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邮编063000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孕期妇女的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探讨不同孕期孕妇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ACL-9000全自动血疑仪,对128例不同孕期组及对照组进行PT、APTT、TT、m指标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早孕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中孕组、晚孕组、妊高征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和TT明显缩短(P<0.01),m明显增高(P<0.01).晚孕组和中孕组比较,APTT明显缩短(P<0.01),Fib明显增高(P<0.01),PT和TT变化不明显.妊高征组与晚孕组比较,PT、APTT、TT及FIB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不同孕期孕妇血浆凝血功能指标是否有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对预后的发展方向及动态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血容量对机体血凝状态与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兔耳动脉再植模拟断指再植血管模型,在失血后不同时间行再植术.同时设置对照组,观察低血容量对大白兔全身凝血系统及小动脉吻合口的影响.结果 低血容量可以造成大白兔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随着伤后时间增加,呈递增趋势.凝血酶无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不明显.低血容量组小动脉吻合口易形成血栓,形成的血栓较对照组大,数量多.结论 低血容量对兔耳动脉再植有很大影响.临床上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前和术中补液非常重要.提倡晶体液和胶体液同时输入,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和小动脉的痉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下腔静脉隔膜型(MOIVC)布加综合征(BCS)患者的凝血机能特点,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28例MOIVC型BCS患者,取血浆后,用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时间(Fbg)、纤维蛋白原浓度(Fbg-c)、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DD二聚体(DD)。结果:与正常组比,患者PT、PT-INR、Fbg-Time、TT和APTT数值升高,Fbg-c数值降低,2组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机能导致的血栓形成不是MOIVC型BCS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赛百粉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30例RNS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纤溶酶制剂赛百粉针,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溶酶原(PLG)含量、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01),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均无差异(P>0.05);t-PA、PLG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较健康组明显下降(P<0.005),PAI-1、D-D、Fib明显升高(P≤0.000),PT、APTT显著缩短(P≤0.000),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t-PA、PLG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AI-1、Fib、D-D显著下降(P≤0.005),除t-PA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8),PAI-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D-D、Fib、PLG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0.005).治疗后两组PT延长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对照组显著延长(P=0.021),治疗组无显著延长(P=0.155).结论:赛百粉针能显著改善RNS凝血/纤溶异常,减少蛋白尿,有助于RNS的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血凝酶对患者凝血功能及其下肢静脉血柃形成的影响.方法 4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了两组:血L凝酶组术前5 min肌肉、静脉符注射血凝酶1 kU;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血凝酶作为对照.于用药前及用药后60、120 min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D-D)、抗凝血酶(AT)活性、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Ag)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用药前后进行舣下肢静脉血管超声榆查.结果 术后3~10 d血凝酶组发现远端静脉粗栓5例(25.0%);对照组6例(30.0%).血凝酶组给药后60 min时tPA-Ag明显高于埘照组(P<0.05);州组其他相关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应用血凝酶对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但可能会促进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89例患肝内胆管结石行部分肝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门静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其中22例患者有门静脉系的静脉血栓形成(血栓组),其余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患者术前所检测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剂(t-PA)水平及生化肝肾功能等纳入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统计结果发现,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PVT形成的危险因素(OR=15.89,95% CI:3.89-71.36,P=0.002),研究未能提示年龄、性别、血小板数量和APTT等传统凝血指标是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其门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围手术期D-二聚体(D-dimer,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测定,指导围手术期止血活血药物的应用,从而有效减少出血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方法:采用Symex CA7000对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1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进行PT、APTT、Fg及DD测定。结果:术后PT、APTT虽略有延长,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g、DD术后呈逐渐升高态势,至第3天达高峰,第5天多回降,但仍略高于术前。开腹组术后Fg、DD高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论腹腔镜手术抑或开腹手术对凝血状态都有影响。LC、OC对PT、APTT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F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操作对术后高凝状态的形成影响较小。术后如应用止血药物应限制在术后3 d内,3 d后应使用活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选择性消化道去污(SDD)联合谷氨酰胺(Gln)对兔原位背驮式肝移植肠道细菌易位及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建立兔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模型30例,受体兔被随机均分为SDD组、SDD Gln组及对照组。SDD组给予含妥布霉素、多黏菌素E及制霉菌素的乳剂处理;SDD Gln组在SDD的基础上加以Gln;对照组仅建立移植模型。各组分时段抽取门静脉血,获取回肠组织标本及术后肺组织标本,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变化、门静脉血细菌易位及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门静脉阻断15、30、45min及术后30h SDD Gln组回肠壁毛细血管混合切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和SDD组(P<0.05)。门静脉阻断前SDD Gln组回肠绒毛长度较对照组(P<0.05)和SDD组(P<0.05)长,在门静脉阻断45min时段对照组超过SDD Gln组(P<0.05)和SDD组(P<0.05),术后又回返至术前状态(P<0.05,P<0.01)。