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多中心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重症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经济性、安全性,评价药物经济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了2013年8月-2013年12月各中心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19例,以银杏内酯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共78例;对照组4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使用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在出院后3、6、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获取药效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生活自理患者比例、痊愈率、复发率、全因死亡率;经济学指标:成本效果比(CER);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估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远期获益差异。结果 出院后3、6、12个月,治疗组ADL评分、痊愈率和自理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和死亡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后3、6、12个月,治疗组的CER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远期评估发现,经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患者较未接受其治疗患者临床效果更佳,CER更优,证明了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重症脑卒中的有效性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周黎  项予良  郭昭婷  胡明  杨男 《中国药房》2020,(18):2235-2239
目的:评价银杏内酯注射液对比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从一项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中,选取原试验组中使用了银杏内酯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而未使用任何剂型的丁苯酞的106例患者作为银杏内酯组,原安慰剂组中使用了丁苯酞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经济性。疗效指标包括复发率、死亡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残障程度分级(改良Rankin分级)、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综合疗效,安全性指标包括治疗过程中出血事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后第28天,两组复发率、死亡率、NIHSS评分、改良Rankin分级0~2级的患者比例、BI评分、综合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第7、14天银杏内酯组患者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最小成本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治疗14 d的总成本为(13 768.19±4 981...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89-91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给药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电解质平衡、调脂以及降压等),给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二萜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给药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给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可有效改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损伤,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性评价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纳入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对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临床研究13项,涉及患者1 3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4,95%CI(1.03,1.25),Z=2.59,P=0.009];银杏内酯B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当[RR=1.13,95%CI(0.95,1.33),Z=1.36,P=0.17];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7,95%CI(1.08,1.27),Z=3.69,P=0.0002];银杏内酯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43,95%CI(-4.32,3.46),Z=0.22,P=0.83];银杏内酯B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87,95%CI(-2.64,0.91),Z=0.96,P=0.34];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MD=-1.62,95%CI(-2.63,-0.60),Z=3.13,P=0.002];纳入研究均未报道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但缺乏临床意义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王欢欢 《江西医药》2021,56(4):500-501,505
目的 探究银杏内酯注射液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a stroke,AIS)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AIS患者116例,按照投掷法随机设为A组(59例)和B组(57例).两组除均接受常规治疗外,A组接受银杏内酯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B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NISS),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TNF-α、hs-CRP)、神经功能相关指标(NSE、BDNF)及日常生活能力(MBI).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89.83%)明显高于B组(75.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hs-CRP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TNF-α、hs-CRP明显低于B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DNF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的NSE明显低于B组,而治疗后A组的BDNF明显高于B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A组的MBI评分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有效,可以减轻患者炎症,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王欢欢 《江西医药》2021,56(4):500-501,505
目的 探究银杏内酯注射液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a stroke,AIS)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AIS患者116例,按照投掷法随机设为A组(59例)和B组(57例).两组除均接受常规治疗外,A组接受银杏内酯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B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NISS),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TNF-α、hs-CRP)、神经功能相关指标(NSE、BDNF)及日常生活能力(MBI).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89.83%)明显高于B组(75.4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hs-CRP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TNF-α、hs-CRP明显低于B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DNF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的NSE明显低于B组,而治疗后A组的BDNF明显高于B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A组的MBI评分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依达拉奉治疗有效,可以减轻患者炎症,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并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在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治疗特点。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 036例进行非对照、开放式、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基础治疗上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L/次,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观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尿酸血症4种危险因素在神经功能、病残程度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银杏内酯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P<0.01),减轻病残程度(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65.72%;其中不合并4种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9%;合并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74%、75.00%、70.05%,与不合并危险因素组临床有效率基本一致;合并高血压、3种疾病和4种疾病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差,有效率分别是63.36%、42.86%和59.42%,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疗效,其在控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上具有良好的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9.
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给予川穹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安全性好,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给予川穹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安全性好,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已经建立了多种模型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的有效性,但这些模型与临床的相关性均不佳,临床研究均得出了阴性结果。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的非临床研究,目前尚未建立可靠、合理的技术指南。笔者参考国内外研究结果,对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临床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该类药物有效性开发的一些总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丁苯酞是我国原创的抗脑缺血新化学实体药物,属国家I类新药,具有保护线粒体和改善微循环的独特作用。丁苯酞软胶囊剂目前在临床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丁苯酞注射液的开发弥补了丁苯酞软胶囊剂在治疗中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吞咽困难患者服药不便及口服生物利用度不理想。现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药物经济学以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消化溃疡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应激消化溃疡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奥美拉唑40 mg、1次/d静滴治疗,观察组丹参多酚酸0.13 g,奥美拉唑40 mg、1次/d静滴治疗,均治疗14 d。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意识水平量表(GCS)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水平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溃疡率为6.6%,低于对照组的2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消化溃疡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意识水平均显著改善,且再出血溃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脑梗死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比值)与脑梗死发病危险性的关系以及这一比值在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的变化。方法:选择19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单纯脑梗死组、合并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组。58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探讨这一比值的变化。结果:胆固醇(TC)水平及TC/HDL-C比值在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的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病例组间TC、HDL-C水平及TC/HDL-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C/HDL-C比值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无关。  相似文献   

15.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与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组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辛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辛伐他汀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67%;联合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92%。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4,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辛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前列地尔10 μg静脉推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0.2 g/次,3次/d,顿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hs-CRP、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的NIHSS、ADL评分、hs-CRP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酶原(FIB)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T显著高于对照组,DD和FIB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前列地尔单一用药,联合丁苯酞治疗能更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凝血功能,抑制hs-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7例。对照组予以吡拉西坦每次20 g,qd,静脉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胞磷胆碱每次0.5 g,qd,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41例/47例)和63.83%(30例/4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CP-1分别为(90.74±10.33)和(120.71±15.42)pg·mL-1,HCY分别为(16.68±2.24)和(21.01±3.03)μmol·L-1,HDL-C分别为(1.31±0.16)和(1.12±0.13)m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失眠、食欲缺乏和口干为主,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和低血压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4%和14.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MCP-1及HCY水平,升高HDL-C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型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联合基础用药的研究方法,以0.9%NaCl注射液为安慰剂,依达拉奉注射液为试验药,每次20 mL/支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一日2次,疗程为14 d。结果:本研究共入组病例238例,其中试验组119例,安慰剂组119例。试验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以后,自治疗第7天起,神经功能评分即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间差异显著增加。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急性缺血型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