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朝医四象医学将人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种体质,太阴人是糖调节受损的易感人群。朝医“四象体质学说”对降低此类人群糖调节受损的患病率以及2型糖尿病的转化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探讨太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依据朝医辨象论治从性情调节,饮食运动调护,药物治疗,与中医、现代医学结合治疗等方面制定防治策略,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太阴人糖调节受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朝医四象医学是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中医学的理论并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的"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内容,以辨象论治为主要特征的独特医学体系。朝医四象医学,既是一种体质学说,又是一种证型学说。辨象之中又包括寒热分型,即四象人热多型和寒多型。朝医四象人当中,热多型体质者,易感受温热邪气。四象人体质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的四象体质对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特殊的易感性。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属广义伤寒范畴。以发热、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朝医四象人体质与温热病的发生、诊断辨证、治疗及预防保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朝医四象医学体质理论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具有源流关系.自晋唐起,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传入朝鲜,受到朝鲜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黄帝内经》之整体观念、阴阳理论、五脏大小论、养"心"观、体质理论等对朝医四象医学体质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与朝医四象医学体质理论在体质分类、心之有形无形、...  相似文献   

4.
朝医学是在传统中医文化的基础上以"体质辨象"为主要特点的民族医学,而规范体质辨象标准是发扬朝医诊疗特色的重要保障和关键环节。本课题以350份体质问卷调查表为例,探讨朝医太阴人体质辩象方法的客观指标,从而充实和完善朝医四象体质标准的规范化建设,为朝医体质辨象与临床诊疗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一条重要的治则,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体质与其有密切关系,是“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朝医四象医学将人分为太少阴阳四种体质,同种体质的人发病机理基本相同,亦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探讨中医异病同治的具体含义、朝医辨象用药原则,以及四象人不同体质特点,发现朝医用药规律与异病同治有较大的联系。因此,明确朝医辨象施治与中医异病同治相关性,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朝医学是以“四象学说”为主要理论构成的辨象施治的医学体系,其独有的“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填补了医药界机体对药物的选择性问题。朝医独特的特性体质学说奠定了朝医方剂不同于中医学及其它传统医学的组成、配伍原则,体现出朝医学因人而宜,因象而宜的特点,据记载朝医常用方剂共有531首,其中太阳人4首,少阳人167首,少阴人178首,太阴人182首,以下浅谈朝医方剂的构成特点及配伍规律。1 因象而立朝医四象医学根本点就是辨象施治,即先把病人按照体质不同分成四种象别(太阴人、太阳人、少阴人、少阳人)。其依据是形体容貌、性情、行为、心理…  相似文献   

7.
朝医太极针疗法是朝医四象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传统经络,依据四象人体质不同,以心经穴位为主,同时配合选取不同的治疗穴,来达到阴阳的平衡。太极针疗法具有取穴"少而精",疗效独特,操作简便、易学,副作用少,易于推广的特点,尤其适合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8.
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体系有天人性命整体观,阴阳、“四维之四象”理论结构,四象人辨象学说,“精、气、神、血”与肺脾肝肾四脏及其党与的关系,“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创立四象病理学说,创立辨象施治原则,创立了以四象养性为主要内容的预防医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朝医四象医学少阳人体质与中医阴虚体质在判断标准、形成机制、易患证及调治方法等方面具有关联性,这两种体质类型以"肾阴虚"为共同持点,且两种体质均易患消渴、不寐、便秘、发热等病症。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证候的形成密切相关,此项研究将有利于辨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朝医护理学是一门以朝医学理论为指导,以辨象施护为特色,以朝医学的整体观和体质观为基础,集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为一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护理学科。朝医护理讲究体质护理,按四象人体质辨象护理是朝医的护理特色。本文综述了朝医护理基本特点及朝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在临床中得到普及,让朝医护理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方剂学的学科内涵主要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是从中医基础跨向临床的桥梁,其研究核心--方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和中西医之间的不断融合,方剂学的研究内涵和外延不断加深和扩展。方剂学从最初的理论、临床逐渐分化为理论、实验、临床、应用4个方面。传统的方剂学学科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发展的趋势。从理论、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方剂学的学科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将促进方剂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其更加符合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药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与计算理论研究思路与策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中药化学组成和药效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辨析,阐明中药复杂组效关系是中药学科领域的重大难题。开展中药复杂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和计算理论研究,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在获取中药化学分析数据和药效检测数据基础上,使用药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发现关键药效组分,并通过多组分药效预测模型对药效组分配伍进行优化设计,进而构建药效作用的多因素调节网络模型探索中药的多种药效组分协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中医的发展受到了当时西医的影响,形成了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方式。借鉴"范式"理论分析民国时期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现代中医发展延续了民国时期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内容。中西医两种不同范式下的中医发展各具特点,现阶段仍然在人类医学摸索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发挥各自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中成药再配伍治疗疾病的方法的可行性,及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对中医药发展的意义。方法: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应用中成药再配伍的方法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探索性治疗。结果:中成药再配伍在临床上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中成药再配伍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且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医郁证学说发展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郁证学说肇端于<内经>,发展并完善于后世医家.自<内经>阐发五运之郁的病变及治疗后,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与丰富中医郁证学说的学术内涵,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如王冰对五郁之治的发挥、陈无择首论情志致郁、张从正的"气血通流"理论、朱震亨的六郁之说、王履对五郁之治的拓展、戴思恭的"升降失常".说、王纶的气血痰郁关系说、赵献可的"凡郁皆肝病"说、孙一奎的五脏本气自郁说、王士雄的"人身气贵流行"说等,均逐渐将中医郁证学说的研究引向深入.本文试对中医郁证学说的发展过程做一择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医学对天人之道的论证。方法:采用文献追溯、比较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中医学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参,人与自然同源,人与自然同构,人与自然同道,人与天地同德。结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医的精华,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中国的传统哲学对此进行过深刻的探讨,而且中医学也在继承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对人的身心结构、疾病诊治等进行探索。传统哲学与传统中医学相互促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历代医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复方根据君臣佐使的重要制剂组方原则,对适宜的剂量与药味相配伍的传统中药复方制剂进行选择。在临床应用中,重要复方制剂的有效性已经得以证实,人们也逐渐开始接受中药复方制剂,因此,对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标准进行完善与提高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古籍文献整理探讨上清派道教与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上清派道教医药相关文献,采取类编等文献整理方法,与中医理论体系对照研究。结果:上清派以存思、行气、服食等为主要修炼手段,结合了中医学藏象学说的内容。结论:上清派养生术对道教的发展、养生学和中医藏象学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五脏炼养术、命门学说等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艳荣  宋月晗  杨毅玲 《光明中医》2016,(10):1371-1372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老年人体质特征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辨证在健康管理、老年人疾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门诊就诊方式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调查总数13.8%,8种偏颇体质占86.2%。患有四种慢性病人群体质类型构成不同(P0.05)。结论本次调查揭示了三里屯社区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四种慢病人群的体质类型构成。今后工作中针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健康宣教与指导,使其改善体质,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根据中医传统认识,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或属性。药性功效的发挥是通过药材得以体现的,而药材的形成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药物生长的温度、湿度、降水、风、地形、土壤、微生物等因素。本文从中药药性形成的历代医籍考证入手,结合现代研究的认识和结果,剖析了中药生成禀受元素与自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自然环境因子的变化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指出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了自然环境中各元素的变化而形成的,是气候、土壤、生物、地形等各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