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甲状腺素(Thyroid Hormone T3)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硅胶管套接大鼠坐骨神经,将T3、生理盐水分别加入硅胶管中。术后4周和12周,运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光镜、电镜等方法分别从功能和形态方面测定各项指标。结果:T3组再生神经在功能和形态方面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局部应用甲状腺素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凝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0.8 cm缺损,用甲壳素导管桥接神经缺损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A组管内注入甲状腺素凝胶,B组管内注入赋形剂明胶,C组管内注入等渗盐水.术后第4、8周分别检测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并收集标本,行特殊染色、S -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4、8周 A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B、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S -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阳性神经纤维数及特殊染色显示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均多于B、C组(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应用甲状腺素凝胶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周围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周围神经以修复坐骨神经缺损.方法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SC)与牛去细胞基质(BAM)、胎牛血清和培养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注入聚乳酸聚羟基己酸共聚物(PLGA)导管中,构建成组织工程周围神经.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使用组织工程周围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对照组:用不含雪旺细胞的导管修复;自体神经组:自体神经移植.16周后通过免疫组化、电生理、透射电镜、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等方法检测神经再生及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LGA导管至16周已基本吸收,再生神经已通过缺损区长至远端,组织工程周围神经的修复效果接近自体神经组,优于空白组.结论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周围神经可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4.
NGF促再生周围神经中血管生成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再生周围神经中NGF促血管生成及其有关机制。方法:用单通道的硅胶管硅胶45只Wistar大鼠1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硅胶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几丁糖组(医用几丁糖简称几丁糖,此组15只,其中5只用作透射电镜观察),NGF+几丁糖组,NGF+几丁糖+抗VEGF组,每组10只,在术后14天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再生坐骨神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vWf、VEGF、trkA的表达,并作半定量分析。同时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生理盐水组、几丁糖组再生坐骨神经中的血管内皮细胞能表达TrkA、CD34、vWf、VEGF,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NGF+几丁糖组上述四抗原的表达比生理盐水组、几丁糖组有明显增加(P<0.01或P<0.05),NGF+几丁糖+抗VEGF组再生坐骨神经血管中的CD34和VEGF的表达完全被抑制,vWf、TrkA的表达与NGF+几丁糖组相比也显著减少(P<0.01)。激光共聚焦扫描发现,再生坐骨神经的血管中VEGF与CD34其表达明显而强烈,凡CD34表达阳性的,VEGF也表达阳性,VEGF的阳性表达比CD34要多。VEGF与vWf也呈明显其表达。结论:NGF能促进再生周围神经的血管生成;NGF促再生周围神经血管生成过程中,VEGF起着重要的作用,trkA、CD34也与之相关;NGF经trkA-VEGF-CD34通路来促进周围神经中毛细血管的生成;NGF促较大管径血管生成时,除经trkA-VEGF通路外,还可能存在其它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D α 氨基磷酸基戊酸 (D AP5)对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方法 切断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约 6mm ,形成缺损 ,用硅胶管套接神经断端 ,建立坐骨神经损伤再生室模型。再生室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 10 μl。给各组大鼠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浓度为 2 μmol/L(小剂量组 )、2 0μmol/L(中剂量组 )、2 0 0 μmol/L(大剂量组 )的D PA5 10 μl,对照组为无菌生理盐水 10 μl。 12周后取再生神经行电生理、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检测。结果 大剂量组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快 ,再生神经纤维直径较大 ,神经纤维数明显增多 ;与中、小剂量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均P <0 0 1)。结论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D AP5可以促进损伤神经再生 ,但其作用与浓度和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嗅鞘细胞有利于神经元存活并促进轴突再生。 目的:验证局部注射嗅鞘细胞治疗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行性。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嗅鞘细胞。40只SD大鼠切除坐骨神经1.0 cm,植入异体神经1.0 cm。随机分为2组,嗅鞘细胞组局部注射嗅鞘细胞,生理盐水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术后3个月检测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光镜、电镜观察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电镜观察嗅鞘细胞组大鼠在损伤区有较多神经纤维通过,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P < 0.01)。嗅鞘细胞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 < 0.01)。提示局部注射嗅鞘细胞能更好地恢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探讨联合应用甲壳素导管与IGF-1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功能的影响,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科学依据。1实验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制备双侧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神经缺损10mm),以可吸收甲壳素神经导管桥接神经两断端形成神经再生室。A组为空白对照组:神经再生室内注入等渗生理盐水20μL;B组为对照组:神经再生室内注入明胶溶液20μL;C组为实验组:神经再生室内注入IGF-1凝胶20μL。