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骼、股、腘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6例(30条患肢)。8条患肢行骼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其中12条患肢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6条患肢加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4条肢体行膝下球囊扩张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踝肱指数0.65±0.19与术前0.23±0.12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平均随访12个月(1~23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仅4例残余有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300 m),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外院行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跛行距离>1 000 m。结论骼、股、腘动脉球囊扩张、膝下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手术方式灵活,尤适用于高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6年1月,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24条患肢)。24条患肢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其中12条患肢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14条患肢加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踝肱指数0.63 ±0.18与术前0.24±0.13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平均随访13个月(1~23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仅4例残余有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300~500m),其中3例术后3个月行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跛行距离加大(>1 000m)。结论:髂动脉腔内介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手术方式灵活,尤适用于高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联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7例(19条肢体),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26±0.13),术前常规行血管彩超及CTA检查评价下肢动脉病变情况。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19条,股深动脉成形11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2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3条,均获得成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ABI(0.64±0.17)(P<0.05,t检验),随访期间,4例残余间歇性跛行,3例术后3个月行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多方法联合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股深动脉的病变范围与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术前正确评价股深动脉的通畅程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深动脉成形联合髂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高危、重症下肢动脉闭塞缺血的效果。方法:对18例(26条肢体)重症、高危下肢动脉广泛闭塞患者采用术中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通过观察患肢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等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20条肢体、股深动脉成形22条肢体、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6条肢体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16±8.5)个月(3~26个月),踝肱指数明显提高,静息痛均消失。结论:股深动脉成形联合髂动脉支架植入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一侧髂动脉闭塞合并下肢动脉长段闭塞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一侧髂动脉同时合并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的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间歇跛行距离小于50m或有静息痛者采用髂动脉支架或联合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2例.结果 行髂动脉病变段球囊扩张及内置支架术29例36枚支架,3例髂动脉介入治疗失败,行股浅动脉病变段支架置入3例,行股-腘动脉膝上血管旁路术13例,行膝下血管旁路术2例,3例髂动脉支架治疗失败者2例行股-股动脉耻骨上旁路术,1例放弃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随访3~36个月,3例患者因肿瘤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例股浅动脉支架1个月后闭塞,后因肢体严重缺血截肢.3例股-腘旁路血管闭塞,1例接受取栓手术好转,1例截肢,1例无静息痛间歇跛行距离大于50m应用药物治疗.结论 支架置入或联合血管旁路术是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髂动脉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7月至2001年5月,采用术中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9例(13条肢体),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6岁,均以静息痛为主诉.术前踝肱指数为0.22±0.17.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10条,股深动脉成形11条,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3条,均获得成功.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后踝肱指数0.41±0.15,与术前相比有提高(P<0.05).平均随访11个月(1-23个月),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无静息痛,仅3例残余有轻度间歇性跛行.结论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是治疗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及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31例(36条患肢),行髂动脉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33条患肢;股总动脉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3条患肢,23条患肢行股一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12条患肢行股深动脉成形术,6条行原位的大隐静脉动脉化。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踝肱指数(0.65±0.18)与术前(0.25±0.11)相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平均随访14个月(2~24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跛行距离加大(〉1000m)。结论:下肢动脉腔内介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大隐静脉动脉化等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创技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重症下肢缺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术中血管微创治疗技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重症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7月至2000年10月,采用术中同时行髂动脉腔内微创治疗技术(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肢体远端动脉重建术治疗广泛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5例(20条肢体)。结果 术中17条髂动脉微创介入治疗均获成功,11条肢体同时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3条肢体行股-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系列转流术,5条肢体行股深动脉成形术。其中有1条肢体股-腘动脉旁路术失败。本组患者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1-16个月),髂动脉腔内支架通畅率100%,3条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转流均通畅,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通畅率78.6%,截肢率10.0%。结论 术中髂动脉腔内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同时结合远端动脉重建术是治疗广泛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害全右特肯沸.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以小球囊预扩张联合导管溶栓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纳入33例接受小球囊预扩张联合经导管溶栓治疗及血管成形术的单侧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其中14例病变仅累及髂动脉、8例仅累及股动脉、11例同时累及髂股动脉;记录治疗情况及随访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下肢动脉彩超及CT血管造影。结果 33例均治疗成功,经导管溶栓时间为3(2,4)天,25例血栓完全溶解、8例血栓部分溶解;溶栓后22例接受单纯球囊扩张、11例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后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33例靶血管及膝下流出道血流均通畅。共随访(19.5±8.2)个月,期间7例出现下肢动脉再闭塞,经二次球囊扩张及植入支架后恢复通畅;无截肢及死亡病例。结论 小球囊预扩张联合经导管溶栓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PTA及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及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全组11例,共18条患肢(闭塞病变22个节段).15段闭塞长度在7cm以内者作PTA,病灶分别位于髂总动脉6段、器外动脉2段、股浅动脉7段;15段中有4段与PTA同时置入血管内支架.另外长段闭塞的7段,于短段作PTA同时或在术后1周内作动脉重建术,其中腹主-股总动脉转流术1段、腹主-股深动脉1段、股-腘动脉3段、腘动脉间置移植术1段、股深动脉成形术1段.结果 1条患肢因PTA失败即改作转流术,2条患肢术后并发股浅动脉急性栓塞,作取栓治疗后,均恢复血循环.术后近期内,全组18条患肢临床症状改善,其中16条末梢动脉搏动恢复,踝/肱指数由术前0.54±0.11增高至0.79±0.15.随访6~72个月后,2条作PTA患肢的股浅动脉分别于1年和5年后再次闭塞.结论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方法,血管内支架置放有助于提高通畅率,多节段动脉闭塞性病变联合手术重建,可简化手术操作,缩小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于2005年于外院接受"左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术后人工血管闭塞,于2007年11月转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11月28日接受"左髂外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左股-腘动脉人工血管-左胫后动脉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术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2.
