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70%,是SAH患者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SAH后积极防治CVS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8-06-2011-06我院神经内科收治SAH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于48 h内接受治疗,对照组用脱水、止血等常规治疗,尼莫地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持续静脉泵给药(1 mg/h)14 d,之后改为口服20 mg,3次/d,14 d,同时进行血压监测以调整用药剂量。结果 1个月后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确切,且会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脑中动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迅速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脱水、止血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结果 尼莫地平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应用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最佳剂量。方法对30例原发性SAH患者分别给予尼莫地平大剂量(1~2mg/h, 12例)、中剂量(0. 5~0. 8mg/h, 12例)、小剂量(0. 2~0 .4mg/h, 6例)治疗。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SAH患者脑动脉的收缩峰速度,观察各组CVS发生的情况。结果 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用药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5),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用药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0. 01);大、中剂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 05),小剂量组治疗前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大、中剂量尼莫地平对SAH后CVS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而小剂量尼莫地平则不能有效防治CVS。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丹奥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疗效并与尼莫地平进行比较。方法 将 64例SAH病人随机分成丹奥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各 3 2例 ,两组均在发病 48h内接受脱水、止血、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 ,丹奥组应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80mg加入生理盐水 2 5 0ml中静滴 1次 /d ,连用 14d ;尼莫地平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每日 2 0mg加入生量盐水 5 0 0ml中持续2 4h静滴 ,连用 14d。结果 丹奥组CVS发生率和SAH死亡率与尼莫地平组经Ridit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 丹奥防治SAH后CVS与尼莫地平具有相同疗效 ,使用方便、安全 ,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SAH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对33例SAH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并观察其经颅多普勒(TCD)改变,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发病3d内住我科的71例原发性SAH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和腰穿检查证实。分为:(1)尼莫地平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25~70岁,平均48岁。(2)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1~73岁,平均54岁。1.2方法1.2.1治疗方法两组均用止血、脱水、对症治疗。尼莫地平组住院后即加用尼莫地平(德国拜耳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丹奥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并与尼莫地平进行比较。方法将64例SAH病人随机分成丹奥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在发病48h内接受脱水、止血、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丹奥组应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连用14d;尼莫地平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每日20mg加入生量盐水500ml中持续24h静滴,连用14d。结果 丹奥组CVS发生率和SAH死亡率与尼莫地平组经Ridit分析无显著差异。结论丹奥防治SAH出CVS与尼莫地平具有相同疗效,使用方便、安全,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 将SAH患者44例,随机分为刺五加组(20例)和SAH对照组(24例),2组均于发病48小时内接受治疗,SAH对照组用脱不、止血等常规疗法,刺五加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7日。结果 一个月内,刺五加组的CVS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SAH对照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第14天时,刺五加组患者的病情级别明显低于SAH对照组(P〈0.05)。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防治SAH后CVS疗效确切,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加阿托伐他汀钙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63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SAH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在SAH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组在SAH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束后评价2组CVS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VS发生率8.82%(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1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加阿托伐他汀钙用于预防SAH患者发生CVS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痉挛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是致死、致残的原因,其机制尚不明确,钙离子超载是目前公认的血管痉挛发生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钙离子拮抗剂应用的基础.尼莫地平是临床公认的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安全有效的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本综述旨在了解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机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应用效果,以期进一步明确其机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作为观察组,与以往未予以尼莫地平治疗的9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者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同时对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速值等内容予以观察、对比且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率优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速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中应用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观察尼莫地平防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10—2010-10收治的6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结果 2组治疗后MCA血流速度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的CVS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再出血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痉挛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与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效果,为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2-12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以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8.82%(20/34),高于对照组47.06%(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效率20.59%(7/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CA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为(86.5±17.1)cm/s,低于对照组的(98.4±16.9)cm/s(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GCS预后评分为12.31±4.15,高于对照组10.72±3.76(P<0.05)。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和再出血分别为8.82%(3/34)和2.94%(1/34),低于对照组14.70%(5/34)和8.82%(3/34)(P<0.05);治疗组低血压为5.88%(2/34),低于对照组14.70%(5/34)(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 ,DCVS)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引起迟发型缺血性不可逆性脑损伤,可导致继发性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1]。我院2012‐01—2013‐12收治的79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管痉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动脉痉挛和梗塞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治疗脑血管痉挛才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所在。钙拮抗剂可防止血管平滑肌持续收缩导致的血管痉挛。10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尼莫地平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钙拮抗剂,对治疗脑血管痉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 rhage,sSA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急症,约80%~95%的sSAH患者是颅内动脉瘤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 rysmal SAH,aSAH)。aSAH患者常易并发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严重影响预后。CV是一种持续性的对血管舒张药物无反应的血管收缩状态。依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有无可将其分为无症状性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可行性,以减少CVS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方法 3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例常规静脉及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同时栓塞治疗术后保留动脉鞘,利用单弯导管分别经双侧颈内动脉灌注尼莫地平,总量20mg,持续20h。对照组16例常规静脉及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利用TCD探测2组患者栓塞术前及术后1d、3d、7d、14d5个时间点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以了解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 2组病人在术后1d、3d、7d探测的Vm-MCA具有显著差异,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治疗组CV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Hunt-Hess分级Ⅲ级、Ⅳ级,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症患者,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对降低aSAH后CVS的发生率有效。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