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NA修复靶向性放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友陵  王谨 《华西医学》2007,22(1):213-214
肿瘤基因治疗是把外源性基因,即转化异基因(transgene),导入患者体内抑制或者诱导一种特殊的基因表达而获得治疗性效果.理论上讲,基因治疗能够引起肿瘤治疗靶向性方面的巨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基因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瑞兴 《临床荟萃》1997,12(14):F002-F002,625
基因治疗是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的技术,将一些具有治疗价值的外源基因以一定手段导入体内,通过修复或补充失去正常功能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或抑制体内某些基因的过度表达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已经证实,基因的结构或表达异常是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基因治疗有可能使这些疾病得到根治。近年来世界各地都相继开展了基因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本文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核苷酸序列构成的基因决定的。如果核苷酸序列发生了改变,就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人类某些疾病的产生就是因为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而引起的,校正被改变了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治疗就成了治疗这些疾病的首选方法。所谓基因治疗是将外源基因即正常的或野生型基因导入目的细胞,纠正和补偿致病基因产生的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张秀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317-1318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核苷酸序列构成的基因决定的。如果核苷酸序列发生了改变,就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人类某些疾病的产生就是因为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而引起的,校正被改变了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治疗就成了治疗这些疾病的首选方法。所谓基因治疗是将外源基因即正常的或野生型基因导入目的细胞,纠正和补偿致病基因产生的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是指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外源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替代发生功能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随着对基因转移技术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的深入探究,基因治疗正在各种疾病的治疗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但目前,基因治疗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缺乏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分化的体细胞中表达转录因子可以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这些细胞具有不断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这些细胞重编程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进展,为细胞重编程机制、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iPS细胞技术是当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最初,研究者利用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将4种转录因子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其重编程.近年来,iPS细胞的诱导方法不断改进,包括使用不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病毒载体、非病毒载体或者用基因敲除的方法切除导入的外源基因,从而产生了更为安全的iPS细胞系,许多小分子化合物也被证实能显著提高重编程效率.iPS细胞在再生医学、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药物筛选等领域正逐渐显现出它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过去几年iPS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诱导方法的改进、iPS细胞诱导效率的提高和安全性的提高,并探讨iPS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京京 《华西医学》2001,16(2):249-250
1990年nable等人在直视下 ,经猪髂动脉侧支将一双球囊导管导入猪冠状动脉并进行基因转移 ,这一创造性的研究给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一丝曙光。自此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冠心病的基因治疗日渐成熟。基因治疗是指在特定的部位把转染基因转移到血管壁细胞 ,并使基因所编码的重组蛋白在该处持续地表达 ,从而产生有意义的生物学效应 ,最终达到治疗效果。基因治疗的主要步骤是 :①目的基因的克隆 ;②基因转移系统的建立 ;③靶细胞的选择 ;④基因的导入。基因治疗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 ,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 ,如 :选…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DNA体外重组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逐步实现从分子(基因)水平上研究生命的发展规律。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疗法,其主要内容是通过遗传操作直接将基因工程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基因治疗原理、临床应用,存在问题及其前景综述如下。基因治疗是通过遗传工程手段将正常基因包括它表达所需的顺序导入有缺陷基因的患者细胞内(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从而纠正基因缺陷所致的  相似文献   