门静脉阻断45min和术后30h时段SDD Gln组及SDD组门静脉血细菌培养阳性者少于对照组(P<0.05,P<0.01)。SDD Gln组及SDD组术后肺部感染者也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Gln对肠黏膜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营养作用,与SDD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门静脉阻断期间及术后肠道细菌易位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程晖  梁伟  石明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125-12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置管术后出血、血栓形成和第一次透析时血流量的影响。方法:按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置管术后肝素封管浓度分为三组,观察颈内静脉留置管置管前、后凝血功能;置管后伤口出血情况及透析时导管内血栓形成及透析中血流量情况。结果:三组置管前凝血功能正常,B、C组置管后PT、APTT较置管前,较A组置管后显著升高;C组置管后PT、APTT较置管前,较B组置管后显著升高。三组穿刺点及隧道口出血程度随着肝素封管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A组第一次透析时11例患者导管内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栓塞率达到35.5%,B组和C组栓塞率明显低于A组,血流量欠佳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用比导管内容量多0.1~0.2ml的50mg肝素盐水封管,既能减少手术后伤口出血,又能防止导管内血栓形成、保证透析时血流量,不时为一种术后较好的封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常规血凝筛选试验PT,APTT,FIB,TT,在妊娠产妇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变化,凝血部分的改变会导致在妊娠期特别是晚期或分娩前后发生某些出血、血栓性疾病.方法:对823例妊娠产妇与798例非妊娠产妇(对照组)的凝血功能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结果:PT,APTT明显缩短于对照组(P<0.001),FIB高于对照组(P<0.001)TT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检测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的状态,保护母婴健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的28例BCS并发PVT患者(PVT组)与随机选取同期确诊的40例BCS未并发PVT的患者(非PVT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BCS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与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最佳临界点。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VT组患者在门静脉血流速度、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非PVT组,D-二聚体(DD)、脾脏厚度水平明显高于非PVT组(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浆DD、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厚度是BCS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67、0.61、1.23,均P0.05)。ROC曲线显示,门静脉血流速度对BCS并发PVT无诊断价值(AUC0.5),而DD、脾脏厚度的AUC分别为0.724、0.673,诊断BCS并发PVT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0.283μg/L、49.5mm。结论:血浆DD水平、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厚度是BCS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DD0.283μg/L、脾脏厚度49.5mm的BCS患者,PVT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低中心静脉压(ANH+LCVP)在肝癌手术中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40例ASA I~II级拟行肝癌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全麻后行ANH,入室到肝实质横断分离完成前行控制性LCVP,对照组按常规处理。记录患者术中、术后的出血量和术后因腹腔出血需再次手术的患者例数,以及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例(INR),凝血时间(ACT)、血块凝结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出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因继发性出血而再次手术的患者;观察组在采血后、肝癌切除后、恢复容量后Hb、HCT、PLT、FIB、CR、PF较术前均明显下降,APTT、PT、INR、ACT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但恢复容量后比肝癌切除前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从手术开始至结束,Hb、HCT、PLT、FIB、CR、PF呈进行性降低,APTT、PT、INR、ACT呈进行性升高;手术结束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 结论:ANH+LCVP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会导致异常出血,可以安全应用肝癌手术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输血方式对适量失血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时效性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择期初次行THA患者,按照术中失血量+术后6 h引流量介于人体总量10%~20%的筛选条件分两组:自体血回输组(ABT组)和异体输血组(AT组)。分别记录各组术前(T0)、术后第1天(T1)、3天(T2)、7天(T3)、14天(T4)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国际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结果组内比较:术后FIB、DD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通过治疗方法交互作用,PLT、PT、INR、APTT、FIB各时间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DD含量在T1、T2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输注与异体血相比,其凝血功能、血栓形成影响相当;两组术后FIB、DD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 方法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在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行THA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年龄≥ 60岁;脆性骨折;单侧股骨颈骨折;配合功能锻炼,且随访不少于6个月。排除标准:术前1周使用抗凝药物;既往术后感染;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类风湿、心肌梗死等疾病;既往患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疾病史;精神障碍等。根据THA术后30 d内是否并发DVT,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与受伤间隔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MI)、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变化、血浆D-二聚体(DD)变化情况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影响因素。 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69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血栓组14例、非血栓组55例。2组患者的年龄(t=-1.439)、性别构成(P=0.496)、手术与受伤间隔时间(P=0.698)、BMI(Z=-1.806)、术前的凝血指标(APTT:Z=-1.728,PT:t=-1.594,FG:Z=-1.081),DD:Z=-1.806)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麻醉方法(P=0.278)、术中出血量(Z=-0.481)、术后2 d APTT变化水平(Z=-1.179)、术后2 d PT变化水平(Z=-1.129)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的术后2 d FG变化(Z=-5.663)、DD变化(Z=-5.745)明显高于非血栓组,且手术耗时(Z=-4.377)比非血栓组更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耗时延长、术后2 d FG升高、术后2 d DD升高均为股骨颈骨折THA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37、10.105、16.794,均为P<0.05)。 结论THA手术耗时长、术后2 d的FG变化水平、DD变化水平高,发生DVT的可能性高,需引起警惕。据此可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减少DVT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李彦贵  马泽龙  张蜀华 《中国骨伤》2013,26(11):932-934
