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在自由饮用和灌胃两种方式下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成模情况和模型相关指标变异系数,优选UC造模方法。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3%DSS溶液自由饮用组、4%DSS溶液自由饮用组、30%DSS溶液灌胃组、40%DSS溶液灌胃组。灌胃组晚于自由饮用组1 d开始给予DSS,30%DSS灌胃组和40%DSS溶液灌胃组的灌胃剂量分别与3%DSS饮用组、4%DSS饮用组小鼠前1 d摄入DSS的平均剂量相等。观察记录小鼠体质量、食量、疾病活动指数(DAI)、主要脏器指数、结肠长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不同造模方法上述各指标变异系数。结果4种造模方式均能成功诱导UC。其中,3%DSS自由饮用组在动物存活率、造模成本和操作方便程度方面优于其他造模方法,各指标变异系数未明显高于其他方法。结论3%DSS溶液自由饮用法是本实验中小鼠急性UC较合适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2.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动物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C)系由机体局部免疫器官对肠道多种抗原的高敏状态而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属自发性炎症性肠病(IBD)。鉴于其致病机制尚待探讨且国内报道少见,本文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动物UC,分析比较实验动物病理、生化及组化指标,探讨了模型建立的方法及发病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动物:雌性BALB/c小鼠,体重20 g。Harty's豚鼠,雌雄各半,体重280~310 g。均购自中山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具Ⅰ级动物合格证。恒温常规饮食,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灌肠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同时予以生理盐水(NS)、5-氨基水杨酸(5-ASA)、NAC保留灌肠,观察小鼠体重、粪便性状、隐血便血,计算疾病活动度(DAI)积分,检测结肠长度、结肠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肠黏膜病理改变。结果NAC组小鼠隐血、便血、体重下降、DAI积分、病理改变等均好于模型组、NS组(P<0.05),与5-ASA组疗效相似。NAC组SOD活力高于模型组,MPO活性、MDA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NAC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王超楠程东岩刘智邸琳 《中国药师》2016,(7):1232-1235
摘 要 目的:观察结肠炎奇效颗粒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0~220g Wistar大鼠,采用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按2.70,1.35,0.68 g·kg-1·d-1剂量灌胃给予结肠炎奇效颗粒7 d后,分别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结肠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结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蛋白表达和核因子(NF-kBp65)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结肠炎奇效颗粒高、中剂量组明显提高结肠炎大鼠血中SOD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MDA、TNF-α、IL-6的含量(P<0.05或P<0.01);明显减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中MPO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结肠炎大鼠结肠炎症反应中核因子蛋白(NF-kBp65)和细胞黏附因子(ICAM-1)蛋白含量(P<0.01)。结论:结肠炎奇效颗粒对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所致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方肠泰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SS模型组、复方肠泰给药组。采用2% DSS溶液对小鼠进行造模,小鼠连续5 d自由饮用DSS水,接着连续5 d自由饮水,重复3个循环。复方肠泰组每天按照18 g/kg ig给药,其他组ig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果,采用HE染色观察结直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给予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检测TNF-α、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DSS模型组比较,复方肠泰组小鼠疾病状态得到明显改善,DAI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10表达升高,TNF-α、COX-2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 复方肠泰对小鼠慢性UC具有显著地治疗作用,可能通过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同时抑制促炎症因子TNF-α、COX-2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黄芩素(baicalein)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小鼠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n=7),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阳性药物对照组。采用4%的DSS创建小鼠UC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自由饮用蒸馏水,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ig)10,20,40 mg·kg-1黄芩素混悬液,阳性药物组给予美沙拉嗪600 mg·kg-1,ig,连续治疗14 d。计算并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脂多糖(LPS)、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黄芩素可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吲哚丙酸(IP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影响。方法将SPF级6~8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模型组(饮用3%DSS 7 d)及低、中、高剂量IPA组(在DSS给药前2 d行IPA灌胃),每组12只。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根据体质量下降、大便性状和便血状况评定疾病活动指数(DAI); DSS给药第7日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及评定病理学评分,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结肠组织MP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SS模型组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MPO及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MPO和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显著升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 <0.05,P <0.01);与DSS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IPA... 相似文献
9.