经皮腔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髂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腔作髂动脉狭窄部位球囊扩张,金属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12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35个月,平均12.4个月,疗效满意,都已恢复正常活动,无痛行走的距离较术前明显增加,踝/肱指数从术前平均0.34上至0.81.结论:支架植入血管术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方法.动脉造影是选择支架口径和长度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诸锡奇  赵伟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69-170
目的:总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38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导丝疏通、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治疗,少数配合股深动脉成形术疏通血管。结果:38例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高(97.37%),术前和术后7天患者各病变部位ABI值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该方案创伤小,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低,使用范围广,手术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中髂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结合股-Guo动脉旁路术治疗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术中同时行髂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结合股-Guo动脉旁路术治疗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0例(12条肢体)。结果 术中11条髂动脉行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均获成功,9条肢体行股-Guo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3条肢体行股-股-Guo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系列转流术;1条肢体股-Guo动脉旁路术失败,本组患者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1-12个月,髂动脉腔内支架通畅率100%;3条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转流均通畅;而股-Guo动脉人工血管通畅率83.3%;截肢率8.3%。结论 术中髂动脉腔内支架结合股-Guo动脉旁路术是治疗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 针对锁骨下动脉支架内再狭窄/闭塞的治疗主要有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以及旁路移植术等。减容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但是针对锁骨下动脉支架内再狭窄/闭塞的减容术治疗报道很少。本文将汇报1例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左锁骨下动脉支架内再闭塞, 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探讨Viabahn覆膜支架对髂动脉病变的价值。分析2017年于我科接受介入治疗的10例髂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球囊扩张成形,后置入Viabahn支架。共置入10枚Viabahn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3~12个月,髂动脉未出现再狭窄或闭塞。应用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人工血管径路的血管腔内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17例人工血管转流术后患者,16例吻合口狭窄伴有人工血管血栓形成(10例同时有流人道或流出道狭窄),1例仅有流入道狭窄.局麻下,16例(有吻合口狭窄和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在人工血管取栓后行血管腔内治疗;1例直接经皮穿刺人工血管行血管腔内治疗.观察转流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13例远端吻合口,1例近端吻合口各置入支架1枚,2例远端吻合口放置支架失败(10例同时行髂动脉、腘动脉、胫后或胫前动脉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术),1例只行股总动脉支架置入.随访时间为1~35个月,平均为(12±4)个月;2例下肢缺血加重,其中1例出现足部及小腿的坏疽,1周后行膝上截肢术,另1例又行转流术;1例3个月后又出现下肢缺血症状,1例6个月后死于心肌梗死,其他病例血管仍保持通畅.结论 经人工血管径路的血管腔内治疗,创伤小,近期疗效尚可,为处理人工血管转流术后吻合口狭窄、流人道和流出道病变添加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在髂动脉成形术中发生髂动脉破裂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运用覆膜支架行腔内髂动脉成形术中髂动脉破裂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覆膜支架均置入成功,8例即刻复查髂动脉造影显示,髂动脉管腔通畅,无造影剂外溢;1例患者覆膜支架近心端出现Ⅰ型内漏,立即开腹行“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9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术后失访1例,8例患者随访14 ~45个月,平均(22±9)个月.1例患者术后1年覆膜支架远心端(髂外动脉)狭窄,行髂外动脉球囊扩张裸支架成形术,继续随访5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人工血管置换术患者1例随访18个月,彩超复查人工血管通畅良好.结论 髂动脉成形术中发生髂动脉破裂时,首选置入覆膜支架治疗.对治疗不满意者,外科治疗是最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腔内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 d 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近肾动脉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回顾分析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心脏血管外科2013年3月—2016年3月共4例近肾动脉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病例。4例患者均行腔内治疗,给予腹主动脉、髂动脉插管溶栓。其中1例插管溶栓后血管部分再通,未行支架置入;其余3例插管溶栓后给予腔内人工血管支架置入。1例患者平肾动脉狭窄,双肾动脉置入烟囱支架。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出现肾功能不全,治疗后康复。4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腔内治疗近肾动脉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