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入Rb,p53,p16和H—ras反义RAN对人胃癌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Rb,p16,p53,H-ras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和病毒感染的方法将其分别转入-存在Rb基因部分缺失,p16低表达,p53缺失和H-ras点突变的胃癌细胞系。观察这些基因对该细胞生长及致瘤性的影响,探讨肿瘤相关基因在人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Li H  Lu S  Fong L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12-414
目的分析Rb基因表达异常原因,研究R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甲基苄基亚硝胺(NMBzA)对Rb基因启动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和PCR扩增方法。结果33.3%的食管癌组织Rb基因启动子存在MspⅠ型高甲基化,40.0%的食管癌组织Rb基因启动子存在HpaⅡ型高甲基化。1例标本存在MspⅠ和HpaⅡ两种类型的高甲基化。恒河猴1次灌喂30mg/kgNMBzA后1,2,3天,其食管上皮Rb基因启动子HpaⅡ、MspⅠ类型甲基化逐渐增强;第5天其Rb基因启动子HpaⅡ、MspⅠ类型甲基化程度明显下降。结论食管癌组织中Rb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启动子高甲基化有关,NMBzA通过启动子甲基化对Rb基因调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b和p53基因与国人骨肉瘤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b和P53基因mRNA在30例国人骨肉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RbmRNA阳性16例,阴性14;P53mRNA阳性15例(50%),阴性15例(50%)。此外,骨肉瘤中Rb和p53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Rb和p53基因异常与骨肉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约 70 %的肿瘤患者需要放射治疗 ,但是 ,放射治疗对多数肿瘤的可治愈性仍然较低。为了提高肿瘤的放射可治愈性 ,人们就如何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进行了大量探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 ,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与其内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密切相关。目前 ,已发现许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或过度表达可影响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放射敏感性和预后 ,如 p5 3基因的状态、Rb基因的表达状态、核转录因子NF κB以及外源性基因E1A等。但是 ,有些基因与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和预后的确切关系还不清楚。因此 ,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应用自杀基因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但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可以对抗自杀基因转换前药对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为克服突变p53对自杀基因杀伤作用的影响 ,我们用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编码的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和人野生型p53基因共转染SW83 7直肠癌细胞 ,该细胞p53基因第 2 4 8密码子发生了突变 ,观察HSV tk/GCV系统和p53基因联合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将HSV tk、人野生型p53cDNA插入pAdCMV Link1穿梭质粒多克隆位点 ,构建pAdCMV Link1 (tk/p53 ) ,pAdCMV Lin…  相似文献   

6.
黄小让  赖日权  王卓才  田野  罗祝泉 《癌症》2000,19(10):899-901
目的:研究胃癌中p16、p53、Rb蛋白及PCNA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3例胃癌组织中p16、p53、Rb和PCNA进行检测。结果:63例胃癌组织中p16、p53、Rb和PCNA进行检测。结果:63例胃癌组织中p16、p53、Rb蛋白和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5%、60.3%、65.6%和71.4%。p16蛋白阳性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序降低、恶性程度增加和浸润深度的  相似文献   

7.
多种肿瘤抑制基因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存在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深入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B)内多种肿瘤抑制基因的存在状态。方法 综合利用SSCP分析、DNA序列测定以及多重PCR等技术,检测分析RB肿瘤内Rb、p53,p16,p15及p12等肿瘤抑制基因是存在缺失与点突变。结果 约74%的RB肿瘤有Rb基因点突变,16%显示,p16基因缺失,但p53及p21基因除多态性外未检测到真正的点突变。结论 RB的发病和病变的进展主要是由于以Rb基因为核心的代谢  相似文献   

