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霉素的发现大约50年了,但这种产品在医药上的重要性仍在增长,特别是由于第三代和第四代6—APA和7—ADCA衍生物的出现。因此,仍在继续不断地寻找降低青霉素发酵成本的途径,主要集中于采用优良菌种、低廉原料和改善其利用。这些努力的结果以及对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生理条件更透彻的了解,从而形成了可提高青霉素产量和降低直接单位成本的更先进的工艺。由于在青霉素发酵的单位成本中,糖类和前体是两种最昂贵的原料,故注意力集中于其它的碳和能源(C/E)上。我们过去发  相似文献   

2.
青霉索发酵是一种复杂的生化反应,在一个周期中需要对多个参数进行检测,从而施加决策。在微机投入控制之前,控制模式比较简单,实时检测到的参数只有温度数值,而其它较重要的参数只能是人工取样、化验、测算得到。这给工艺过程带来不便,引进微型计算机后,解决了多路数据集中处理的中心问题。因而与之配套的各种传感器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 V( 1 )是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 ,对革兰阳性及阴性球菌具有极强的抗菌作用 ,至今仍是值得推广的广谱抗感染药。青霉素 V钾 ( 2 )现已被卫生部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和 2 0 1 0年重点攻关项目。目前国内 2完全依赖进口 ,从未见 1的发酵生产工艺详细报道 ,我们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及实验研究 ,在原生产青霉素 G的工艺基础上 ,改变配方及相关工艺 ,已获得连续 1 0批发酵成功 ,生产水平与国外报道基本接近。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产黄青霉 (Penicillium chrysogenum)1 .2 工艺流程同一般青霉素生产工艺 [1] 。1 .2 .1 种子培养基配方在控制条…  相似文献   

4.
搅拌与通气量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搅拌速度及通气流量对青霉的生长及青霉素的产生会造成影响。试验用 1m3 罐 ( 1.6m× 0 .9m) ,罐内双层浆式搅拌 ,罐壁加 4片挡板 ,罐底部进气 ,管末端使用气体分布圈。本文按均匀设计方法 ,做了 6批试验 ,进行分析后 ,又做了 5批试验 ,确认最优化的条件是 :搅拌速度 0~ 49h ,190r/min ,5 0h至放罐 170r/min ;通气量 0~ 2 3h 1.37[V/ (V·M) ] ,2 4h至放罐 1.6 3[V/ (V·M) ]。  相似文献   

5.
变温培养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立宏  姜帆 《黑龙江医药》2000,13(5):269-270
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培养温度,通过实验考察其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变温培养的发酵水平要高于25℃恒温培养的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后补玉米浆提高青霉素发酵水平的工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用5m^3自动发酵罐,采用半连续发酵,从60小时到180小时之间每天补入玉米浆0.2m^3,发酵单位平均提高2400μ/ml。体积增加1m^3,提高率为9.1%。  相似文献   

7.
8.
青霉素发酵过程中搅拌和氧的吸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在不同的发酵情况下,如何控制溶氧和搅拌。  相似文献   

9.
玉米浆对青霉素发酵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青霉素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含量变化对菌丝、氨氮代谢、糖代谢、发酵周期、发酵效价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发现培养基中玉米浆含量为3.6%~4.0%(以玉米浆干物质计),硫酸铵第一次补加时间在30~50h时,对提高发酵效价和发酵液质量、降低发酵成本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青霉素球状菌株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球状菌株在深层培养时,菌丝卷曲绕结成球状的趋势很强。一旦外界条件不适宜,球状体崩散而呈丝状体,青霉素发酵单位明显下降。球体的形成及青霉素的生物合成,对溶解氧及剪切力十分敏感。保持球体完整及适当浓度,是保证发酵成功的关键因素。以苯乙酸为前体时,发酵液中的残留量应低于0.1%;超过这一水平,对青霉素发酵单位及6-APA含量均无有利的效果。发酵液中的铁不影响球体的形成及生长,但能干扰青霉素的生物合成;在发酵培养96小时时,干扰最强。实验中还筛选出三种含有乙酸或磺酸的化合物,它可以消除过量铁的毒性。使用2mM,即可使含有50γ/ml铁的发酵培养基的青霉素生产能力恢复正常。用10%柠檬酸与90%葡萄糖作为发酵中间滴加碳源,可使从葡萄糖转化成苄青霉素钠盐的转化产率及青霉素发酵水平分别提高78.09%和11%。因而可以降低碳源成本1/4以上。  相似文献   

11.
对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茵A56(pPA22)作发酵工艺研究。确定了合适的培养条件。找到了替代进口酵母浸出粉的原材料,国产酵母浸出粉完全替代时以3%的用量为好;用价格低廉、货源充沛的玉米浆替代时以5%用量为佳。发酵过程中采用了补料工艺。在400公升罐中进行试验,培养液的酶活性达到每100ml为220.4单位,最高罐批为320单位。通过不断地茵种选育和发酵工艺改进,在生产罐上40批平均酶活住达到每100ml为405.4单位,最高罐批为546单位。40批菌体酶活性每克湿菌体204单位,最高罐批达到270单位。将这些菌体用于6-APA生产上,酶解了200余批,6-APA克分子重量收率在87%左右,效价2600u/mg以上,透光度>40%。  相似文献   

