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乙胺醋酸铜比色法是测定二硫化碳(以下简称CS_2)比较灵敏的方法。这个方法是Tishler在1932年首先提出来的,其后在国外有不少学者进行过试验与改良,使这一方法至今还广泛地应用于空气、水、血、尿、胆汁和组织器官中CS_2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氰化物标准溶液配制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氰化物是卫生检验中经常检测的项目之一。由于CN~-稳定性差,其标准贮备液浓度随存放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不易保存。有关标准规定,氰化物标准贮备液须在临用前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标定。该方法繁琐,给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研究试用以硫氰酸钾代替氰化钾配制氰化物标准溶液,取得满意的效果,其贮备液准确浓度存放一年后保持不变。今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原理:氰化物标准检验方法有3种比色法,为异烟酸——毗唑酮法、异烟酸——巴比妥酸法、吡啶——巴比妥酸法。在一定条件下,氯胺丁与氰  相似文献   

3.
过去在粘胶人造丝工业的劳动卫生调查研究工作中,我们曾经参考过Hunter、Viles、Mckee、西尾、矢吹和陈楚良的方法,对应用二乙胺醋酸铜法测定生物材料中二硫化碳(以下简写CS_2)的方法做了一些摸索和改进,并实际应用于纺丝工人尿、哺乳纺丝女工乳汁和纺丝女工所生胎儿脐带血中微量CS_2的测定分析工作中。现把我们所用过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试剂的配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测定二氧化硫(SO_2)最常用的方法是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该方法采用四氯汞钠(TCM)作为吸收液,其吸收液含汞量高,有剧毒,使用后难处理,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笔者用甲醛缓冲溶液代替TCM作吸收剂对大气中的SO_2进行了测定,并与盐酸副玫瑰苯胺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二硫化碳(CS_2)对其接触工人血清锌、铜含量的影响早有报道。但CS_2对工人发锌、发铜含量有无影响问题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某化纤厂  相似文献   

6.
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国家对粮食、酒类、水质等均制定了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即异烟酸——吡唑酮比色法,以下简称 GB 法)。该法控制 pH 值要加指示剂,用酸碱反复调节 pH,费时、繁琐,且各管之间的 pH 值很难调节准确一致。为此,我们试验用磷酸二氢钾(KH_2PO_4)溶液,代替 GB 法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控制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CS_2对大鼠胚胎发育及血清锌、铜含量的影响。发现胚胎着床前死亡率升高,胎鼠皮下出血、心包淤血及骨骼骨化不金的发生率增高。但无明显的致畸效应。14.1及103.9ng/m~3的CS_2对妊娠大鼠的血清锌、铜含量无明显影响。说明CS_2对大鼠的胚胎毒性与其对妊娠大鼠血清锌、铜含量的影响之间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个化学发光体系,观察二硫化碳(CS_2)对该体系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影响。方法 应用A×B析因实施设计方案,观察化学发光体系的峰值峰时和动力学曲线,得到一种最佳组合条件的体系,观察CS_2对该发光体系的影响。结果 缓冲液pH 11加入400μl的ONOO~-饱和液为最佳体系;CS_2能增强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使峰值增高,峰时提前。结论 一定浓度的CS_2在该化学发光体系中能促进ON00~-产生,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原有的空气中二硫化碳现场测定法存在着吸收液偶尔出现混浊和颜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以及采样体积较大等缺点。本文作了下列改进:(1)吸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2)降低吸收液中醋酸铜的浓度;(3)用乙醇代替苯配制二乙胺溶液;(4)减少吸收液的总体积;(5)增加比色时比色液的高度。从而使吸收液呈无色,不产  相似文献   

10.
DPD比色法测定医院污水中余氯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预防交叉感染,保障人体健康,医院的污水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目前绝大部分的医院污水用氯消毒,余氯量是评价消毒效果的指标,但不能忽视过高的余氯量会引起水质第二次污染。因此,随时控制余氯量至关重要。我国目前暂定碘量反滴定法[1],作为医院污水余氯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但该法操作复杂,测定时间长,不适合现场快速测定。常用的快速测定法——甲土立丁(邻联甲苯胺比色法)测定医院污水余氯,结果明显偏低。本文探讨使用快速简便而误差小的DPD比色法代替碘量反滴定法。 实验根据DPD比色法原理,采用DPD余氯比色器[2]。和碘量反滴定法在现场同时测定医院污水余氯量,对83份样品配对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在一般医院污水现场测定时,DPD余氯比色法可以代替碘量反  相似文献   

