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掌握我省吸毒人员中梅毒的感染情况 ,我们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综合监测方案 ,在 2 0 0 2年对太原市强制性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一年两轮的采血检测抗HIV及RPR6 2 3例 ,检测出梅毒阳性 2 0例 ,阳性率为 3.2 1%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 0 0 2年对新收入太原市强制性戒毒所的戒毒人员进行采血。1.2 调查方法 根据全国HIV哨点综合监测方案要求进行一年两轮的采血 ,填写登记表 ,统一实验 ,最后统计分析。1.3 检测方法 首先用RPR筛查 ,阳性者再做TPPA确诊 ,两项阳性者为梅毒感染。2 结果与分析2 .1 一般…  相似文献   

2.
吸毒不仅消耗大量钱财,而且是艾滋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当前,HIV感染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吸毒传播HCV和梅毒的危险性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吸毒方式对吸毒人员HC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为预防控制HCV、梅毒的传播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与HIV,HBV,HCV,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中山市某强制戒毒所于2001年10-11月新入新的317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样检测HIV抗体,HBsAg,HC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 317名吸毒中,单纯口吸占35.33%,静脉注射占64.67%,其中共用针具率46.34%,吸毒人员中HIV,HBV,HC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84%,20.82%,66.24%和2.84%。单纯口吸未检出HIV感染,HCV感染,HCV感染率静脉注射高于口吸毒品,不同吸毒方式HBV,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性。结论 应在吸毒人群中持续开展艾滋病,丙型肝炎知识的宣传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吸毒人员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吸毒人员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在 14 36名吸毒人员中发现的 92例梅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吸毒人员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女性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 ,前者 13.15 % ,后者 3.5 6% ,两者比较 ,P <0 .0 0 5 ;②未婚者及低龄者居多 ,梅毒患者中 ,以 2 0~ 2 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 ,达 81.5 3% ,而未婚者占梅毒患者的 80 .43% ;③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吸毒者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采用单纯口吸方式吸毒的吸毒者 ,前者梅毒感染率为 8.0 8% ,后者仅 4.11% ,两者比较 ,P <0 .0 0 5 ;④梅毒病期表现为潜伏 (隐性 )梅毒。结论必须加强对吸毒人员特别是女性吸毒者及有静脉注射方式吸毒史的吸毒者的性病查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厦门口岸出入境人员及劳教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为执法服务提供准确依据;有针对性地为有关人员提供预防性病的知识普及宣传与教育。方法根据1988年1月~2001年12月在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体检的各类出入境人员检查记录和厦门市劳教所吸毒劳教人员的血检记录加以分析。结果14年来共监测96001人次,继1992年发现首例梅毒感染,至2001年12月共查出梅毒感染151例,感染率为15.73/万。其中出入境人员95668人次,梅毒感染134例,感染率为14.01/万;吸毒人员333人次,梅毒感染17例,感染率为510.51/万。两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258.78,P〈0.01)。结论吸毒者感染率高,其原因与不洁性接触及静脉注射毒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娄底市吸毒人群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吸毒人群中这几种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娄底市戒毒所戒毒人员面对面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182名吸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0.55%、HBsAg阳性24例,阳性率为13.19%、HCV抗体阳性92例,阳性率为50.55%、梅毒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为6.59%,合并感染HIV/HCV1例,占0.55%,合并感染HBV/HCV12例,占6.59%,合并感染梅毒/HCV7例,占3.85%。结论该市吸毒人群中HCV、梅毒感染率较高,与他们的多性伴和注射毒品行为有关,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地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7年桂林市艾滋病哨点吸毒人群监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桂林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方法 对市戒毒所的421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吸毒人员以男性为主,占92.87%,青壮年居多.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57.18%有共针行为.HIV抗体阳性率为8.08%,梅毒阳性率为3.09%.结论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而不安全的性行为加大了传播的危险性,应加大对这一高危人群的宣传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深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357例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索环状片试验(RPR)检测.结果 357例吸毒人员,HIV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2.24%;梅毒感染者36例,感染率为10.08%.不同性别吸毒人员HI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 8),但女性的梅毒感染率却高于男性(P<0.000 1).不同吸毒方式吸毒人员HIV和梅毒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675 6,P2=0.844 1.吸毒人员中有20.45%的人曾与他人共用过针具,有15.13%的人有过商业性行为,但在商业性行为过程中仅有11.11%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吸毒人员平均年龄为29.4岁,最小年龄为12岁;吸毒人员中深圳本市人口占5.88%,大多数吸毒人员均来自外地.结论 深圳市吸毒人员有年龄低龄化和地域外来化的趋势,同时存在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因此,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强化对青少年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仁和区吸毒人群HI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对仁和区15个乡镇(街办)辖区内的187名吸毒人员进行HIV和梅毒抗体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仁和区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为14.21%,梅毒感染率为17.05%. HIV的感染途径以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为主. [结论]被监测吸毒人群中存在血源性疾病传播和流行的风险,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同时开展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降低HIV和梅毒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扩散,控制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的蔓廷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岳阳市吸毒人群四种血液传染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岳阳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和梅毒等四种血液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常规方法检测Anti-HIV、Anti-HCV、HBsAg和梅毒抗体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77名吸毒人员中HIV感染率4.69%,HCV感染率81.95%,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14.08%,梅毒感染率2.53%,13名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结论本市吸毒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增加了HIV、HCV、梅毒、乙肝由吸毒人员向其他人群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全面掌握药物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感染状况,我们及时对吸毒人员进行抗-HIV、抗-HCV、梅毒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所有到门诊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 1.2 检测方法 (1)抗-HIV检测:初筛采用ELISA法检测.(2)抗-HCV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用另外试剂复检,所用试剂由北京万泰公司提供.(3)梅毒检测:采用TRUST检测,阳性标本用ELISA复检.  相似文献   

12.