12.
在青霉素发酵中,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产黄青霉(P.chrysoaznum)在摇瓶种子和发酵培养时菌丝形态分化的不同发育阶段。它们分别完成了一个和三个生活循环,每个生活循环又都包括孢子或菌丝的萌发,菌丝的分枝,分节和孢子形成这样三个阶段。每个生活循环中不同分化阶段的菌丝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所以通过菌丝细胞在各发育阶段中的分化规律,去了解菌丝细胞生长和pH的变化,以及它们与青霉素生物合成能力的相关性,对青霉素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螺旋霉素发酵代谢物的分析及其对产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膜技术在螺旋霉素(SPM)发酵过程中让发酵液中的某些成份通过膜渗透到透析液中,然后用离子色谱分析仪、纸层析和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透析液中的代谢产物。经711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发现洗脱液中含有乙酸、丙酸、丁酸、丙酮酸和草酰乙酸。用732强酸性阴离子树脂和纸层析初步分离和分析了透析液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的含量;经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透析液中含有15种氨基酸。经静息细胞系统试验,发现短链脂肪酸有促进SPM合成的作用,而谷氨酰胺(1.0mmol/L)、天冬酰胺(2.0mmol/L)会抑制SPM的合成。膜过滤能降低发酵罐内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浓度。这很可能是膜过滤发酵能提高SPM总产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4个青霉素单克隆抗体和5种不同侧链青霉素细胞色素C结合物作用,探讨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及其抗原决定簇.实验证明青霉素过敏反应抗原决定簇——青霉噻唑基团,有二个结合位点,一是可被D8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青霉素侧链,一是可被D44、D7等单抗识别的青霉素β-内酰胺环破裂后与载体上氨基结合形成新位点.我们认为新位点是青霉素类抗生素间的交叉过敏反应的重要位点.头孢噻吩不具有四氢味喃环而其与细胞色素C结合物与单抗D8、D44、D7亲和力仅弱于BPO_4—Cy,又从竞争性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亦表明四氢呋喃环不是一个结合位点,头孢噻吩和青霉素间交叉反应由于有共同新结合位点是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推测青霉素及头孢霉素间可能存在着交叉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5.
利用TLC、HPLC技术鉴定了柔红霉素产生菌SIPl 1482发酵过程中间产物ε—紫红霉酮、副产物13—双氢柔红霉素、13—双氢柔红霉酮,柔红霉酮、7—脱氧—13—双氢柔红霉酮和7—脱氧柔红霉酮等组份的变化。研究了外源添加试验,发酵条件包括发酵培养pH、温度及通气等条件对柔红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对副产物及中间体ε—紫红霉酮的转化。玉米粉—麸皮培养基能提高柔红霉素发酵效价,且降低发酵过程中副产物的生成。 在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上不产柔红霉素的突变株SIPI 1482 NS-4通过加入玉米粉或玉米粉酸解液、或经纯化的酸解液组份1-B,能够使其恢复产生柔红霉素。在柔红霉素生产菌株SIPI1482和SIPIPF-25原来的玉米粉—麸皮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玉米粉酸解液能够提高柔红霉素发酵效价10%和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用CHITOSAN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以Chitosan为载体制备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研究结果。1.4% Chitosan醋酸溶液先用12.5%戊二醛交联,洗涤,研磨,得颗粒。再用1.5%pH5.5和1.5%pH8.5多聚磷酸处理,得机械强度良好的载体。此载体先后经0.5%戊二醛和对甲苯磺酰氯双活化后,再与青霉素酰化酶偶联。所得固定化酶的活力达20.8u/g。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反应最适温度略高于游离酶,最适pH略低于游离酶;其Km值基本接近游离酶。固定化酶经反复使用,活力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安易醒疗效及经济学效果.方法 86例苯二氮类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安易醒及传统治疗,评价不同时间点患者精神状态,以清醒改善程度判断临床疗效,并以成本-效果分析判断经济学效果.结果 320 min 时完全清醒患者试验组为95.5%,对照组为66.7%两组有显著差别(P<0.05);总成本两组有显著差别(P<0.05),试验组总成本低于对照组.结论安易醒是疗效确切、成本上佳的苯二氮类药物解毒剂.  相似文献   

18.
链霉素发酵周期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发酵过程经济学理论,对链霉素生产车间一系列技术、经济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链霉素发酵周期与单罐批和车间全年产值、成本及效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均发酵周期由202.46h 延长到216h 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车间效益实际增加了5.34%。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质量平衡与能量平衡的原理以及对菌种代谢生理参数μm、Kx、Ygs和Ms的了解,由所要求的菌体生长量和残余基质浓度,推算产黄青霉分批培养所需的初始基质量,从而为种子培养基和补料分批发酵基础培养基配方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用合成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进行的实验证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