11.
以递增浓度的二硫化碳(CS_2)对大鼠动式吸入染毒6周。观察了大鼠的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EP)、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FEP)、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坐骨-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发现视觉神经诱发电位是CS_2神经毒性研究的非损伤性敏感指标。另外,结合神经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其组织中铜、锌的含量,为研究CS_2神经毒性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
二硫化碳对大鼠脑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海  季新 《卫生研究》1990,19(6):3-7
以递增浓度的二硫化碳(CS_2)对大鼠动式吸入染毒6周。观察了大鼠的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EP)、闪光刺激视觉诱发电位(FEP)、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坐骨-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发现视觉神经诱发电位是CS_2神经毒性研究的非损伤性敏感指标。另外,结合神经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其组织中铜、锌的含量,为研究CS_2神经毒性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国内测定食品中SO2 常用的方法是四氯汞钠吸收 -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1] (简称国标法 )。该法吸收液含汞量高 ,使用后难处理 ,易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笔者尝试用ED TA二钠缓冲液代替四氯汞钠吸收液[2 ] (简称改良法 )对食品中的SO2 进行了测定 ,并与国标法做了比较 ,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与试剂  72 3 0型分光光度计 ;四氯汞钠吸收液 ;1 2 %氨基磺酸铵 ;0 2 %甲醛溶液 ;盐酸品红溶液 ;EDTA二钠缓冲 (吸收 )储备液 :称取 2 0 4g邻苯二甲酸氢钾、吸取2 0 0ml0 0 5mol/L的EDTA二钠溶液及 5 3ml甲醛 ,用水稀释…  相似文献   

14.
二硫化碳(CS_2)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人造粘胶纤维、橡胶等工业。CS_2蒸气可通过呼吸器官、皮肤与粘膜吸收。长期接触CS_2者可因其在体内的蓄积造成CS_2的慢性中毒,从而引起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卫生部颁发的关于“职业性慢性CS_2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对眼科的检查定了三项标准,但对周边视野损害的程度缺少一个量的标准。骆知俭等对此已作了探讨,为了进一步探讨CS_2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我们按骆知俭方法对某化纤厂655名接触CS_2的作业人员进行了周边视野检查,(该厂  相似文献   

15.
人工龋脱矿液中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磷钼蓝比色法测定人工龋脱矿液中磷含量。方法的变异系数为 1 .4%~ 3 .1 % ,回收率为 95 .1 %~ 1 0 2 .6 %。该法简便、快速 ,适用于实验室进行人工龋脱矿液中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1981年为了弄清中国粘胶嫘萦粘液丝车间工人慢性CS_2中毒引起的神经机能影响,作者第二次与上海第一医学院合作调查。对象是接触CS_2男性工人70名(平均年龄36.8岁,平均接触时间10.3年),以年龄相匹配的纺织机械厂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猪肝组织中痕量铜的(Z)-2-硫代苯醛2-吡啶脘[(Z)-TAPH]测定法。该法具有快速与简便的特点,检测下限为5ppb。试剂:(1)0.1M铜标准液。用CuSO_4·5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本研究对两个广泛使用的方法——铬变酸法(CTA)和改良的付玫瑰苯胺法(PRA)——进行了改进。并对它们的准确度、精密度、采样效率和样品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比较。两种方法都是用装有吸收液的小型冲击式吸收管采样,然后用比色法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二硫化碳对大鼠视网膜电流图及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作者用酶消化技术观察了二硫化碳(CS_2)中毒大鼠的视网膜血循环的病理改变,观察到CS_2中毒大鼠的视网膜血管的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瘤。本文报告了CS_2中毒大鼠的视网膜电流图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提出了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铜比色法,测定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方法。本法相对变异系数58%;回收率96~104%;最低检出浓度0.005μg,同时克服了吡啶联苯胺比色法、异烟酸吡唑啉铜比色法、硝酸银容量法等方法的缺点。该法简便、准确、易行。校办工厂生产废水中氰化物常用的测定方法吡啶联苯胺比色法可谓五毒俱全,所用试剂氰化钾、溴、硫酸肼、吡啶、联苯胺均为有毒物质,尤其是吡啶具有刺鼻的恶臭气味,并且有致癌作用。异烟酸吡唑啉铜比色法受温度影响较大,操作不易控制,结果的精密度较差。硝酸银容量法只有在氰化物含量大于1mg/1时才能使用。鉴于上述情况,作者改用了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铜比色法,克服了上述缺点,获得了满意结果。显色时使用吡啶量较之吡啶联苯胺比色法用量大大减少,基本上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