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敏妹  郝朝霞 《中国校医》2002,16(5):426-427
根据资料统计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 2~ 4倍。本文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对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 ,以便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防范或延缓冠心病的发生。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4~ 1998年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中 ,按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诊断为 2型糖尿病 113例 ,其中男性 6 9例 ,女性 44例 ,合并冠心病 30例。1.2 方法 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30例和非冠心病组83例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 ,测定体重、血压、空腹血糖 (葡萄糖氧化法 )、甘油三酯 (TC)和血清总胆固醇 (TC)。2 结果临床资料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分别对2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未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及24例老年非2型糖尿病的无症状性脑梗死组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体质量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升高(P〈0.05),同时高密度脂蛋白降低(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多梗死灶多见,体质量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与血脂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及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无DR 50例和有DR 80例患者进行血脂测定。结果:有DR组与无DR组血脂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有DR组不同中医证型血脂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病证由阴虚热盛→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演变过程中血脂有上升趋势。结论:血脂的异常改变是导致DR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与中医证型的演变存在着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型糖果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86例2型耱尿瘸患者分为两组:合并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组)和不伴有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酵(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以及血压,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屎病病程、舒张压、HbAlc、TC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王冰 《药物与人》2014,(5):55-56
目的:探讨和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98例为观察组,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98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并记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之间呈现出平行升高的趋势。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的发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独立组年龄、病程、BMI低于合并组,合并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清尿酸高于独立组,合并4项者合并冠心病比重最高,合并1项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为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9,P=0.01)、高血脂(OR=3.81, P=0.00),成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防治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年龄越高,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控制血脂是避免并发冠心病最直接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徐春丽 《现代养生》2014,(20):88-8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独立组年龄、病程、BMI低于合并组,合并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清尿酸高于独立组,合并4项者合并冠心病比重最高,合并1项者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为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9,P=0.01)、高血脂(OR=3.81,P=0.00),成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防治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年龄越高,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控制血脂是避免并发冠心病最直接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赵拥军 《中国卫生产业》2013,(18):137-137,139
目的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对32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指标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锁定甲状腺功能与血脂代谢的靶向关联指标。结果糖化血红蛋白、FT3、TSH及低密度脂蛋白是总胆固醇的独立关联因素;FT3、TSH和总胆固醇同时也是低密度脂蛋白的独立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行血脂调控时应关注甲状腺功能,对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常应予以相应的替代治疗处置。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代谢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80例合并脂肪肝、36例合并肾病)和198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血脂进行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和t检验,观察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异常改变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呈显著正相关性,且与其合并症有明显关联;血脂的改变促发其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血脂的改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脂代谢异常是其他合并症(如冠心病、脂肪肝、肾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糖的纠正对脂质的异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脂质代谢异常的改善对并发症预防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尿酸与心功能及血脂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3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23例,女108例,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甘油三酯(TG)、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依据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尿酸增高组和正常组。结果80例尿酸增高患者中,男性患者54例,发生心功能损害的比例为50%(27/54);女性患者26例,发生心功能损害的比例为42.31%(11/26),两组比较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然而,在充分考虑性别因素后,分别比较男性和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尿酸增高组与尿酸正常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包括CK(P〈0.01)、CK-MB(P〈0.05)、LDH(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女性患者则未发现两组之间的心功能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尿酸增高患者尿酸水平与TC(r=-0.291,P〈0.05)和TTG(r=-0.367,P〈0.01)成负相关,尿酸正常患者其尿酸水平则与TC(r=0.175,P〈0.05)成正相关,与TTG未发现明显相关性(r=0.060,P=0.436)。结论高尿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心功能损害起着重要作用,以男性患者尤为显著,而对血脂的影响则可能起着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本文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受试者,对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且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直线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检验组的FBG与HbA1c呈正相关,与TG、TC呈平行升高趋势。结论患者的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各项检测显示其与DM存在相关性,因而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有关炎症因子等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诊断标准选取某院门诊、健康体检和住院病人2型糖尿病肾病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各4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各项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3组血浆Hcy水平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的比较,Ⅰ组与Ⅱ组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Ⅲ组(P< 0.01,t=27.010,14.741,15.001),Ⅰ组血Hcy与hs-CRP、IL-6、TNF-α的相关性经Pearson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了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且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Hb A1c与细胞抗氧化水平、脂质过氧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和20名健康正常人分为:组1:正常对照组,组2:患者Hb A1c7.0%,组3:患者7.0%Hb A1c9.0%,组4:患者Hb A1c9.0%。