术后4周、8周收集标本并观察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特殊染色,S-100免疫组化检测,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氢气对链脲霉素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和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霉素(6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6周后腹腔注射富氢生理盐水(5 ml/kg),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和疼痛行为学变化,并检测坐骨神经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 6)]及核因子κB(NFκB)p65亚基表达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制备成功第8周时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血糖水平升高(均P=0.000);与模型组相比,氢气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善(均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制备成功第8周时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降低(均P=0.000);而与模型组相比,氢气治疗后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提高(均P=0.000)。(3)经氢气治疗后,大鼠坐骨神经TNFα和IL 6表达水平降低(均P=0.000),NFκB p65亚基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00)。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炎症反应有关,而氢气可以通过抑制NFκB及其下游炎性因子的表达而发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捻挫为动物模型,用HGF局部给药,设立对照组。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进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病理形态计量学图像分析、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及电镜下超微结构研究。结果HGF组SCV、SFI、有髓纤维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下HGF组髓鞘的厚度、轴突直径高于对照组。结论HGF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有髓纤维再生,并促进感觉、运动神经纤维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研究表明肌卫星细胞不仅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适应能力,而且在异体内免疫原性低,免疫排斥反应低,移植后存活时间长。因此设想肌卫星细胞异体移植在促进缺损神经再生等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周围神经缺损后再生修复的影响。 方法:将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移植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均切断右后肢坐骨神经,并通过生物可降解膜包裹缺损神经断端形成神经再生室。用微量注射器抽取已配制成的肌干细胞悬液0.2 mL注入移植组的神经再生室内。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4,8和12周进行大鼠行步态测定,并用锇酸染色法制片观察缺损神经再生情况。观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和直径及髓鞘厚度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大鼠经肌卫星细胞移植后腓肠肌湿质量残存率、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等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8和12周,移植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结果提示在神经再生室中加入肌卫星细胞能促进缺损神经纤维的再生及其结构的成熟。 关键词:肌卫星细胞;生物可降解膜;异体;细胞移植;周围神经缺损;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坐骨神经再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白鼠双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0.8 cm缺损,用甲壳素导管桥接神经缺损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A组(实验组):管内注入聚乳酸-聚乙醇酸—chABC缓释微球(chABC-PLGA);B组(赋形剂组):管内注入聚乳酸-聚乙醇酸微球;C组(空白对照组):管内注入等渗盐水。术后4周、8周取材作神经电生理、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4周、8周组织学观察见有再生神经通过再生室,其间有新生血管;神经电生理检查A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167)组间多重比较行Bonferroni法检验,取校正α=0.0167)。S-100免疫组织化学及Loyez氏神经染色法显示:A组神经纤维数多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再生神经纤维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167)。结论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具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B_(12)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为动物模型,设立四个对照组,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病理形态计量学及电镜下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维生素B_1、B_(12)能促进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能促进感觉、运动神经纤维的恢复、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结论:维生素B_1、B_(12)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背景:实验证明周围神经损伤时,轴突的变性与神经元凋亡都与Ca2+的超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目的:利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观察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联合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协同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4/2008-11在辽宁医学院手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同系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质量220~260 g;维拉帕米为辽宁卫星制药厂产品,国药准字H21022847;神经生长因子为sigma公司产品。 方法:同系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在右侧梨状肌下缘5 mm切断坐骨神经后立即原位缝合造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①维拉帕米+神经生长因子组:腹腔注射维拉帕米4 mg/(kg•d),术侧腓肠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0.6 μg/d。②维拉帕米组:腹腔注射维拉帕米4 mg/(kg•d),术侧腓肠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神经生长因子组:术侧腓肠肌注神经生长因子0.6 μg/d,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④空白对照组:分别腹腔,肌注等量生理盐水。以左侧坐骨神经为正常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2周对各组再生神经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组织学观察及有髓神经纤维计数。 结果:术后12周,维拉帕米+神经生长因子组足部溃疡的出现与愈合以及展抓反射出现的时间均早于其他各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恢复率分析表明:维拉帕米+神经生长因子组>维拉帕米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空白对照组。光镜和电镜下可见:维拉帕米+神经生长因子组再生的神经纤维最多,轴突较为粗大。有髓神经纤维多,髓鞘完整,优于其他3组。神经纤维直径恢复率分析表明:维拉帕米+神经生长因子组>神经生长因子组>维拉帕米组>空白对照组。 