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在出院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脑卒中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出院后观察组采用微信随访;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出院随访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卒中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控制烟酒、规律服药、康复锻炼及定期复诊四个方面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均衡饮食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随访较电话随访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目前微信应用普遍,其推广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健康教育措施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长于45d的精神分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循最新的循证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30)及自制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量表的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入院45d及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及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最新的循证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工作中应依循循证护理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以期提高患者的短期治疗疗效及远期获益。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7,(9):699-701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后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出院后癌痛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微信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抑郁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应用于出院后癌痛患者延续护理,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疾病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检查评价(PDCA)循环模式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甲状腺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管理方式.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健康教育模式.分别在PDCA循环实施前后对2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比较2组干预后护理人员职业懈怠感、职业感知效能、护理质量、出院随访率、出院满意率及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对治疗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再入院率.结果 2组干预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但试验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理人员职业感知效能评分、护理质量、出院随访率、出院满意率及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对治疗的依从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懈怠感评分及患者再入院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PDCA循环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护理质量及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对治疗的依从性、出院随访率和出院满意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延伸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出院后延伸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治疗依从性及出院时和护理干预后的成年人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随访期间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AHSMS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出院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娟 《现代临床医学》2015,41(5):377-378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将100例小儿癫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多种健康教育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半年后家长对癫痫的认识程度和患者的发病次数、外伤的发生次数等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接受健康教育方式的观察组中患者及其家长对癫痫的认知水平、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都明显比采用传统方式护理的对照组要好很多(P<0.05)。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及家长对癫痫的认识水平,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出院后患者的外伤发生率和癫痫的发作次数都有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老年高血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顺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58-2259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康复、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是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可以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养成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12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护理干预,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健康行为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徐翠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431+437-431,43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已出院肾病综合征(NS)患儿服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方法 86例N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出院后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出院前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及NS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服药依从性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P<0.01),且观察组随访中完全缓解率为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9%(P<0.01)。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NS患儿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提高2型糖尿病(T2MD)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98例老年T2MD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社区健康教育,两组患者持续护理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糖尿病知识问卷(DKT)量表对两组患者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后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干预后饮食方案、病情监测、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等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T2MD患者应用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随访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自注)胰岛素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符合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观察组76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胰岛素注射技术及相关知识教育,出院前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随访(包括电话随访及家庭随访)健康教育,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注胰岛素依从性、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体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住的高血压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一般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措施和一般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整体化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差异。结果经过整体化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有效的整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患者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145-148
目的分析及探索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本院骨科病房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接收的患下肢骨折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共50例,为其提供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服务;护理组共50例,入院后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服务,同时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出院复诊依从性。同时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护理组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出院复诊依从性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护理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服务,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可以降低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内分泌护理后对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了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我院内分泌科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内分泌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系统、快速的掌握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健康,缩短治疗时间。方法选取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8例。采用常规的抑郁症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治疗的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受教育后对相关生活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推动护理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着极大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个体健康教育、专科宣教及定期电话随访)等方法,对照组只接受一般护理的对照组50例患者比较。分别于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服药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在6个月、12个月服药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1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5例发生。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淋巴瘤患者康复影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淋巴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在入院时、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通过比较治疗依从性、治疗住院天数、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住院天数为(8.38±4.06)d,焦虑评分(70.35±10.32)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可提高淋巴瘤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焦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措施。观察4周后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及对相关疾病知识,相关自我保健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较多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相关自我保健技能,控制血压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庭随访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家庭随访干预.比较两组的疾病复发率、频繁复发率,出院后的遵医服药率、复诊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复发率和频繁复发率低于对照组,遵医服药率、遵医复诊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随访干预能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张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65-16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4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采用SDS比较2组患者抑郁发生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比较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1年后,观察组抑郁发生率及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