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儿女,7岁。出生后2个月口唇发绀,查体发现心脏杂音,于1986年9月入院。平素易患感冒。肺炎,活动后心慌气短,无咯血、昏厥及蹲踞史。查体:发育营养中等,结膜充血,口唇、甲床中度紫绀。心律齐,胸骨左缘第Ⅱ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闻及3~4/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P_2轻分裂,S_1亢进。杵状指(趾)++。心电图:电轴右偏,右房大,不完全右束支阻滞。X 线胸片:肺轻度充血,肺动脉段突出,右  相似文献   

2.
彭超  王朝富  方颖 《贵州医药》2011,35(3):267-268
患儿男,1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9年"入院。平时剧烈活动时感心悸、胸闷、气促不适,无喘息、发绀。查体:血压104/71 mmHg(1 mmHg=0.133kPa),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5次/min,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3.
1981年7月至1991年4月手术治疗8例孤立性主动脉瓣下膜样狭窄,现进行总结,并从分类、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等方面加以讨论。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女各4例,年龄6~30岁(平均17.1岁)。病人突出症状为活动后心悸气短。查体脉压等于5.3KPa(40mmHg)者2例,大于者2例,小于者4例。右2肋间及左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2例,左2.3.4肋间收缩期震颤6例。8例病人主动脉区和左2.3.4肋问闻及Ⅳ/6级收缩期杂音,其中4例并舒张期杂音。8例颈动脉听到血管杂音。2例股动脉枪击音存在。心电图正常4例;心电轴正常,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41岁。因"劳累后胸闷、气短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前曾发生2次晕厥。入院专科查体: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Ⅵ级收缩期杂音,脉压差增大明显,未触及水冲脉。心电  相似文献   

5.
张鸿  曹辛  洪伟  高云鹏 《云南医药》2014,(6):740-740
病例患儿男性,年龄11月,体重9kg;三月前因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心杂音,遂至我院就诊,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收治入院。查体:营养状况一般,面色、口周无青紫,心尖搏动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触及,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及3-4/6级收缩期杂音。入院后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心脏大部位于右侧胸腔,心房反位,心尖指向右侧,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前方,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前方,右位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6.
病例 女性,43岁。因活动后心悸、胸闷3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个月人院,无风湿热病史。查体:血压100/70mmHg,心率83次/min,体重50kg。平卧位,二尖瓣面容,口唇紫绀,双侧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左、右心浊音界扩大,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柔和吹风样杂音,心尖区可闻及轻一中度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三尖瓣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第2心音固定分裂,P2亢进,腹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在左肋下2.5cm,剑下4.5cm,双下肢浮肿。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7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10年于1998年4月入院,无蹲踞现象。查体无紫绀与杵状指(趾),血压17/10kPa(128/75mmHg)。心律规整,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尖部闻及舒张早中期杂音,股动脉枪击音(&#177;)。心电图检查示电轴右偏(+101&#176;),右心室肥厚。X线胸片示肺血增多,右肺动脉呈瘤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40岁。因阵发性心悸1个月,当地医院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房缺,为介入治疗而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26/74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74次/min,心前区无隆起,心界稍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约2/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伴分裂。肺腹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胸部X线片示肺动脉段隆起,肺血增多。心脏超声示继发性房缺,缺损为18 mm。完备术前检查后介入治疗。术中局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7岁,出生后发现“心脏病”,无紫绀史,易疲劳。近五年来劳累后心慌、气息,曾因高热在外院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体检:血压110/60,发育差,无紫绀。心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扪及收缩期震颤,左第二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左第三肋间闻及Ⅱ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心尖部也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及中等度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存在、无分裂。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X线平片(图1见插页)诊断:同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术诊断:符合室间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口唇、甲床紫绀,运动性心慌、气短50年,于2007-08-15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9/min,血压115/67 mmHg。口唇、甲床紫绀。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杵状指(趾)。X线胸片示两肺血少,心影呈靴型,心尖圆钝上翘。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  相似文献   

11.
[病例]女,10岁.体重25 kg.因腹痛、脱肛、便血2天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95/min,呼吸35/min,血压85/60 mmHg.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口唇重度发绀,两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尚清晰,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心脏叩诊位于胸廓右侧,听诊心率95/min,律齐,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腹部平坦,脐周压痛明显,肠鸣音几乎听不到.  相似文献   