8.
pRb蛋白家族 (retinoblastomaproteinfamily)又称口袋蛋白家族 (pocketproteinfamily) ,由三个成员组成 :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 (Rb)的产物Rb/p10 5、p10 7和Rb2 /p13 0。人类Rb2 /p13 0基因由 3 85 3个核苷酸构成 ,包含一个编码 113 9个氨基酸的可读片断 ,分子量 13 0× 10 3u ,有 2 2个外显子 ,位于 16q12 .2 [1 ] 。国外资料显示Rb2 /p13 0是一个典型的抑癌基因 ,在人体内的各种正常组织中具有广泛的表达 ,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对Rb2 /p13 0…  相似文献   

9.
外源性p16基因表达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Sun M  Lu Y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6):410-413
目的探讨mtsl/p16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在临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构建mtsl/p16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导入表达水平下调的PAMC82细胞,用PCR、Northern杂交、mRNA原位杂交和Western杂交对获得G418抗性的细胞进行外源性mtsl/p16基因整合及表达的鉴定。对导入外源性p16基因的细胞进行裸鼠致瘤能力及病理学特性分析。结果转染p16基因的PAMC82细胞(命名为PAMCp16)有外源性mtsl/p16基因的整合及表达,在裸鼠中的致瘤性显著降低。肿瘤组织病理分析结果显示,PAMCp16细胞形成的肿瘤,其分化程度优于PAMC82细胞。结论导入外源性mtsl/p16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促进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吴孔明  王明荣  王瑞林  韩亚玲  蔡岩  徐昕  晏梅  孙燕  吴旻 《癌症》1999,18(4):361-363
目的:研究p53,p16,Rb,DCC,APC等多种已知抑癌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缺失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银染技术,检测高发区36例配对的食管癌标本14个微卫星DNA多态位点的杂合丢失和不稳定性。结果:分别与p53,p16及Rb连锁的D17S261,D92S162,D92S171,IFNA和D13S170均有高频率的杂合丢失;两个以上的位点异常者占86%,pTNMⅢ期患者微卫星DNA  相似文献   

11.
p73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研究中发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多以家族形式存在 ,例如myc家族的c myc ,N myc和L myc ,Rb家族的p10 7及p130。p5 3作为广泛存在的、与人类恶性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 ,是否具有家族中的其它成员呢 ?1997年 ,Kaghad等报道发现了一个新基因—p73[1] 。p73基因的表达产物p73蛋白与p5 3蛋白功能上相似 ,序列上具有同源性。因此 ,p73作为p5 3基因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作为候选的抑癌基因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一、p73的定位、结构和表达  1997年 ,法国科学家Kaghad在胰岛素信号中介体 (IRS 1)…  相似文献   

12.
抑癌基因p16与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细胞增殖周期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细胞周期调节失控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 ,细胞增殖周期受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CDKs)调节 ,CDKs与细胞周期素 (cyclins)结合后被活化 ,促进细胞增殖 ,CDKs受到其抑制因子 (CDKIs)的作用而失活 ,阻止细胞的分裂。细胞周期素D和CDKIs表达异常均可导致肿瘤发生。在已知的CD KIs中 ,p16做为一种新型的抑癌基因 ,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它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裂 ,形成对“CDK4 cyclinD Rb E2F”环路的负反馈调控。一旦p16基因发生变异 ,上述环路将无限止进行下去 ,最终导致肿瘤发生。本文就细胞周期及其分子调节机制以及抑癌基因 p16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做一综述。1 p16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1992年 ,Travis等人在研究寻找皮肤黑色素瘤的易感基因时 ,发现染色体 9p2 1区位存在一个等位基因丢失和另一个存留等位基因突变 ,常伴有相邻区域的杂合性丢失 ,推测此区域至少是一种多肿瘤抑制基因的所在地 ,此区的突变在很多种肿瘤中都存在。随后...  相似文献   

13.
胃癌及大肠癌Rb、p53基因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PCR方法对17例胃癌、22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p53及Rb基因进行了检测。胃癌及大肠癌p53扩增阴性率分别为64.71%、45.45%;胃癌及大肠癌Rb扩增阴性率分别为35.29%、40.91%。胃癌及大肠癌的癌旁组织,其p53及Rb扩增均有一定的阴性率。检测结果说明p53、Rb基因变化出现在胃癌、大肠癌早期。  相似文献   

