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次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舒血宁注射液20m[/次治疗,1次/d,14d为1疗程。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双侧推动脉、基底动脉的Vm值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症状、血液流变及TCD指标异常,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惠荣  李蕾 《新中医》2014,46(8):40-42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抗凝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每次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检测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第7、14天,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第14天,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试验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FIB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2组AT-Ⅲ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治疗后试验组FIB和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T-Ⅲ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了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照组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高压氧及其他药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李志广  谢国民  王海峰 《新中医》2019,51(3):127-129
目的:研究强力定眩片联合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仅采用敏使朗治疗,研究组采用强力定眩片联合敏使朗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眩晕障碍评分、眩晕程度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眩晕障碍评分、眩晕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眩晕障碍评分、眩晕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研究组2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降低,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较单纯使用敏使朗治疗疗效显著,有效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血供,改善眩晕。  相似文献   

5.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综合分析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8例急性脑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舒血宁注射液加常规药物,36例,对照组为丹参注射液加常规药物,32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在血液流变学改变上,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除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比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敏使朗与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采用敏使朗(6 mg/次,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等,日4次)治疗,疗程为15d,评估2组的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敏使朗与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1%,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泳梅  洪育萍 《河北中医》2005,27(7):537-538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1例,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对比2组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偏头痛治疗确切,且能够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蒙云 《中医药研究》2011,(7):829-83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天麻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组加丹红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加舒血宁注射液静脉输注,1次/日,均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和TCD变化。结果治疗组48 h内起效45例(90.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48 h内起效35例(70.0%),总有效率为86.0%,两组起效时间、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脂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和脑血流动力学,疗效优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n=58)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n=6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滞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间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在老年脑梗死治疗中有明显的疗效,安全可靠,为老年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脑梗死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35例口服阿司匹林片和消栓肠溶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仅全血黏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可提高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降脂通脉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降脂通脉饮口服,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片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及血脂指标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Z=-1.973,P<0.05);血脂指标疗效优于对照组(Z=-2.599,P<0.05);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降脂通脉饮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肝硬化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38例,以甘利欣、Vitc、肌苷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口服水飞蓟素,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后缓慢滴注,每天一次;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血流变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胆红素和转氨酶复常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级,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部分项目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肝功能、肝纤维化及部分血流变项目有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蝉蜕、僵蚕、乌梢蛇)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84%,对照组有效率为63.6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6.06%,对照组不良反应15.15%(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两方面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入选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蜂针和口服祖师麻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蜂针疗法可明显改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明显优于祖师麻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中重度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3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bg);血液流变学指标4项:全血粘度、血桨粘度、血细胞压积、血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PT、APTT水平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升(P<0.05),Fbg水平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3项均无明显改变(P>0.05);②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血沉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③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降低中重妊高征患者血液粘度,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羚珠脑舒丸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324例 VBI 眩晕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盐酸培他啶静滴,口服尼莫地平片和西比灵,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羚珠脑舒丸。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尤其治疗组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羚珠脑舒丸治疗风阳上扰型眩晕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16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和盐酸培他啶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检测椎一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的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32例(55.17%),有效率达96.55%,对照组痊愈17例(29.31%),有效率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TCD显示治疗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峰值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快(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BI性眩晕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脑清喷鼻微乳组(治疗组)与空白安慰剂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予脑清喷鼻微乳喷鼻,2喷/次,3次/d;对照组予不含药物成分的微乳,2喷/次,3次/d。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生活能力状态表、中风症状分级量化表及血液流变学检查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7天、14天的愈显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愈显率60.00%,其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P<0.05)。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清喷鼻微乳经鼻给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中医症状及血流变指标,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