结论:维拉帕米与神经生长因子对促进周围神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均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带筋膜蒂的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能性。 方法 选用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及正常组,每组10只。实验组:切取一段坐骨神经造成10mm缺损,取缺损处周围组织筋膜瓣,一侧带蒂,以筋膜表面为管内壁缝合成管状,其内填充医用吸收性胶原海绵“体原素”,辅加神经营养因子,构成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用它桥接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神经组及硅胶管组:分别用自体神经移植及规格相匹配的医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正常组:为无手术的正常对照组。术后各组大鼠常规饲养4个月后,对坐骨神经进行电生理学测定、形态学观察及计量学分析。结果 显示各项指标接近自体神经移植,明显优于硅胶管桥接移植。结论 带筋膜蒂的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研究人发角蛋白非神经移植材料的解剖学特点和组织相容性,及其对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②方法 Wistar 大白鼠18 只随机分成3 组,将其坐骨神经切取10 mm ,分别用人发角蛋白非神经移植材料(实验组) 、大白鼠自体骨骼肌(对照Ⅰ组) 和未经特殊处理的人发(对照Ⅱ组) 连接神经两断端。术后不同时间进行 组织形态及解剖学观察。③结果 术后第8 周实验组坐骨神经两断端之间出现白色新生组织;第12 周白色新生组织出现于移植材料腔隙;第24 周移植材料腔隙被充满,人发被初步降解,光镜下可见人发周围有大量呈无序排列的再生神经纤维,透射电镜下可见人发周围雪旺细胞增殖并形成髓鞘。对照组未出现上述变化。④结论 人发角蛋白非神经移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好,并可诱导神经纤维再生,是用于修复神经缺损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周围神经修复与重建。方法我院神经解剖室选择健康SD大鼠62只,将所有大鼠建立为双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并创建可吸收甲壳素神经再生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只。实验组向甲壳素神经再生室注入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神经营养因子,对照组注入等渗生理盐水。观察2组大鼠的存活、足部溃疡以及肢体坏死情况;比较2组6周、12周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和肢体坏死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足部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有确切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部位的微环境状况是影响神经再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周围神经损伤后,良好的神经再生微环境有利于保护受损神经元、促进轴突的有效再生。 目的:应用肌膜瓣包裹、羊膜管预置聚乳酸-羟基乙酸微丝,充填大鼠自体周围神经组织浆模拟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探讨其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6/2007-10在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 材料:清洁级2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标准组3组,每组10只,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正常对照侧。取健康、足月、顺产的新鲜胎儿羊膜(产妇知情同意) 制备羊膜基质膜。用医用Vicryl缝线和羊膜基质膜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丝桥接物。 方法:大鼠切除坐骨神经6.0 mm,自然回缩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实验组采用带蒂肌膜瓣、人羊膜管预置Vicryl微丝并充填大鼠自体坐骨神经组织浆;对照组采用单纯人羊膜管充填大鼠自体坐骨神经组织浆;标准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8,1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胫前肌湿质量、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及神经电生理学检测。 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标准组肌萎缩有所恢复,对照组则恢复不明显。实验、标准组患侧胫前肌色泽红润,饱满富有弹性;对照组色泽相对较暗,弹性度较差。术后8,12周3组胫前肌恢复率组间比较,术后12周3组有髓神经纤维总数、截面积,神经移植体血管数和血管截面积组间比较,以及小腿三头肌复合肌动作电位幅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中标准组神经纤维再生质量最佳,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肌膜转位、羊膜管预置聚乳酸-羟基乙酸微丝,并填充大鼠自体周围神经组织浆导管能较好的模拟周围神经再生之微环境,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但与自体神经移植尚有差距。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对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氯丙嗪、奎硫平及利培酮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对82例女性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3种药物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分别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血浆水平,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3组在治疗2周T4及FT4水平有显著差异;氯丙嗪组治疗2周、4周T3、FT3水平显著下降;奎硫平组治疗2周、4周T3、FT3、FT4水平显著增加。结论:氯丙嗪可致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而奎硫平可能增加,利培酮不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导向因子受体Robo-2及白介素1(IL-1)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老年、成年和幼年大鼠各20只,建立左侧坐骨神经横断及硅胶管桥接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定性及定量观察Robo-2蛋白在损伤神经近端组织中的表达变化;ELISA方法检测损伤近端坐骨神经组织中IL-1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Robo-2受体在坐骨神经损伤后2和4周均有升高,其中老年鼠的表达明显高于成年和幼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同时,老年组在损伤后1 d IL-1表达明显升高,且一直持续至7 d,3 d和7 d时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近端坐骨神经组织中Robo-2受体以及IL-1的差异表达可能对再生神经的靶向生长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壳聚糖神经导引管作为神经再生室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其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选用Wistat大鼠60只,手术造成右后肢坐骨神经长约15mm的缺损,A组以含有NGF的壳聚糖神经导引管桥接神经缺损,B组则单纯采用壳聚糖导管,分别于术后4、12、24周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观察、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 A组在促进神经再生、加快血管化进程、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规律化、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优于B组。结论 壳聚糖神经导引管可以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再生微环境,NGF对神经再生有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