目的:通过比较初次骨折与二次骨折术后机体凝血状态的变化,探讨骨折手术病史对于二次骨折后机体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新西兰大免10只,5-6月龄,雌雄各半,体重2.4~2.6k,无孕。先制作初次创伤骨折术后模型,12周后再进行二次创伤骨折术后造模,分别于两次骨折术后1d、5d取静脉血测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5个指标,比较两次骨折术后同一时间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二次创伤骨折术后1d与初次创伤骨折术后1d比较,PT、AP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FIB、D—D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创伤骨折术后5d与初次创伤骨折术后5d比较,F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FIB、D—D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手术病史使二次创伤骨折后血液更加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围麻醉期预处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ASAⅢ—Ⅳ级因终末期肝病而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术前及麻醉诱导后进行预处理,并在不同时期采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PLT)及血清钙离子浓度并进行动态观察。同时应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对凝血与血小板功能进行定性分析,记录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结果术中PT、APTT逐渐延长,门脉开放初期达到高峰,新肝再灌注后PT、APTT又逐渐缩短;D—dimer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再灌注后逐渐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大多数病人全血凝固时间(ACT)在手术开始前即开始延长,新肝期最为突出,新肝后期逐渐缩短。凝结速率(CR)新肝期明显减慢,以后逐渐恢复。血小板功能(PF)在新肝初期最差,到术毕明显恢复。结论肝移植术中的早期预处理,并适时个体化调整有利于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术中的相对稳定,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和输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共87例,26例合并PVT作为血栓组,余6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小板(P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血栓组患者D—dimer为(0.97±0.53)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1±0.40)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栓组与对照组的Pt、PT、APTT、Fib、t-PA和PAI-1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和APTT随肝功能恶化而延长,Fib随肝功能恶化而减少,Child-Push分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随肝功能恶化而减少,t—PA和PAI-1随肝功能恶化而升高,但Child-Prtgh分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存在明显异常。肝硬化PVT患者与无PVT患者相比D-dimer明显升高。肝硬化患者应常规检测D-dimer,如异常升高则提示患者可能合并PV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在长期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封管时应用肝素钠与枸橼酸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行长期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参与本次调查,依据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分别使用肝素钠与枸橼酸钠进行封管处理,观察6个月,尔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透析血流量、导管相关感染(CRIs)、导管内血栓等的差异,并测定观察前后患者血清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观察前后凝血功能、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对照组共行血液透析955次,实验组共行血液透析962次,实验组的CRIs发生次数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尿激酶封管次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导管内可抽吸血栓次数与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次数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观察前后Ca2+、Mg2+、AST及ALT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观察前PT、APTT、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观察后PT及AP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观察后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两组血小板计数在观察后显著上升(P<0.05),但两组观察后血小板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对照组有2例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可自行缓解.结论 枸橼酸钠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封管时有助于减少导管相关感染事件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但可能增加导管内血栓的形成风险,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以进一步确保抗凝剂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AEP组),21例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SAP组)和30例年龄、性别与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测定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和血小板计数(BPC)并计算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观察并比较上述指标在3组中的不同。结果 SAP组的PT、INR、APTT及FIB均显著高于AEP组和对照组,AEP组的PT、INR、APTT、FIB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和AEP组的BPC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AEP组相比,SAP的BPC亦显著降低(P0.05)。SAP组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A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EP组和SAP组的PT、INR、APTT、FIB、BPC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体外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集20名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样,采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稀释液,按容量稀释比例(全血∶稀释液)分为6组:10∶0组(未稀释组)、9∶1组(10%组)、8∶2组(20%组)、7∶3组(30%组)、6∶4组(40%组)、5∶5组(50%组).每名志愿者采血23 ml(前3 ml血弃用),其中15 ml用于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IT)和纤维蛋白原(Fjb);剩余的5 ml抗凝后,采用血栓弹力描记仪检测血栓弹力描记图(TEG)指标: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α角和最大振幅(MA).结果 Hct、PLT和Fib随稀释程度的增加而下降(P<0.05);与未稀释组比较,30%组、40%组和50%组PT和APTT延长,且随稀释程度的增加而延长(P<0.01).与未稀释组和10%组比较,20%组、30%组和40%组R和K缩短,α角增大,50%组R延长,MA减小(P<00.05);与20%组、30%组和40%组比较,50%组R和K延长,α角和MA减小(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体外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同:10%稀释时,对凝血功能无影响;20%~40%稀释时,活化凝血初始阶段,凝血块形成时间缩短,速率增快;50%稀释时,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凝血块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