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85眼)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采用经鼻内镜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予泪囊硅胶管置管,留置于中鼻道3~6个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其中,治愈80眼(94.1%),好转4眼(4.7%),无效1眼(1.2%)。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面部不遗留瘢痕,操作简便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术中植入硅胶管及重视术后随访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老年人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人慢性泪囊炎更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21例(22眼)老年人(≥60岁)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术后进行泪道冲洗、鼻内镜检查随访3~68个月。结果治愈20/22眼(91%)、好转1/22眼(4.5%)、有效率21/22(95.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简便快捷,尤其适合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11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58眼)和对照组(43例,54眼)。对照组接受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对2组的疗效、术后3d鼻腔渗血量、感染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72.41%比53.70%,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内鼻腔渗血量及感染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SF-36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明显(均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符合微创的要求。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鼻内径路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28例(31眼)。结果:治愈26眼,好转3眼,无效2眼,有效率94%(29/3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疲痕、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各种手术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的护理及治疗效果。方法:10例外伤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接受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10例接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鼻腔造瘘口通畅。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而且具有损伤小,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5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在鼻内镜下完成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52例(53眼)中,51例(52眼)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畅通,内镜检查造孔通畅。1例(1眼)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97.8%。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损伤小,经过精心护理,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泪道置管联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9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49例、泪囊造孔组48例。泪囊造孔组接受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联合组接受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泪道置管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患眼视力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泪囊造孔组(P0.05);术前,两组患眼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眼视力略微降低,但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泪囊造孔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泪道置管联合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显著,能降低慢性泪囊炎复发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的护理及治疗效果。方法:10例外伤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接受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10例接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鼻腔造瘘口通畅。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而且具有损伤小,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的护理及治疗效果.方法10例外伤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接受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10例接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鼻腔造瘘口通畅.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而且具有损伤小,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24例(15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吻合术组和造孔术组各62例(77眼),吻合术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造孔术组采用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造孔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和96.1%,说明两组术式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孔术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4%,显著高于吻合术组的60.2%(P0.05)。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造孔术具有相当的临床疗效,但造孔术不会引起面部皮肤瘢痕,符合现代外科手术的微创要求,符合患者的审美要求,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治疗急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9月-2020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En-DCR的66例成年急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期(发作时间小于72 h)的患者。入院后常规静脉抗生素治疗,并在入院24 h内行En-DCR,术后静脉抗生素和激素治疗2 d。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急性炎症消退时间(泪囊区肿胀消退、内眦部疼痛消退和皮肤红斑消退)、泪道再造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n-DCR术后泪囊区肿胀消退时间1~5 d,平均(2.97±0.96)d;内眦部疼痛消退时间2~7 d,平均(3.79±1.31)d;内眦部皮肤红斑消退时间3~14 d,平均(6.98±3.59)d。术后12个月泪道再造术成功率为93.44%(57/61)。未出现急性泪囊炎复发、内眦部破溃、眶内脓肿和眶蜂窝织炎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成年急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期即刻行En-DCR,效果好,术后成功率高,无皮肤破溃和感染扩散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及行联合泪道置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1月该院确诊为慢性泪囊炎的患者52例56眼,剔除有外伤史和复发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单纯造口组(30眼)和联合泪道置管组(26眼)。联合泪道置管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后经上下泪小点泪道置入U型硅胶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满意度(伤口疼痛和眼部不适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单纯造口组总有效率90.0%,联合泪道置管组总有效率9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术后可致患者伤口明显疼痛和眼部不适,且增加治疗费用。单纯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已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高,操作更简单、省时、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行激光鼻泪管开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保守治疗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先天性泪囊炎125例136只眼,采用KTP泪道激光机,在鼻内窥镜直视下射击鼻泪管开口处,造1个5mm大小出口,使其接近生理性出口,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随访3~6个月。结果 125例136只眼中,治疗痊愈者123例134只眼(98.53%),好转2例2只眼(1.47%)。仅2例术中鼻腔少许出血,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直视下激光鼻泪管开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保守治疗先天性泪囊炎无效后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何杰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4):1145-1146,114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加喇叭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眼科5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研究组25例(27眼)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加喇叭管置入术,对照组21例(23眼)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6.3%)显著高于对照组(73.9%),差异有显著性(P=0.010)。研究组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1.3%),但差异无显著性(P=0.206)。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并喇叭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治愈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与多索茶碱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C)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CBC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C、PEF、FEV1及FEV1/FVC均增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8、IL-6、PCT、CR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活动能力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多索茶碱联合治疗CBC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西替利嗪口服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纯组(n=50,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和联合组(n=50,西替利嗪滴剂口服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西药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外寒内饮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发作期外寒内饮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联合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肺功能指标[单位肺体积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吸气分数(IC/TLC)],Caprini评分,血浆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白细胞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LCO/VA、IC/TLC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Caprin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MSP、IL-4及TNF-α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药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外寒内饮证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N端前脑钠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N端前脑钠素(NT-ProBNP)水平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急性发作患者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及长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3年4月-2004年7月我院急诊及住院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44例,年龄18~80岁.于急诊就诊即刻或住院开始抗心衰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5 d和5~7 d时,分别测定NTProBNP水平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素水平;出院后定期随访,随访期限为2年,了解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心衰加重、严重心律失常等).结果 与入院即刻比较,治疗后3~5 d及5~7 d的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但治疗后两个时相间差异无显著性;与随访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比较,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NT-ProBNP水平在各时相均较高(P均〈0.05).RAAS激素血管紧张素原(AO)、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的血浆水平变化均不显著.结论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早期NT-ProBNP水平即明显下降;就诊时监测NT-ProBNP水平对判定患者病情和危险分层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