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应用WHO倡导的脐带暴露法与传统的脐带包扎法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和脐带残端脱落时间长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11月住院分娩的35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脐带暴露法组与脐带包扎法组,两组脐带结扎方法相同,脐带暴露法组断脐后在产房开始即暴露脐带,日常护理用清水清洁脐部,不用任何消毒液;脐带包扎法组断脐后使用脐带卷包扎,日常护理仍然使用75%酒精消毒脐部并每日包扎.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脱落率、脐部分泌物及脐炎发生率情况.结果 脐带暴露法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多集中在6~7天,而脐带包扎法组多在7天以上,两组脱落率分别有显著差异(P<0.01);脐带暴露法组脐部分泌物和轻度脐炎发生率明显低于脐带包扎法组(P<0.01和P<0.05).结论 采用脐带暴露法可明显缩短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并能降低脐部感染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柳柳 《工企医刊》2014,27(5):1017-1018
目的 比较自然干燥法与消毒包扎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 =50,自然干燥法,出生24 h后不予包扎,暴露并保持干燥)和对照组(n=50,消毒包扎法,每天沐浴后使用75%酒精消毒,愈脐带包扎).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炎的发生率,并调查其父母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新生儿均无重度脐炎发生,且脐带的脱落时间、脐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父母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然干燥法脐带护理操作方便,既不增加脐部感染的风险,又节省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提高了父母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将我院出生的210例足月顺娩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结扎脐带方法均采用延迟断脐法。试验组70例采用自然干燥法,在脐带未脱落前不涂抹任何消毒剂,不包扎,保持清洁干燥。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1组每日用75%酒精消毒,用愈脐胎毒清包扎。对照2组每日用爱尔碘消毒,用愈脐胎毒清包扎。观察记录各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周并发症。结果使用自然干燥法护理新生儿脐带,脐带自然脱落时间最短,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均无重度脐炎发生。轻度脐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干燥法护理新生儿脐带能促使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经费和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汪如平 《工企医刊》2015,(1):1220-1221
目的比较自然干燥法与消毒包扎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0,自然干燥法,出生24 h后不予包扎,暴露并保持干燥)和对照组(n=50,消毒包扎法,每天沐浴后使用75%酒精消毒,愈脐带包扎)。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炎的发生率,并调查其父母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新生儿均无重度脐炎发生,且脐带的脱落时间、脐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父母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干燥法脐带护理操作方便,既不增加脐部感染的风险,又节省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提高了父母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分娩出的足月新生儿中随机抽出86例,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脐部清洁干燥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6.28%37.21%);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低于对照组对应值,且P0.05。结论:对新生儿脐部护理中采用脐部清洁干燥法进行干预,有效缩短其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的同时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次数,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5/2014-05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5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脐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采取传统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于48~72 h后修剪脐带残端,局部创面使用脐带包包扎。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黏液分泌物、脓性分泌物、脐带脱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黏液分泌物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用修剪脐带残端、局部创面使用脐带包包扎的方法进行护理,可使得新生儿脐部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局部渗血,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部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给予脐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脐炎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为0.0%,对照组发生率为24.0%,两组脐炎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脐带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新生儿脐部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脐炎的发生,有助于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和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对于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脐带卷包扎脐部护理法、常规脐部护理法及二次断脐护理法,观察三组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效果,其中包括脐带的脱落时间、脐部的出血情况以及脐炎的发生率等。结果:C组脐带的脱落时间最短、出血情况最少,并且脐炎发生的例数也最低,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情况以及脐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包扎法预防脐炎的效果一般,在进行脐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新生儿二次断脐护理,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有效的降低了脐部感染发生的几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和预防感染的影响与效果研究,以运用最有效的方法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促进健康成长。方法本项目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8月河南省中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新生儿86例。将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脐部护理,脐带包扎。实验组运用二次断脐方法处理脐带,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新生儿的红肿等脐部感染、渗血和渗液、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干预效果明显优越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次断脐的脐部护理方法,更能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的脱落,减少了脐部感染、出血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的舒适,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理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1月~12月622例新生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脐带护理.对照组采用护脐帖包扎法,实验组不用护脐帖包扎法.结果实验组住院脐带自然脱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脐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用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不用护脐帖包扎进行脐带护理可明显缩短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并降低脐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张晓丽 《现代保健》2011,(35):52-53