9.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生物医学发展较快的领域,其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都表现出巨大的前景。基因治疗脊髓损伤既不存在胎儿神经组织移植的组织来源问题,又比外周神经组织移植引起的排异性低,是目前脊髓损伤治疗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但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基因治疗基本原理是利用转基因技术(物理、化学或生物),将某种特定的目的基因(重组DNA)转移到体内,使其在体内表达的基因产物发挥生物学活性。现在目的基因的选择和构建,表达载体,转基因受体细胞、动物模型等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基因治疗的转基因方式有两种:一是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体内靶细胞令其表达;二是将基因在体外导入适当的细胞内,并筛选出高效表达的移植细胞作为转基因中介移植到体内靶组织。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将基因导入细胞又可用多种手段实现:如微注射、脂质体等物理或化学手段;利用缺陷病毒作为载体感染细胞的生物手段。在此实验探索阶段对当前国际上基因治疗脊髓损伤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具有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移植后重建造血的特性使其成为外源基因导入的良好靶细胞。骨髓细胞培养、干细胞的纯化及体外转化中应用造血因子可明显提高于细胞目的基因的转移效率,造血于细胞的基因转移已成为基因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因治疗脊髓损伤的前瞻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生物医学发展较快的领域,其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都表现出巨大的前景。基因治疗脊髓损伤既不存在胎儿神经组织移植的组织来源问题,又比外周神经组织移植引起的排异性低,是目前脊髓损伤治疗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但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还处于实验阶段。基因治疗基本原理是利用转基因技术(物理、化学或生物),将某种特定的目的基因(重组DNA)转移到体内,使其在体内表达的基因产物发挥生物学活性。现在目的基因的选择和构建,表达载体,转基因受体细胞、动物模型等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基因治疗的转基因方式有两种:一是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体内靶细胞令其表达;二是将基因在体外导入适当的细胞内,并筛选出高效表达的移植细胞作为转基因中介移植到体内靶组织。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将基因导入细胞又可用多种手段实现:如微注射、脂质体等物理或化学手段;利用缺陷病毒作为载体感染细胞的生物手段。在此实验探索阶段对当前国际上基因治疗脊髓损伤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1990年nable等人在直视下,经猪髂动脉侧支将一双球囊导管导入猪冠状动脉并进行基因转移,这一创造性的研究给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一丝曙光。自此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冠心病的基因治疗日渐成熟。基因治疗是指在特定的部位把转染基因转移到血管壁细胞,并使基因所编码的重组蛋白在该处持续地表达,从而产生有意义的生物学效应,最终达到治疗效果。基因治疗的主要步骤是:①目的基因的克隆;②基因转移系统的建立;③靶细胞的选择;④基因的导入。基因治疗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新手段,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如:选择何种目的基因,如何提高转染效率,基因载体的安全性,基因在体内的命运,还有一些技术和伦理学的问题都有待解决。现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现状,仍存在的障碍及发展前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基因治疗是向靶细胞或组织中引入外源基因DNA或RNA片断,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的缺陷,关闭或抑制异常表达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基因治疗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得到稳定、  相似文献   

14.
水流动力学注射——一种新型的体内基因转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是向靶细胞或靶组织中导入外源基因,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的缺陷,关闭或抑制异常表达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中基因转移技术是基因治疗成败的关键。用于基因转移的载体主要有病毒和非病毒两类。病毒载体转导基因进入目的细胞的效率很高,但是往往要求复杂的实验室制备和纯化过程,而且其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基因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癌基因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安全高效地将外源性基因导入细胞。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新兴的基因转染载体,有望为卵巢癌基因治疗开辟新的路径。本文就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卵巢癌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中的目的基因转移的主要方法就是载体导入法,通过载体将外源性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该文就基因治疗的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该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的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2年生存率约为3%[1]。本文对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现状进行综述。1基因治疗的现状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或者组织,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缺陷和异常,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措施和技术[2]。目前,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可以分为自杀基因治疗、免疫调节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基于溶瘤病毒的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骨髓内除造血干细胞外另一种成体干细胞,已经在组织工程和移植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其易于分离培养、免疫原性低、易于外源基因的转染和表达,它也是基因工程中良好的受体细胞,已经在基因治疗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MSC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纠正由于基因缺陷和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从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克隆、测序、基因表达及改变基因表达等方法日臻成熟,为转基因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为疼痛的转基因治疗开启了新时代。我科于2009年9月收治1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基因治疗患者半月,疼痛减轻,侧枝循环形成良好。两年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人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不同p53状态的3种人胃癌细胞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计数、细胞DNA片段化分析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在高MOI病毒剂量下,外源p53基因在3种胃癌细胞的胞核中均高效表达,并可使细胞产生明显的G2/M阻滞和凋亡,而且这种作用不依赖细胞内在的p53基因状态。结论无论体外还是体内实验,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胃癌细胞后均有明显的生物效应。该实验为进一步开展p53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