可为足部创面的愈合提供较好的营养环境,也可及早挽救肢体或降低截肢平面,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信息速递     
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据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汪忠镐教授介绍:该所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已成功地为40余例患者解除病痛,使他们免遭截肢手术。糖尿病足部溃疡多发生在罹患糖尿病10年后。病程超过20年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可达50%。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4000~6000万人,其中10%~50%会逐渐发生糖尿病足。资料分析表明,近10年来,因糖尿病造成的足坏疽病人占糖尿病门诊总人数的2.42%,比1980年增加6.7倍,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12.4%,比1980年增加了5.7倍。其中相当部分患者最终导致截肢手术,落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在血管病变不同程度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36例糖尿病患者按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分为轻度血管狭窄组(A组:20条下肢,血管狭窄<50%),中度血管狭窄组(B组:26条下肢,血管狭窄50%~70%),重度血管狭窄组(C组:25条下肢,血管狭窄>70%);全部患者均给予干细胞动员5 d,第5天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将单个核细胞悬液按3 cm×3 cm间距进行缺血肢体移植术,术后第1、12、18个月定期观察三组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对移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移植后12个月,三组踝肱指数(ABI)及经皮氧分压(TcPO2)均较移植前增加(P<0.05).18个月A、B两组ABI仍有增加(P<0.05),但C组与12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个月A组有8条下肢(40%)、B组有8条下肢(31%)、C组有6条下肢(24%),复查有新生血管形成.年龄、病程、血压、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TG均是影响移植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在轻、中度血管病变时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远期疗效优于重度血管病变者,围手术期需密切监测血糖、血压、TG的情况,它们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严重外伤导致气性坏疽伴下肢截肢患者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几年医院收治的气性坏疽伴下肢截肢患者的处理,护理方法及隔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例气性坏疽伴下肢截肢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创面愈合良好,能理性对待截肢事实。结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临床救治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 5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52.0%(13/25),高于对照组的24.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96,P<0.05);两组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均有好转表现,而且观察组ABI好转更明显;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疗效佳,安全,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技术治疗下肢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及评价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行负压引流治疗的20例下肢溃疡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3例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面自然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17例创面行自体中厚皮片植皮术,植皮成活良好,创面均完全愈合。出院1~6月随访中,20例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17例植皮患者15例移植皮肤表面平坦,疤痕增生不明显,颜色接近正常皮肤,质地柔软,耐磨性良好,无磨损破溃;2例患者植皮缝合缘处见有疤痕增生,但无明显瘙痒疼痛感。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临床治疗下肢溃疡创面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技术治疗截肢术后残端的难愈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16例截肢患者,其中开放性创伤6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糖尿病足3例,软组织严重感染2例,肿瘤2例。截肢后将威克伤(VS)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残端创面上,维持负压在50-60kPa之间,5-8d后二期缝合、游离植皮。并与16例传统换药组比较。结果16例截肢创面均完全愈合,无全身和局部并发症。与传统换药方法相比较,在二期缝合的时间、创面缩小程度、换药的次数、抗生素费用、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S技术能防止截肢术后残端的的污染、充分引流、刺激创面肉芽生长,对截肢术后残端的难愈合性创面的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足是指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以及末梢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出现感染、溃疡等深、浅组织的破坏。溃疡是糖尿病足病变中常见的后果,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患者截肢甚至死亡。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因素当中,感染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与患者的预后,包括截肢、死亡密切相关[1]。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局部创面处理和全身治疗同等重要,只有创面处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是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和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数的49.5%,因此丽被截肢的患者占了非外伤性下肢截肢患者的50%,且一旦一侧肢体截肢,50%患者另一侧肢体5年内也不得不截肢[1].我院收洽68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综合治疗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合开放截趾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和保肢效果。方法11例糖尿病足坏疽(Wagner4级)患者,共13条患肢,术前给予非格司亭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在硬膜外麻醉下行APBSCT及开放截趾术,手术创口不缝合。结果APBSCT结合开放截趾术后6个月,有疼痛的11条患肢均缓解,有冷感的8条患肢均好转,有麻木感的10条患肢中8条患肢改善,13条患肢的足部皮温均升高、创口均愈合,无一例行小腿截肢。结论APBSCT结合开放截趾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保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与自体球结膜移植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眼科门诊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5例,患眼共104只,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自体角膜缘移植与羊膜移植。结果自体角膜缘移植组41例患者49只眼,术后角膜创面平均恢复时间为(3.18±1.14)d,术后角膜新生血管4只眼(8.16%),复发2眼(4.08%),与羊膜移植组相比,术后创面时间显著减少(P〈0.05),术后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愈合效果好,复发率与并发症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37例糖尿病足患者,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干细胞26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浊液40 ml.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经股浅动脉上部向下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在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后,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浊液一次性分点注射于缺血的小腿肌肉内.结果 37例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大于200 m,趾端溃疡面积减小,冷、凉感觉得到改善.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