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崇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63-186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小儿厌食症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指标影响。方法:79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和对照组(服用妈咪爱),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评定和疗效指标(体质量、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分别为18例、7例和14例,总有效率为64.1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Χ^2=7.260,P〈0.01)。两组治疗后多数中医症状积分(食滞、痰浊、湿热、气滞、脾虚和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疗效指标(体质量、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长葛市人民医院接受厌食症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多酶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小儿迁延性腹泻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4.5 g,茯苓4.5g,白术4.5g,甘草1.5g,苍术3g,升麻3g)施治,对照组30例,口服思密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儿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捏脊疗法;对照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和小儿胃酶合剂.结果 (1)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两组治疗前后尿淀粉酶试验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捏脊疗法简、便、廉、验、捷,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孙桂芝  叶桦  阎逆修 《当代医学》2011,17(7):161-16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对照组丽珠肠乐和谷维素口服治疗。结果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91.5%)及治愈率(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对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乐食煎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健胃消食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乐食煎治疗,治疗4 w后评估其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乐食煎是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健胃消食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索拉非尼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口服索拉非尼后引起腹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以参苓白术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味水煎服;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1次3 g,1 d 3次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1次2粒,1 d 2次。2组均服用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腹泻及其他胃肠道反应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腹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腹痛等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5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味能明显改善索拉非尼相关性腹泻及其他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慢性腹泻患者,并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予治疗组患者参苓白术散加减,予对照组患者服用氟哌酸胶囊,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简便易行,疗效明显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百岁方颗粒剂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百岁方颗粒剂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分别服用百岁方及尼莫地平,疗程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中医症状、神经功能缺损中国中风量表(CSS)的积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结果:临床观察表明,百岁方能提高脑梗死患者MMSE积分,降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CSS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CSS积分、血黏度高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百岁方颗粒剂是改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0.
林晓卫 《中外医疗》2015,34(1):173-174
目的探析中医治疗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直肠炎患者8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与对照组(81.40%)相比明显较高,腹泻、粘液便、肛门坠胀积分改善明显,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直肠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调节全身免疫,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凯西莱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7.8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脂肪肝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徐智娟  蔡嵩  陈文实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228-1230,123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痰浊闭阻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吸氧,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每日1次抗血小板聚集,单硝酸异山梨脂片20 mg 每日2次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辛伐他汀10 mg 每晚睡前1次调脂稳定斑块等治疗。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观察2组症状积分、心电图改善率、临床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除对照组疲乏无力积分无变化外,其余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观察组除胸痛积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无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痰浊闭阻型胸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加服血脂康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有效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2 h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44%,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18%,总有效率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时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曲麦枳术汤合五维赖氨酸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小儿厌食症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对照组予口服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口服曲麦枳术汤加减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证候的总积分、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和铁的水平变化,治疗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的总积分、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血红蛋白,微量元素锌和铁的水平变化。结果曲麦枳术汤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总有效率为86. 7%,明显优于对照组37. 9%(P 0. 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积分和主症积分明显降低(P 0. 01),微量元素血锌和铁的水平变化明显升高(P 0. 05),有统计学意义,而次症积分和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 0. 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和铁的水平变化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治疗后血锌和铁的水平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在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麦枳术汤合五维赖氨酸颗粒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有效提高血红蛋白、微量元素血锌和铁的水平,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结合治疗甲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抗甲状腺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水煎服;对照组加服用思密达.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结合治疗甲亢性腹泻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的疗效。方法57例肝源性腹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用护肝药物:肝太乐、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加服思密达,治疗组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味,疗程均为15天,观察大便形状、次数、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肝源性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糖尿病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腹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控制血糖、抗感染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汤剂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组统计学比较,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结合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腹泻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糖尿病腹泻的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对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1剂,配合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结果: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治愈48例(60%);好转24例(30%);无效8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参苓白术散有益气健脾功能,可有效改善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139-14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脐贴治疗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蒙脱石散应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联合脐贴应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泻积分变化,计算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均可改善腹泻症状、降低腹泻程度积分,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腹泻情况更为明显。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脐贴治疗有助于减轻腹泻,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路德全 《当代医学》2016,(5):156-156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脾胃虚寒型FD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予多潘立酮片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加减,疗程为4周,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5.37±3.48)分,对照组为(9.41±5.02)分,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胃动力药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