测定血糖、Hb A1c、SOD、GSH-Px、LPO等指标。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四组研究对象的血糖[(5.15±0.45)、(6.12±0.38)、(7.99±0.57)、(10.84±1.06)mmol/L]、SOD[(1 954.2±126.1)、(1 766.8±117.6)、(1 598.3±106.2)、(1 304.1±101.8)μ/g]、GSH-Px[(30.8±4.6)、(27.2±3.2)、(24.9±4.5)、(21.0±3.1)μ/g]、LPO含量[(10.5±1.4)、(11.2±1.2)、(13.0±0.9)、(15.8±1.1)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2.08、54 906.42、497.30、515.90,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任2组血糖比较,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2,组3,组4与组1的SOD、GSH-Px活性及LPO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2、组3与组4的SOD、GSH-Px活性及LPO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 A1c与血糖、LPO含均呈正相关(r=0.944、0.662,均P0.05);Hb A1c与SOD、GSH-Px含量均呈负相关(r=-0.752、-0.639,均P0.05)。结论 Hb A1c可以反映细胞内外的氧化和抗氧化状态,这在临床及分子水平预示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内皮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分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23例,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30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27例,另设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瘦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ELISA)定量测定内皮素水平,并于生化检验室检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结果病例组,包括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血浆瘦素分别为(17.41±5.81)μg/L、(13.32±6.78)μg/L、(9.52±4.34)μg/L、(5.1-4-3.4)μg/L;血浆内皮素水平分别为(80.68±13.57)mg/L、(73.38±12.37)mg/L、(65.33±11.24)mg/L、(45.25±9.06)mg/L。各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病例组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瘦素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无相关。血浆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468,P〈0.01)。结论血浆瘦素、内皮素水平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浆瘦素、内皮素水平逐渐增高。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n T2DM)患者空腹血清骨膜蛋白与脂联素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n T2DM肥胖患者30例为T2DM肥胖组(BMI≥25 kg/m2),非肥胖的n T2DM患者30例作为T2DM非肥胖组(BMI 25 kg/m2),另选取糖耐量正常者(BMI 25 kg/m2) 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受检者空腹血清骨膜蛋白及脂联素水平,应用改良的稳态模型公式分别计算出各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比较各组间数值的相关性。结果:(1) T2DM肥胖组血清骨膜蛋白水平较T2DM非肥胖组升高(P=0. 001),且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00);而正常对照组、T2DM非肥胖组、T2DM肥胖组的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P0. 05)。(2)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骨膜蛋白与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P 0. 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ISI、HOMA-β及脂联素呈负相关(P 0. 01)。(3)以骨膜蛋白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TG、HOMA-IR为骨膜蛋白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n T2DM患者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肥胖、糖脂代谢功能紊乱、IR及T2DM的发生与发展,并且骨膜蛋白与脂联素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防治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采用糖尿病知识量表(ADKnowl)对广州地区某医院确诊的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防治知识得分为(67.87±18.90)分,总得分率为67.87%;各维度得分率最高为吸烟与饮酒的影响(78.72%),最低为锻炼身体的影响(42.31%)。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文化程度较高、病程较长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较高。文化程度、收入状况、接受健康教育状况与知识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总体偏低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应更加注重针对性,选取适应不同对象的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63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33例,单纯糖尿病组30例;对照组64例。比较各组受检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生率,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52±4.78)μmol/L,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16.52±4.7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素氮、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呈正相关(r=0.359、0.268、0.726、0.389、0.546,P<0.05);病例组的高半胱氨酸患病率84.62%高于对照组15.38%;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患病率为66.67%,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自我管理相关行为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 2012年4—5月在苏州市金阊区随机抽取四个街道社区,招募社区T2DM患者,患者在签订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被纳入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并记录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病程、家族史、DM微血管并发症等资料。正态分布资料用x珋±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的比较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我管理水平与DR的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87例患者中,有34.3%的患者HbA1c控制达标。有DR的T2DM患者比无DR的T2DM患者具有更长的病程[7(3~11)年vs.5(2~9)年]、更高的收缩压[(140.0±16.1)mm Hg(1mmHg=0.133kPa)vs(137.0±16.9)mm Hg]、更高的空腹血糖(8.01±2.73)mmol/L vs(7.57±2.30)mmol/L)和HbA1c水平[(7.84±1.40)%vs.(7.53±1.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HbA1c未达标者相比,HbA1c达标者合并DR的危险性显著降低,其OR(95%CI)为0.63(0.44~0.91)。结论 HbA1c达标是T2DM患者合并DR的保护因素,控制血糖并使其达标是防止T2DM患者合并DR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BVDNA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定量PCR技术测定了 170例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患者的血清HBVDNA ,同时应用肝穿刺活检对肝组织的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活动度进行了观测。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载量越高 ,其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越强 ,且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HBV复制是启动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病变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膳食红肉摄入量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深圳市南山区T2DM并发CHD的患者为病例组,以年龄 ± 2岁的原则1∶1配对无CHD的T2DM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及简化版食物频数问卷对所有参与者进行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膳食红肉摄入量与T2DM并发CH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病例和对照各120例,病例组患者人均红肉摄入量中位数为50.00(21.43,100.00)g/d,对照组为42.86(21.43,50.00)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2DM合并CHD的OR值随着膳食红肉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P线性<0.05)。在校正多种混杂变量后,T2DM患者红肉摄入量为25~50、>50 g/d并发CHD的风险分别是膳食红肉摄入量<25 g/d的2.01倍(95%CI:0.77~5.22)和6.76倍(95%CI:1.55~29.50)。结论 T2DM患者膳食红肉摄入量>50 g/d可能是并发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