12.
郭斌  高云 《云南医药》2006,27(6):609-609
病例女,72岁,反复心悸,胸闷3年余,加重1周于2001年9月4日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7.2℃,脉搏12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0/100mmHg,神志清楚,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上,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感觉运动正常。胸部前后位片报告:左室增大。心电图显示:心房纤颤。入院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衰Ⅱ°。入院后给强心、利尿对症治疗。9月6日下午6时无明显透因患者出现右下肢疼痛,肌无力。检查:右下肢皮肤苍白皮温降低,感觉减退,足背动脉不能触及搏动,在腹…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直接汇入冠状静脉窦者极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43岁。因劳累性心悸、气短2年收住院。查体:BP16/10kPa,HR104/分。发育正常,心前区无震颤,胸骨左缘第Ⅳ肋间有连续性双期杂音,以收缩期杂音为主,周围血管征阴性。X线胸片:两肺充血,右房右室明显增大,心胸比率0.74。心电图TV_(2~5)倒置。超声心动图提示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起始部瘤样扩张,冠状静脉窦扩大。选择性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造影:左回旋支起始端呈瘤样扩张,左回旋支明显迂曲扩张。造影剂从左回旋支向右心房喷流。术前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右房瘘。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6岁,主因4年前体格检查发现心脏杂音入院.查体: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处.心前区无明显抬举样搏动,未触及震颤.心界扩大,心率120次/min,律齐.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6收缩期杂音,杂音短促,P2明显亢进,无分裂.无杵状指,周围血管征阴性.超声心动图示:①内脏及左右心房正位,左心房增大,心室左袢.②左心室位于右侧,右心室位于左侧,左、右心室流出道呈十字交叉;两大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两大动脉平行排列,主动脉位于左前,肺动脉位于右后,主动脉内径正常,肺动脉增宽.两大动脉之间可见3 mm的交通支.③室间隔连续性中断,中断范围约29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探及双向分流;房间隔卵圆窝分离,中断范围约4 mm,可见左向右过隔血流.④三尖瓣、肺动脉瓣可见少量反流,估测肺动脉压约48mmHg(1 mmHg =0.133 kPa),二尖瓣可见中量反流,其余各瓣膜形态及运动正常.⑤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41岁。因劳累后胸闷、气短6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前曾发生晕厥2次。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Ⅵ级全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提示偶发室性早搏;左室肥大并劳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房、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2岁,因反复咳嗽,气喘半月余来院就诊。既往有3年风湿性心脏病史。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尖区闻及Ⅳ-Ⅴ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Ⅲ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52岁。因"间断胸痛2个月,加重1周"入院,自幼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病史,未治疗。有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血压达200/110mmHg(1mmHg=0.133kPa),平素血压控制可。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  相似文献   

18.
杨薇  张洁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46-2146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0岁,身高170 cm,体质量45kg,因"反复胸闷、胸痛、气促4个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HR90次/分,BP左上臂112/39 mmHg(1 mmHg=0.133 kPa),右上臂116/44 mmHg.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1 cm,有抬举性搏动,心界左下扩大,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3/6级杂音,并向颈部传导.  相似文献   

19.
三尖瓣闭锁综合征(Tricuspid Atresia Syndrome,简写TAS)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我所收治并经心导管检查的CHD共637例,发现2例TAS,现报道如下并略加讨论。例1、患儿女,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喜蹲踞,4岁后出现紫绀并逐渐加重。查体:BP70/40mmHg,P80次/分。身长113cm,体重18kg。重度紫绀。杵状指、趾明显,两肺无罗音。扣诊左心缘略向左扩大,胸左第二、三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P_2不亢进。ECG:左室肥厚并劳损;UCG:左室腔增大,三尖瓣条索状回声,未见瓣叶活动,房间隔回声失落,室间隔部份回声失落。Doppler超声检查,室间隔处探及收缩期湍流;X线胸片左心缘饱满,心腰凹陷,左前斜位心前间隙增宽。右心导管及造影检查:三尖瓣闭锁(T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并右室发育不良;右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返流。例2、患儿,女,9岁。自幼紫绀伴心脏杂音,活动后气促,无明显蹲踞现象。查体:BP110/60mmHg,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7岁。因胸闷、气短3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160次/分,血压1 40/75mmHg(1kPa=7.5mmHg)。神志清,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心尖听诊区可闻及3/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脾无肿大。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电图示:室上性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