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6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并与一般治疗60耳进行对照观察。结果: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总有效率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105例(13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8耳)与对照组(53例,69耳),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纯音听阈及声导抗检测。二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2周,曲安奈德喷鼻4周。观察组患者同期给予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鼓室内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对照组患者给予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71%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纯音听阈改善率为86.76%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57.97%( P<0.05);声导抗检测改善率为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63.7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对鼓室导抗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3例(59耳),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30耳),对照组26例(29耳)。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鼓室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鼓室注射治疗。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平均鼓室压、鼓室导抗图;比较两组治愈患者的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平均鼓室压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治疗组不同病程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鼓室压好转明显,鼓室导抗图较对照组也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鼓室压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同病程疗效不同,病程越短者,疗效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改善患者声导抗图型,缩短治愈时间,提高疗效,且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α-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57耳)0ME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54例中,3例失访,余51例(54耳)随访3~12个月。10例(10耳)无效,41例(44耳)有效,总有效率为81.5%(44/54)。41例(44耳)1个月内耳闷胀堵塞感减轻14耳(31.8%),消失30耳(68.2%),声导抗鼓室压图恢复成A型32耳(59.3%),AS型12耳(22.2%),0.5、1.0、2.0kHz气导平均听阂为(20.1±4.6)dB HL,鼓室压平均为(-28±16)daPa。结论α-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液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70耳)用自制的“佛手治鼻散”结合听宫注射康宁克通A,同时口服罗红霉素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地塞米松加α-糜蛋白酶注入患耳鼓室治疗,口服罗红霉素。结果 中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气骨导差缩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鼓室图分布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  相似文献   

6.
杨琪 《当代医学》2013,(21):106-107
目的探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78耳)分泌性中耳炎经鼓膜穿刺及鼓室内药物注射治疗后随访,对治疗耳的咽鼓管功能、听力及其他症状的改变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6个月,治愈47耳,治愈率60.26%,好转24耳,总有效率91.03%,41耳(52.56%)咽鼓管功能好转。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鼓室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效果。方法对46(67耳)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SOM均用鼓室置管术,术后随访0.5-2年。结果治愈率79.1%,好转13.4%。结论鼓室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肯定,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对32例(38耳)鼻咽癌患者行放射治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给予回顾分析。结果:38耳分泌性中耳炎中,治愈26耳,治愈率达68.42%(26/38);未愈12耳,未愈率为31.57%(12/38)。未愈的12耳中有7耳并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经抗感染对症治疗4耳鼓膜内陷愈合,听力呈轻度传导性聋,3耳鼓膜干性穿孔鼓室黏膜增厚,听力呈混合性聋;3例5耳经穿刺及鼓室置管听力呈重度感音性聋。结论:对放射损伤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早期应以药物及鼓膜穿刺抽液治疗为主,后期以鼓室置管术为优,可预防听力丧失。  相似文献   

9.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76例(8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二组,用药组40例,用沐舒坦针剂鼓室内注射并口服沐舒坦;对照组36例,用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针剂混合液行鼓室内注射,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纯音测听和鼓室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3周随访,用药组中24例25耳显效,12例15耳有效,4例5耳无效,总有效率达88.9%。对照组中14例14耳显效,9例9耳有效,13例13耳无效,总有效率63.9%。结论:沐舒坦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的纯音听阈和鼓室导抗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秋梅  何宁 《医学文选》2000,19(6):841-843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纯音听阈和鼓室导抗图的临床特征和机理。方法 分析37例(61耳)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61耳)纯音听阈测试中22耳(36%)为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32耳(52%)为中度传导性听力下降,多为平坦型或轻度上升型曲线。鼓室导抗图测试中B型14耳(23%),C型47耳(77%)。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纯音听阈和鼓室导抗图测试是诊断分泌中耳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通过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与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11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咽鼓管置管组与鼓室注药组,两组均抽出鼓室积液并注入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咽鼓管置管组在疗效上优于鼓室注药组(P〈0.05)。结论咽鼓管置管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廖海石  林柏洪 《实用全科医学》2010,8(8):998-998,1009
目的探讨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早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87耳)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初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45耳)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冲洗鼓室,B组25例(42耳)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冲洗鼓室。结果 A组45耳治愈24耳,好转15耳,B组42耳治愈18耳,好转10耳,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无效6耳中2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1耳鼓膜穿孔,B组无效14耳中1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早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好,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3.
鼓室加压超剂量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鼓室加压超剂量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83例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室加压超剂量注药法,用5mL注射器取2.5mL(62.5mg)醋酸泼尼松龙混悬剂,加糜蛋白酶5mg和病毒唑注射液0.1g,用细长针头,行鼓膜穿刺,将药液缓慢加压注入鼓室,每周1~2次,观察其疗效,并随访3个月~1年以上。结果83例中,经2次治疗均有程度不等的听力改善;治疗3~6次,治愈68例,有效11例,其中复发13例,重复本法治疗仍有效;无效4例,总有效率95.18%。结论鼓室加压超剂量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鼓室置管术对腭裂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36例(62耳)腭裂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经鼓室穿刺无效的患者进行鼓室置管术。结果:随访0.5~1年,治愈30耳;好转18耳;无效11耳;并发症3耳,腭裂修补组有效率88.9%;非腭裂修补组有效率47.5%,总有效率77.4%。结论:鼓室置管治疗腭裂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改善听力,腭裂修补术后置管的疗效明显优于非修补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鼓膜穿刺抽液鼓室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并耳道加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0年1月经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并耳道加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23例(135耳),比较治疗前后鼓室导抗图恢复情况和纯音测听听力提高情况。结果治愈109耳80.74%,有效14耳10.37%,无效12耳8.88%,总有效率91.11%。结论鼓膜穿刺抽液、鼓室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并耳道加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复发率小,且能迅速改善听力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声导抗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OM)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VIRTUAL310型声导抗测试仪对58例(107耳)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检测,并与25例(50耳)正常儿童的声导抗测试结果对照。小儿SOM中B型鼓室压力图88耳(82.2%),C型17耳(15.9%),As型2耳(1.9%),声反射阳性率9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声导抗测试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敏感而客观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鼓室内注射干扰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105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52耳)与对照组(50例,53耳),治疗前后均行纯音听阈及声导抗检测。二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2周,1%麻黄碱滴鼻1周后改为曲安奈德喷鼻7周。观察组患者同期给予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8周;患耳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干扰素100U,间隔1周注射一次,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耳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间隔1周注射一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客观听力检查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纯音听阎改善率为86.5%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56.6%(P〈0.05);及观察组声导抗检测改善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62.26%(P〈0.05)。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鼓室内注射干扰素及地塞米松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鼓室注射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病程<3个月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0例(146耳)随机分为复合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7耳给予单纯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及口服药物,而复合液组79耳则给予鼓室注射布地奈德与干扰素复合液及口服药物。治疗1疗程后复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复合液组79耳中41耳治愈,36耳好转,2耳无效,总有效率97.47%;而对照组67耳中31耳治愈,29耳好转,7耳无效,总有效率89.55%。两组比较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干扰素能更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9.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长春铁路医院耳鼻喉科刘力1临床资料分泌性中耳炎40例(46耳)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13~71岁,病程1个月~2年。单耳患病34例,双耳6例。检查:鼓膜轻度广泛性充血15耳,鼓膜混浊、内陷31耳。鼓室压图B型1...  相似文献   

20.
鼓室内注射强的松龙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室内注射强的松龙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浙江大学医院(310027)许杭,张丽娟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我们自1992年3月~1994年且月间对30例(3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内注射强的松龙治疗,并与30例(34耳)口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