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患者女,87岁,主因发热lOd、黑便进行性加重3d入院。既往胃溃疡病史。患者入院前lOd受凉后全身发冷,自测体温最高38.4℃,伴咳嗽、咯痰等呼吸道症状,给予物理降温,体温波动在36.5℃~38.4℃。3d后患者自觉上腹隐痛,大便颜色逐渐变黑,不成形,柏油样。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阿罗格混合螨疫苗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1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及1年半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1例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例患者总计接受免疫治疗注射1209次,出现185次局部不良反应,3例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30%(185/1 209),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25%(3/1 209),未出现致命性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性,37岁,因“腹胀、腹泻8d,伴心慌、乏力3d,加重3h”.于2007年1月1日22点入院。患者8d前出现全身酸痛,腹胀、纳差、腹泻,在卫生所以“肠炎”治疗,口服中药效果差。3d前伴心慌、胸闷、全身乏力,无发热、咳嗽、胸痛。3h前出现大汗,神志恍惚,四肢发凉,被家人急送入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全身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因子和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需行各类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的时间顺序将前35例分为对照组,后35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静脉全身麻醉干预,研究组35例患者采取静脉联合吸入全身麻醉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干预前、麻醉干预1 min后、暴露术野后、拔管1 min后以及术后3 h时的免疫因子指标(IL-1)以及血糖指标。结果采取静脉联合吸入全身麻醉干预的研究组在麻醉干预前、麻醉干预1 min后、暴露术野后、拔管1 min后以及术后3 h时的免疫因子指标以及血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麻醉干预1 min后、暴露术野后、拔管1 min后以及术后3 h时患者的免疫因子指标和血糖指标明显高于麻醉干预前指标水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全身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免疫因子指标和血糖指标有明显影响,采取静脉联合吸入全身麻醉干预能够改善降低全身麻醉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升高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后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5例和未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9例肝衰竭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及存活率。结果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516.27±59.16μmol/L,而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478.58±63.43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28.17±3.65s和25.54±3.69s;白蛋白分别为21.42±6.13g/L和25.74±5.27g/L;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35例患者死亡25例(71.4%),而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29例患者死亡14例(48.3%,P〈0.01)。结论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肝衰竭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6岁。因发热3d伴全身散在紫癜、瘀斑半天入院。患者于3d前因疲劳、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6℃,发热前伴寒颤,不伴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关节疼痛等不适。自服“日夜百服宁、扑热息痛”等药物,体温有所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范围。约6h后体温再次升高。2d前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呈黄绿色胆汁样,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17岁。主因“左侧肢体无力7d”,于2010年4月23日收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患者入院前7d,发现左侧肢体无力.当时未予注意。次日晨起后发现左上肢完全不能活动,下肢仅可勉强站立,伴头痛、恶心。急诊查头部MRI及MR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图1)。患者于本次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浮肿,尿量减少,尿呈茶色,伴乏力、全身肌肉酸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身化疗联合局部射频热疗治疗转移性肝癌(MCL)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5例晚期MCL患者行全身化疗,于化疗结束后立即及72h行2次肝脏局部射频热疗,温度为42~43℃,时间为60min。每3周重复,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35例、稳定(SD)43例、进展(PD)18例,总的有效率(CR+PR)为41.9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2.8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分别占97.14%及94.29%,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分别占26.67%及33.33%,其他毒副反应较少,均可耐受。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乎NORs)水平(6.40±0.60)%高于治疗前(5.66±1.15)%(P〈0.01),提示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较前增强。[结论]全身化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MCL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训练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6MWT)及症状评分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70岁以上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包括呼吸训练、步行训练及全身有氧耐力训练,康复治疗前和6个月后分别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0)、最大通气量(MVV)、残气量(RV)、肺总量(TLC)及6MWT运动距离;并进行症状评价。结果运动训练后,6MWT运动距离[(357.5±16.6)m]较运动训练前[(326.2±19.3)m]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训练前相比,FVC、FEV1.0、MVV等指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训练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低强度运动训练,可提高运动耐力,减轻症状,但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7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训练的康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训练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6MWT)及症状评分的变化。