肇庆市劳教所戒毒人员HIV、HBV、梅毒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肇庆市劳教所戒毒人员HIV、HBV、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吸毒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后,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BV、梅毒血清检测。结果 检测1210名戒毒人员的抗-HIV、HBsAg、梅毒,检出感染HIV55人,阳性率为4.54%;感染HBsAg233人,阳性率为19.26%;梅毒52人,阳性率为4.30%。结论 吸毒人员是HIV、HBV、梅毒感染高发人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吸毒人群HIV、HBV、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梅毒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在吸毒人群中常出现混合感染。宁波市自1990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近几年HIV感染者增长速度很快。为了解宁波市吸毒人群中HIV、HBV、梅毒的感染情况,我们对2004年宁波市公安局某戒毒所强制戒毒的1882名吸毒人员进行了HIV、HBV、梅毒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2009年~2010年吸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苏州市吸毒人群中HIV、梅毒及丙肝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梅毒与丙肝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吸毒人员进行询问,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检测戒毒所新入所人员600名,检出HIV抗体阳性5名,HIV感染率为0.83%,梅毒感染率3.00%,丙肝感染率26.83%。结论:应在全社会及吸毒人群中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由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同时开展多病种联合监测,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银川市西夏区静脉吸毒人员感染HIV、HC和梅毒的现状,为在该人群中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的检测。结果:386名吸毒人员中,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2.07%、77.46%、5.44%。本次调查中8例HIV阳性吸毒者中有两例是三重感染。结论:吸毒人员中HIV及HCV的感染情况严重,应普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等措施来控制这些疾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海省西宁市青少年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西宁市多巴强制戒毒所内在押吸毒人员行问卷进行调查。采集调查对象血清,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和HCV抗体。结果调查吸毒人员中无HIV感染,梅毒感染率为10.2%,丙肝感染率为37.9%。吸毒人员吸毒后发生过性行为的占76.4%,93.3%的吸毒人员性伴是异性,53.8%的吸毒人员的性伴是临时的,72.3%的吸毒人员有多个性伴,非注射吸毒人群吸毒后发生性行为概率大于注射人群,少数民族有10个以上的性伴的比例高于汉族。结论吸毒人员文化程度低,吸毒后发生性行为者中一半以上吸毒者存在多性伴及不安全性行为,存在疾病传播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东莞市吸毒人员HIV、梅毒的感染状况,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对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样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395名吸毒者中,HI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6.84%和9.62%。单一口吸者、口吸并静注者、单一静注者HIV感染率分别为0%、8.14%、23.08%;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0.81%、9.30%、7.69%;这3种吸毒方式之间HI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单一静注者感染率最高。有静脉注射史者(包括单一静注者和口吸并静注者)占71.9%(284/395),其中共用针具者与非共用针具者HIV感染率分别为18.42%(21/114)、3.53%(6/17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非共用针具静注者与单一口吸者之间HIV感染率并无显著性差异。以上各组间梅毒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本次调查中吸毒者不同性行为(有无用安全套)之间HIV、梅毒的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市吸毒人群HIV的感染率处于中等水平,共用注射器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及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连续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结果 2008—2011年分别调查316、413、473和473例社区吸毒人员,该人群9种常见毒品均有使用,使用最多者为海洛因,分别占94.9%、93.7%、95.1%和96.8%,存在合并使用毒品的情况,分别有9.8%、6.1%、4.2%和7.6%使用两种及以上毒品,吸食冰毒比例逐年增加,分别占4.4%、4.6%、5.5%和5.9%;注射毒品者比例历年依次为64.2%、63.0%、57.5%和68.1%,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比例历年依次为12.9%、9.1%、10.3%和8.1%。HIV抗体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历年依次为0.0%、0.0%、0.0%和0.6%;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3%、60.3%、52.9%和60.0%;梅毒RPR阳性率分别为6.7%、6.3%、3.6%和8.0%。结论上海市社区吸毒人员使用毒品种类多,以海洛因为主,注射吸毒率、HC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目前HIV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存在高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泸州市自愿戒毒者HIV、HCV和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自愿戒毒人群在吸毒期间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和影响感染的因素,为该人群戒毒用药、健康追踪、行为干预、艾滋病、性病、丙型肝炎防护知识宣传等提供科学指导和比对材料.方法 对泸州市2007年自愿接受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吸毒人员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抗体检测和相关情况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50名自愿戒毒人员中,检出HIV感染15例,感染率为4.28%;HCV感染275例,感染率78.57%;梅毒感染24例,感染率6.86%.304名静脉注射吸毒者HIV感染15例,感染率4.93%,HCV感染265例,感染率87.17%,梅毒感染21例,感染率6.91%.46名非静脉注射吸毒者无HIV感染,HCV感染10例,感染率21.74%,梅毒感染3例,感染率6.52%.静脉注射吸毒者HCV感染率高于非注射方式吸毒者(χ2=101.598,P=0.000).结论 泸州市自愿戒毒人群中HIV、梅毒感染率低于国家同类人群平均水平,HCV感染率高于全国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平均水平.静脉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是导致HIV、HCV传播的高危因素.吸毒人群由HCV感染引起的肝病可能成为危害身体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九江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吸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并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 2010年共监测吸毒人员1 885人,检测1 882人,HIV抗体阳性者6例,阳性率0.32%;丙肝阳性271人,阳性率14.40%;梅毒阳性33人,阳性率1.75%。结论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仍属低流行状态,HCV、梅毒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为防止HIV/HCV、梅毒的蔓延,切实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肝炎、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