目的 对新生儿脐部采取不同护理方法,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分娩的280例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40例,采取脐带包扎法;观察组140例,采取暴露脐带法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时间、渗出物、渗血、脐带炎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3~5 d脐带自然脱落74例,脱落率为52.9%;对照组3~5 d脐带自然脱落3例,脱落率为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7 d脐带自然脱落58例,脱落率为41.4%;对照组5~7 d脐带自然脱落86例,脱落率为6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 d脐带自然脱落8例,脱落率为5.7%;对照组≥7 d脐带自然脱落51例,脱落率为36.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带护理一般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脐窝渗液、渗血情况、脐炎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脐周破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脐带暴露法进行护理可明显缩短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时间,效果明显优于脐带包扎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采用自然干燥法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98例进行观察,选取时段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9例采用常规消毒包扎法进行护理的新生儿为对照组,而49例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护理的新生儿为实验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脐带完全修复时间明显较短,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2组比较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给予自然干燥法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新生儿脐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不同脐部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收集44例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脐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例数是22例.在护理对照组患儿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儿时应用不同脐部护理,将两组患儿行不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新生儿脐部感染率、出血率、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新生儿脐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不同脐部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儿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三种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残端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279例我院健康新生儿,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全部279例新生儿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中药贴敷法、包扎法和暴露法对新生儿脐部残端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三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残端的影响.结果:对三组新生儿分别进行护理后,A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短于其他两组新生儿,同时A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例数为90例,满意度为96.77%,B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例数为85例,满意度为91.39%,C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例数为74例,满意度为79.56%,三组新生儿之间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贴敷法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新生儿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同时增加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75%乙醇、碘酊、康脐宝3种消毒方法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效果,以降低脐部感染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医院正常分娩330例新生儿,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1、2、3组,每组各110例,分别使用75%乙醇、碘酊、康脐宝对新生儿脐窝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比较3种消毒方法对脐带脱落时间、出血以及脐部感染率。结果第3组新生儿与1、2组新生儿比较,脐带的脱落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脐炎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与第2组相比,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量以及脐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脐部消毒中,康脐宝可有效降低脐部感染发生率,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安全有效,适合作为脐部消毒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清洁干燥暴露脐带残端以及联合应用3%过氧化氢与0.5%碘伏消毒脐带及脐周,对比其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分娩过程中脐带结扎方法相同,均在出生后次日晨(出生时间〉12小时)解除脐带护理敷料。观察组采用清洁干燥暴露法护理脐带,对照组联合应用0.5%碘伏与3%过氧化氢消毒脐部。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周皮肤红肿感染情况、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脐部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均无脐带感染情况,而观察组脐带残端轻度感染,脐部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采取脐带清洁干燥暴露法操作简便,缩短脐带残端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太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又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这是避免脐部感染、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rrjk》2017,(16)
目的 :观察及分析对于新生儿脐部护理采取复合碘消毒液的方式获得到的效果。方法 :选取足月新生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取常规新生儿脐部护理模式的参照组(60例),以及实施复合碘消毒液护理脐部的研究组(60例),分别对于两组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展开观察及对比。结果 :通过进行对比两组的脐部炎症(渗血、潮红、分泌物)发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显著的少于参照组,P0.05;进行对比两组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研究组患儿均更快,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脐部护理期间实施复合碘消毒液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能够减少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两组均采用低位脐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每天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并用无菌纱布脐带卷覆盖包扎的常规脐带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清洁干燥法护理,对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为(7.93±1.33)d、脐部愈合时间为(11.73±1.6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65±2.15)d以及(13.21±2.34)d,且(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清洁干燥护理法可有效缩短脐带脱落脱落及脐部愈合时间,减少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芳 《现代养生》2013,(18):51-51
目的探讨碘酊消毒液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2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对脐部进行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碘酊消毒液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潮红、炎症以及渗血等脐部残端症状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酊消毒液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