研究覆盆子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 DSS)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将溃疡性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结肠炎(DSS)组、覆盆子(DSS+BB)治疗组、覆盆子对照(BB)组。其中,DSS组、DSS+BB组自由饮用2.5%DSS溶液1 w,NC组、BB组饮用正常灭菌水。期间,用中药材覆盆子(200 mg/kg)灌胃DSS+BB组及BB组,每日1次,连续1 w。实验期间,每日观察小鼠进食、活动、毛发等一般情况,检测体重,观察粪便形态。实验第8 d,异氟烷麻醉小鼠,取血后处死小鼠,取血清进行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检测,结肠HE染色行形态学观察。覆盆子对正常和实验动物体重无明显影响,DSS诱导的炎症状态引发明显的体重下降(P<0.05);覆盆子能明显改善DSS诱导的结肠炎性改变;覆盆子对DSS诱导的循环和局部炎症因子IL-6有明显下调作用(P<0.01)。覆盆子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表型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设正常、模型、柳氮磺胺吡啶(SASP,520 mg·kg-1)和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BER)低、中、高(15 mg·kg-1、45 mg·kg-1、150 mg·kg-1)剂量组。六组小鼠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 DSS)水溶液或蒸馏水,同时分别灌胃给予干预药物或溶剂(0·2 mL / 10 gWt,1次/ d×7 d)。以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价小鼠临床症状。生化方法测定结肠组织MDA含量,SOD、MPO活性;HE染色切片,评估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ICAM-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DAI显著增高,结肠黏膜损伤严重;MDA含量、MPO活性及ICAM-1和NF-κB p65表达明显升高,SOD活性下降。SASP 520 mg·kg-1能明显逆转上述情况改变;BER使DAI减小,结肠黏膜损伤减轻, MDA含量、MPO活性降低,阻遏ICAM-1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SOD活性,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BER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作用,抑制ICAM-1表达及NF-κB激活,缓解DSS所致的小鼠结肠炎症。 相似文献
11.
Sung Hun Bae Hyo Sung Kim Hyeon Gyeom Choi Sun-Young Chang So Hee Kim 《Biomolecules & therapeutics.》2022,30(6):510
Tofacitinib, a Janus kinase 1 and 3 inhibitor, is mainly metabolized by CYP3A1/2 and CYP2C11 in the liver. The drug has been approved for the chronic treatment of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ofacitinib in rats with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After 1-min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tofacitinib (10 mg/kg), the area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from time zero to time infinity (AUC) of tofacitinib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92.3%. The time-averaged total body clearanc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47.7% in DSS ra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rats. After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ofacitinib (20 mg/kg), the AUC increased by 85.5% in DSS rats. These results could be due to decreased intrinsic clearance of the drug caused by the reduction of CYP3A1/2 and CYP2C11 in the liver and intestine of DSS rats. In conclusion, ulcerative colitis inhibited CYP3A1/2 and CYP2C11 in the liver and intestines of DSS rats and slowed the metabolism of tofacitinib, resulting in increased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tofacitinib in DSS ra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孢素(CsA)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特征。方法:将12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UC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6只,UC模型组大鼠给予5%DSS连续自由饮用7 d诱导建立UC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第8天分别给予两组大鼠灌胃CsA 15 mg/kg,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测定CsA的血药浓度,比较两组大鼠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模型组CsA的体内暴露强度增加,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35.69%,半衰期延长34.94%,体内滞留时间(MRT)延长23.17%,体内清除率下降28.00%(P均<0.05)。结论:Cs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会受到UC状态的影响而导致CsA吸收增加,代谢减慢,CsA体内的暴露强度增加,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论可为CsA的安全用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研究体外培育牛黄(CBS)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2% 的DSS溶液连续给药3周期,在雄性C57BL/6小鼠中诱导慢性UC动物模型。造模的最后7 d连续给予50 mg · kg-1和150 mg · kg-1的CBS灌胃给药处理,每日1次;通过小鼠一般情况、疾病活动(DAI)指数、结肠状态、HE染色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等来评价CBS对DSS诱导慢性UC的疗效。结果: CBS减弱了DSS诱导的小鼠体质量降低、腹泻、便血等症状,并减少了其DAI指数,同时减轻了结肠的组织病理损伤。结论:CBS对于DSS诱导的慢性UC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IL-21/STAT3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小鼠肠道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SS模型组各10只。小鼠UC模型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odiumsulphate,DSS)诱导,观察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病变结肠常规病理切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21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结肠STAT3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DAI评分、血清IL-6和IL-21含量、结肠病理评分、黏膜STAT3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炎症介质及肠道STAT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推测IL-21/STAT3通路可能参与UC小鼠肠道炎症损伤,阻断病变肠道IL-21/STAT3通路,减少STAT3蛋白表达或许是治疗UC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硫酸西索米星氯化钠注射液(SSJ)中西索米星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旋光度-标准曲线法(旋光法)测定SSJ中西索米星的含量。以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旋光度,测定管长度为2dm,测定温度为20℃,并与标准方法——微生物检定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西索米星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4~2.0m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RSD=0.80%(n=6);旋光法与微生物检定法含量测定结果一致,RSD分别为0~0.07%、0.57%~1.2%。结论:旋光法测定SSJ中西索米星含量的方法简便、准确,且重现性优于微生物检定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反相HPLC法测定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主药及游离甲泼尼龙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10 mmol·L-1醋酸铵缓冲液(以冰醋酸调pH至5.3)(55∶ 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5 nm,柱温:35℃,进样体积:20μl.结果:琥珀酸甲泼尼龙在0.01176 ~0.7056 mg·ml-1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0.3%(n=9);游离甲泼尼龙在0.00262~0.0262 mg·ml-1 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0.8%(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