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急性肾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32例。对照组予急性肾衰竭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结果两组在血肌酐及尿素氮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愈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重症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9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予常规对症补液、连续血液净化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2例患者因合并严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10.5%;17例患者存活,肌无力及肌痛症状消失,尿色正常,血浆肌酸激酶、血肌红蛋白、血清钾、钠等检查恢复正常水平;尿素氮、肌酐趋于正常。治疗总有效率为89.5%,平均住ICU时间为(7.9±2.3)d。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重症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文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40-340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护理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0 年3 月至2011 年10 月我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 例,均实施综合营养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血糖、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较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综合营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糖、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等指标的改善上有较好疗效,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血液净化对危重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衡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科收治的40例危重肾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间歇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治疗组20例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间歇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20例,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均显著降低;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20例,其尿素氮以及血肌酐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连续血液净化对危重肾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佳、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探讨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尿素氮、肌酐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及观察组3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病情发展程度及症状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静脉滴注肾康注射液。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两组血尿素氮、肌酐及尿蛋白水平,并统计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血尿素氮、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上述指标均有较为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4周后比较,观察组血尿素氮、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临床好转、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0、9、1例,优于对照组的10、12、6例(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及尿蛋白水平,延缓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给6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每周3次,4h/次,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变化。结果患者皮肤瘙痒、食欲、头晕情况、骨疼、贫血貌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能较好地降低患者体内血肌酐、尿素氮,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2)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17%(1/24),明艟低于对照组21.74%(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CBP治疗1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尿素氮、血肌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比血液净化与血液透析在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状。方法透析组进行IHD治疗,净化组采用CBP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及存活率。结果两组经过CBP与IHD的治疗后,尿素氮与血肌酐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CVVHDF组与透析组对于溶质的清除情况优于CVVH组。CBP患者中无低血压现象出现,透析组出现低血压7例,发生率为26.92%。结论 CBP应用于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疗效较好,在血液动力学稳定及液体平衡方面优于IHD,同时也减少了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持续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促进患者的肾功能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急性肾衰竭(ARF)的效果。方法将137例需血液净化的ARF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HP+HD组存活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HD组;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HD组的疗效优于HD组,能有效改善ARF患者的生活质量,必将成为以后个体化治疗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探讨血液净化治疗10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10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并分析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疗效及其预后。结果10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后血尿素氮水平及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中治愈71例,好转32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4%。结论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有针对性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成功率,及时缓解症状。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病情改善快,患者依从性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改善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COP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重症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生化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情转归。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pH值、血氧分压、碳酸氢根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血二氧化碳分压、尿素氮、血肌酐、B型脑利钠肽以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897、3.015、2.681、3.241、3.266、3.334、2.815、2.784、3.248,均P<0.05);100例患者中,81例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后出院,7例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2例死亡。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清除重症COPD患者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有害物质,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益肾结透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肾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肾结透汤进行结肠透析。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瘦素、血肌酐、尿素氮、临床有效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评价指标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结透汤可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瘦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治疗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20例,患者均采用对症基础治疗与血液净化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19例患者存活,患者肢体压痛、疼痛及肿胀等症状消失,血清酶学水平恢复正常;其中18例患者血肌酐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余1例患者肌酐为200~400μmol/L;患者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降低,平均住院时间为(26.4±2.3)d.其余1例因多器官衰竭最终死亡.结论 在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损伤治疗中,应用基础治疗与血液净化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大幅提高治愈率,促使病死率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狼疮性肾炎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重症狼疮性肾炎57例临床资料,依据血液净化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血液透析组27例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30例。结果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组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钾、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脂蛋白a、肌酐、尿素氮改善均优于单纯血液透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其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结果均明显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彭巧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109-110
目的:探讨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床旁血液滤过(血滤)的疗效和护理程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科10例患者在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紧急实施床旁血滤、脱水治疗,观察进行严密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均能耐受3h血液透析治疗,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症状缓解,血压、心率下降,呼吸平稳,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及血钾值下降,恢复至正常范围,治疗有效率为80%,2例患者死亡,1例死于透析后肺内感染,1例在透析中血压持续下降,死于休克。结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床边血滤对患者干扰小,加之有效的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7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B组37例。A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实施透析治疗,对比分析透析前以及透析后5个月相关指标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ALB)、三酰甘油(TG)、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磷(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116-118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时高通量血液滤过的治疗效果,并总结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临床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方法收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规护理及相关并发症护理。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并加强护理观察,将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观察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淀粉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白细胞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症状均显著缓解,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