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应用TTE及TEE检查明确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及其他主动脉瓣病变。结果  10 7例患者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经TTE检查 ,仅有 5 1例患者可明确诊断 ,而用TEE检查均可明确诊断。结论 TEE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主动脉瓣病变为先天性与获得性 ,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房缺)定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并经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以术中所见为确诊标准,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定量诊断房缺在判断缺损部位、数目和大小等方面的作用.结果:36例房缺患者中,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多孔房缺4例,与手术结果比,多孔房缺漏诊3例,单孔房缺32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多孔房缺7例,与手术结果相比无漏诊,单孔房缺29例.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较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房缺的定量诊断方面更有优越性,在定量诊断缺损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方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准确率更接近介入或手术测值.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声技术。本文就TEE的方法,及其在先心围术期中的应用适应症和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为UCSS的18例患者的资料。可疑UCSS时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不同切面(心尖或胸骨旁短轴四腔心切面、右心室流入道切面、剑突下双心房切面)的超声表现,并对其分型。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12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1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4.4%(17/18)。18例患者中,Ⅰ型2例,Ⅱ型11例,Ⅲ型5例(术前超声诊断4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发现1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3个切面均可显示Ⅰ型患者;心尖或胸骨旁短轴四腔心切面显示Ⅱ型9例,Ⅲ型4例;右心室流入道切面显示Ⅱ型5例,Ⅲ型4例;剑突下双心房切面显示Ⅱ型10例,Ⅲ型4例。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利于术前明确诊断UCSS,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5.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院超声科应用彩超仪检查 46例正常孕妇胎儿和 9例高危孕妇胎儿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孕妇资料46例正常孕妇 ,年龄 2 2~ 3 2岁 ,平均年龄 2 9.5岁 ,检查时孕周 17~ 42周 ,平均 2 4.6周。 9例高危孕妇 ,年龄 2 8~ 3 6岁 ,平均年龄 3 1.7岁 ,检查时孕周 2 5~ 42周 ,平均 2 8.7周。1.2 检查方法仪器为 ATL 公司 HDI-3 0 0 0彩超仪 ,探头 3 .5 MHz及5 .0 MHz。孕妇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应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明确胎儿心脏解剖结构 ,判断各房室、大血管位置和房室瓣结构有无异常 ,对结构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TTE观察97例房间隔缺损(ASD)、84例室间隔缺损(VSD)及7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经介入封堵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在介入封堵术前选择病例、术中引导和监测封堵器释放全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256例先心病患者除5例ASD外其余均封堵成功,术后1周~6月超声随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TTE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对风湿性心脏病 (RHD)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同期 TTE检查的 469例和欲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闭式分离术、经 TTE检查未发现明确血栓而行 TEE检查的12 6例 RHD病人其左心房血栓 (LAT)及左心耳血栓 (L AAT)的检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TTE:469例检出血栓者 2 1例。血栓位于左心房内 10例 ,左心房与左心耳并存者 7例 ,单纯左心耳部 4例。 TEE:12 6例中检出血栓者 3 2例 ,其中左心耳部血栓 2 4例 ,与左心房并存者 6例 ,单纯左心房内 1例。结论  TEE对 L AAT的检出率显著高于 TTE,特别是对左心耳内及左心房周边的小血栓、新鲜血栓及血栓形成前状态优甚于 TTE。心房颤动可促成血栓的形成。对伴有心房颤动的 RHD患者用 TEE检查对 L AT及 L AA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POTTE)与术中体外循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IOTEE)对二尖瓣反流(MR)分级的对比,评价2种检查结果有无差异、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200例MR手术患者,对比POTTE与IOTEE的MR分级诊断。结果:2者结果一致者143例(占71.5%,Kappa=0.56,r=0.71,P<0.01)。与POTTE相比,IOTEE分级加重者19例(9.5%),多见于瓣膜器质性损害和偏心性反流;IOTEE分级减轻者38例(19%),多见于功能性相对关闭不全和中心性反流。在无~微量及严重MR者,2种检查结果较一致;而在少、中量MR,2者差异较大。IOTEE时有外科意义(中~严重)MR由132例(66%)减至111例(56%),有减轻MR分级倾向。与术前相比,麻醉后患者循环改变明显(P<0.01)。结论:多数MR患者,POTTE与IOTEE分级诊断结果一致,但这2种检查不能相互替代。POTTE分级结果更能反映生理负荷下MR严重程度。IOTEE有确诊作用,但分级MR时需参考术前循环指标。  相似文献   