方法选择34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包括呼吸训练、上肢肌力训练及全身有氧耐力训练,康复治疗前和6个月后分别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0)、最大通气量(MVV)、残气量(RV)、肺总量(TLC)及6MWT运动距离;并进行症状评价。结果(1)运动训练后,6MWT运动距离[(357.5±16.6)m]较运动训练前[(326.2±19.3)m]提高,其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2)与运动训练前相比, FVc、FEV1.0、MVV等指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训练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对70岁以上老年COPD患者进行低强度、简单的运动训练,可提高运动耐力,减轻症状,但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311岁.因“活动后气急3年,加重伴咯血1月”入院。患者3年前轻度体力劳动即感气急,伴有乏力、咳嗽,咳白色粘痰,平静休息后好转。入院前1年余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无明显的胸闷、胸痛.夜间能平卧,仍未重视。入院前1月,患者自觉步行后气急较前加重,伴有乏力,咳嗽,咳痰.咯血,咯血量不多,为痰中带血。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311岁.因“活动后气急3年,加重伴咯血1月”入院。患者3年前轻度体力劳动即感气急,伴有乏力、咳嗽,咳白色粘痰,平静休息后好转。入院前1年余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无明显的胸闷、胸痛.夜间能平卧,仍未重视。入院前1月,患者自觉步行后气急较前加重,伴有乏力,咳嗽,咳痰.咯血,咯血量不多,为痰中带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组43例,腰硬联合麻醉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前、手术后比较无差异(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的睁眼和应答时间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的拔管时间无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12h、24h、72h MMSE评分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会使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 患者女,47岁,因全身多处皮肤粘膜出血性淤斑2天,鼻出血2小时,于2000年4月18日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2年前.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全身乏力,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但月经周期规律。无发热、腹痛、腹胀史、无呕血、便血史.在当地医院多次检查诊为缺铁性贫血,经治疗时有好转。患者2天前出现全身皮肤多处青紫斑块,眼结膜出血,2小时前因打喷嚏出现鼻出血不能自止.急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先后给予油纱条鼻腔填塞、后鼻孔填塞、口服镇静药,局部及全身应用止血药治疗,效果良好。考虑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鼻出血,…  相似文献   

15.
重症低钾误诊心肌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东升 《山东医药》2004,44(30):75-75
患者女,27岁。20天前生气后郁闷、厌食.继之进食则恶心、呕吐,伴心悸、胸闷、气促.四肢无力,全身麻木,阵发性手足抽搐。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心肌炎,对症治疗无效.病情继续加重.于2003年3月27日收住我院,  相似文献   

16.
肺栓塞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75岁,因胸闷、心悸3d入院。患者3d前晨起下床行走时突然出现胸闷、心悸并伴有全身大汗,休息后稍缓解,入院当天上午无诱因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持续约3min,醒后感乏力,遂入我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ASAI一11级全身麻醉下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70例,其中非糖尿病患者(NA)和2型糖尿病患者(DA)各35例,且各自成组,进行全身麻醉,选取麻醉诱导前3 min、麻醉诱导后3 min、气管插管后10 min、切皮后15 min、手术开始后1 h和气管拔管后10 min六个时点立即抽取静脉血,并且进行血糖水平的测定,并详细记录患者的血糖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都出现了血糖浓度上升现象,但是2型糖尿病患者组(DA组)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非糖尿病患者(NA),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时在采用全身麻醉后,由于麻醉和手术的应激效应,会导致患者血糖浓度出现明显上升,进而增大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给麻醉和手术过程造成更大的风险,所以,需要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来保证患者手术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黄煜  华震  崔竹梅 《山东医药》2010,50(26):115-116
病历摘要 患者男,42岁。因胸闷、憋气3个月余,咳嗽伴反复痰中带血1周,于2008年9月17号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劳累后明显;入院前1周出现反复咳嗽,咯少许白痰并带少量鲜血。自服环丙沙星,效果不明显。患者无胸痛、发热,无盗汗。幼年时曾患肺结核,已治愈。入院查体:T36.7℃,P88次/min,R160次/min,BP120/90mmHg,体质量71k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19.
黄星 《内科》2009,4(5):727-728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病因构成、透析情况、生存率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我院136例MHD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因、透析情况、付费方式、转归及死亡原因。结果病因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63.39%.梗阻性肾病10.2%,糖尿病肾病6.6%,高血压肾损害4.4%。死因构成:死亡65例。死亡患者中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33例,占总死亡率的50.77%,全身衰竭死亡10例.占总死亡率15.3%。除外放弃治疗及全身衰竭患者.22例死亡患者中,心力衰竭死亡13例占59.09%。结论在我院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前四位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死亡原因主要是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或透析不充分至全身衰竭死亡,其次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仰卧位和俯卧位对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插管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表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各40例,分别于消毒前、麻醉前、麻醉后3 h及麻醉完毕时在麻醉机吸气端、呼气端和储气囊口采集样本,后培养细菌并计数。手术完毕后7 d,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查两组肺部感染情况。结果消毒前,240例样品中,细菌培养阳性52例(21.67%)。吸气端、呼气端和储气囊口的细菌阳性率分别为16.25%、46.25%和2.50%。俯卧位组麻醉机吸气端和呼气端的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仰卧位组(P0.05)。俯卧位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仰卧位组。结论手术中采用俯卧位较仰卧位能够明显降低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