14.
NMBzA对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中多种抑癌基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食管癌与环境中亚硝胺致癌物有密切关系。为了从分子水平阐明亚硝胺致癌物诱发食管癌癌变机制,作者应用PCR扩增分析发现甲基苄基亚硝胺(NMBzA)诱发的人胎儿食管癌组织有抑癌基因Rb、p53、APC和MCC损失。NMBzA处理24小时和3周的人胎儿童管上皮细胞中未发现这些基因的缺失;但PCR直接测序分析发现NMBzA体外处理3周的人胎儿食管上皮组织在p53、Rb和MCC基因突变。以上  相似文献   

15.
FHIT基因与肺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癌基因的激活在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但现有的激活方式并不能完全解释肺癌的发生。近年来 ,发现了另一类基因 ,由这类基因突变或缺失所引起的失活可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表明这类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具有抑制肿瘤形成或生长的作用 ,被称为肿瘤抑制基因 ,如p5 3、Rb、p16等。但是 ,近年的研究发现上述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发生的初始阶段常处于一种野生型功能状态 ,而仅在肿瘤的中晚期才发生功能和结构的异常。因此 ,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种新的在肿瘤的初期 ,甚至在癌前期就有功能和结构异常的基因。1996年由Ohta等发现的FHIT(fra…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 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已得到广泛研究 ,但伴随着 p5 3基因改变 ,大肠癌患者血清 p5 3抗体状况的研究 ,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及免疫组化法 (IHC ) ,分别检测大肠癌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 p5 3抗体及肿瘤组织中 p5 3蛋白表达状况 ,探讨 p5 3抗体作为 1种非侵袭性肿瘤标记物 ,替代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的特异性及其在大肠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肿瘤标本随机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98年 9月~ 1999年 5月间病理活检证实为…  相似文献   

17.
X—刀治疗后脑胶质瘤中PCNA和p53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经X-刀治疗后脑胶质瘤中PCNA和p53基因表达的变化,作者采用组织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6例经X-刀治疗后脑胶质瘤和30例对照组的标本,分别计算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率(PCNA-LI)和p53基因表达标记率(p53-LI)。结果表明,治疗组的PCNA-L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p53-L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内PCNA与p53基因的表达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作者认为,PCNA和p53基因的表达可作为脑胶质瘤对放射敏感性和恶性程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慢粒急变与基因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急性变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慢粒急变与多种基因的异常相关,如肿瘤抑制基因p53、p16和Rb,原癌基因ras、myc及转化基因Evi-1和降钙素基因等。  相似文献   

19.
microRNA是一类长度为2l~25nt非编码蛋白RNA,以干扰mRNA翻译的方式负向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micro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样作用,并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肿瘤有其特异的microRNA表达谱。多种microRNA与肿瘤发生、分化程度及预后等密切相关。随着microRNA家簇与肿瘤的联系逐渐被揭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也受microRNA的影响。现对microRNA在影响抗肿瘤药物敏感性方面的一些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肺癌穿刺标本p16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16基因作为调控细胞周期的抑癌基因[1] ,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与Rb基因有可能共同构成肺癌基因分型诊断的基础[2 ] 。肺癌早期病理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的难题 ,采用肺癌早期诊断立体定位仪[3] ,能为 1cm左右肺小病灶快速准确三维立体定位穿刺进行细胞病理诊断。我们采用RT PCR方法 ,研究肺癌微小量穿刺标本中p16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 ,并与我们前期研究的肺癌标本p16基因表达异常情况进行对比 ,探索RT PCR在肺微小量穿刺标本p16基因mRNA表达检测中的作用 ,以及肺癌穿刺标本p16基因mRNA表达在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