9.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比较其与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2D-TEE)和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TE)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了2007年6月共12例接受RT3D—TEE、2D—TEE、RT3D-TTE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经手术证实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将各项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异常结构的显示,2D-TEE图像清晰,但仅能提供平面信息;RT3D-TTE受患者声窗影响较大,图像质量欠佳;RT3D-TEE不受胸骨及肺的影响,可以提供心脏及毗邻结构清晰的三维立体影像,精确判断病变细节。结论RT3D-TEE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可提供全面、清晰、立体的影像资料,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技术观察了51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瓣膜功能及反流程度,并比较了两种技术在评价人工瓣膜中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观察左房及左心耳血栓,判定二尖瓣位人工机械瓣反流程度及鉴别反流与瓣周漏方面均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技术,(2)TEE在检出人工二尖瓣反流方面明显优于TTE,且TEE及TTE对人工二尖瓣反流的检出率分别为87.76%和14.29%,(3)TEE在检出主动瓣反流方面与TT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可低估瓣膜反流程度。经食管超声技术是判定二尖瓣位人工瓣功能异常的敏感、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平均年龄12.10±7.67岁)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变化,发现这类患者术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主要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2)。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术前血小板第3因子、因子VIII相关抗原、因子IX、因子XI、因子XII已有异常(P<0.05);而术后因子V异常(P<0.05)、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降低(P<0.05)以及血小板第3因子进一步损害。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易出血因素,其中血小板功能改变起主导作用。术后第1天出血量在该组患者为468.75±321.70ml,而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仅297.50±205.18ml(P<0.02)。同时发现出血量与术前红细胞压积呈正相关(r=0.64,P<0.02)。文中还对改变术前高凝状态、保护血小板功能及防止术后出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用TEE检查36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小年龄12岁,清醒患者17例,手术患者19例。结果显示,TEE检查是相当安全和可行的,与检查者操作技术密切有关;TEE清晰显示深层解剖结构如房间隔、房室瓣和肺静脉的病变优于胸前超声;TEE用于手术中监测瓣膜成形、替换及先心病矫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681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本组男402例,女279例.年龄39h~36个月,平均(14.58±10.42)个月.体重2.3~18.0kg,平均(8.50±2.75)kg.病种包括非发绀型和发绀型二大类20余种.常温全麻64例,浅低温和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68例,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149例.根治性手术677例.姑息性手术4例.结果术后30d内死亡39例(5.73%).并发症99例(14.5%).远期死亡1例(0.17%),远期并发症5例(0.89%).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甘肃省酒泉地区25 488名2~17岁人群心脏杂音及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心脏听诊、测量身高、体重等方法做初步筛选,对心脏杂音阳性者进一步行拍胸部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确诊.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城乡不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心脏杂音检出率为6.04‰;CHD发病率为3.81‰;年龄越小,CHD发病率越高,2~6岁与7~17岁二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杂音检出率及CHD发病率城市与农村之间、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以室内间隔缺损(VSD)为多见.结论心脏杂音高低与CHD多少呈明显正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是发现CHD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高粘滞血症患儿23例,采用等容量血液稀释治疗。在心导管术中放血,同时注入等量6%低分子右旋糖酐,剂量按10 ml·kg~(-1)/次计算。血液稀释治疗后患儿临床表现好转,血液粘度降低,左心功能。甲襞微循环均改善,为外科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8.
本系列调查以20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HLA分型为基础,对比了该病总体及几种常见类型(包括不同性别)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关联抗原及连锁不平衡单倍型的异同,进而说明该病与HLA关联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出39例心脏囊虫病。对病程短抗囊治疗前的患者超声检查,心脏囊虫病多表现为囊性液性暗区,仔细探查其内可见到强回声光点(囊虫头节),此为诊断心脏囊虫病的特征性表现。对病程长且经过多疗程治疗后的患者,多表现为强回声光点反射,这是囊虫钙化的表现。结果显示,囊虫可在心脏多部位寄生。心脏症状、心电图异常与囊虫在心脏寄生有关.39例中有心脏症状者35例(89.7%);有心电图异常者24例(61.5%)。对22例心电图异常者治疗前后动态观察,有13例好转或恢复正常,说明心脏囊虫病通过灭囊治疗大多数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血高钾心脏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术中冷血维持及终末温血灌注即"温-冷-温"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先心病矫治术30例,随机分为二组,即温血高钾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冷维持+终末温血灌注组(温血组)和单纯冷血高钾停搏液组(冷血组).通过对二组患者临床效果的观察,并于术前0.5h,术毕,术后3、24、72h和6d,分别从颈内静脉抽取血液测定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温血组的自动复跳率(100%)明显高于冷血组(61%);温血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冷血组.冷血组分别有2例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而温血组心脏复跳后无明显并发症.与冷血组比较,温血组在术毕,术后3、24、72h的血浆CK-MB、TnI水平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血组在术毕,术后3、24、72h的TNF-α、IL-6水平比冷血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上述时间段的IL-10升高的幅度,温血组明显高于冷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冷-温灌注技术更有利于先心病矫治术中患者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