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各12只。高脂高糖饮食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药物治疗组大鼠第12周开始接受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分析各组大鼠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Wnt/β-Catenin通路蛋白的表达,HE染色分析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AST,ALT水平明显升高,羟脯氨酸含量增高,MMP2,MMP9,Wnt1,Wnt4,β-Caternin表达明显增强;而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上述异常,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楂祛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病理、血脂、肝功能、血糖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氧四环素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丹楂祛脂胶囊,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测定肝组织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氮(BUN)以及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肌酐(CRE)、血糖(GLU)含量的变化.结果:大鼠在应用丹楂祛脂胶囊治疗后.脂肪肝程度积分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TC、TG、LDL-C、ALT、AST、BUN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CRE、GLU与模型组比较没有差异.结论:丹楂祛脂胶囊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及肝脏的病理学组织变化,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枸杞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高脂饮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LBP高、低剂量组.采用喂高脂饲料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血清ALT、AST、血脂、肝脂质、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与非酒精脂肪肝模型组相比,LBP干预组血清ALT下降,以高剂量组明显(P<0.05),血清总胆固醇(TCh)和LDL-Ch明显下降(P<0.05),血清HDL-ch呈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内甘油三酯和TCh含量下降(P<0.05),肝内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肝内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肝内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高剂量组明显(P<0.05).结论 LBP可明显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构建中肝脏脂变程度与高脂饲料内胆固醇含量和造模时间的动态关系,以找到合适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造模方法。方法 SD雄性大鼠70只,饲喂不同胆固醇含量的高脂饲料,分别检测14,21和28d大鼠血清ALT,AST,TC,TG,LDL-C和HDL-C,并观察肝脏脂变情况。结果造模2,3和4周后高脂饲料中胆固醇质量分数1%组与1.5%组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均无显著区别。其中21d后,所有的大鼠均发生了肝脏脂肪变性;28d后,大部分大鼠发生了肝脏重度脂肪变性,质量分数1.5%胆固醇组大鼠肝脏发生了炎症浸润和点状坏死。结论实验较好再现了高脂饮食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的全过程,其中高胆固醇的质量分数为1%和1.5%的高脂饲料对大鼠肝脏脂变程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洪汝涛  田图磊 《安徽医药》2012,16(7):885-887
目的探索一种相对简单可靠的方法制作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采用乙醇灌胃法结合高脂饮食,在6周时间内建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生化法测定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肝脏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6周末,酒精引起了明显的肝脏脂肪变性;血清ALT活性以及TBIL、TG水平升高;肝匀浆SOD、G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肝组织TG含量升高。结论采用高脂饮食结合酒精灌胃法,可成功制作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解偶联蛋白2(UCP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罗格列酮对实验性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RT-PCR检测肝脏组织PPARγ及UCP2表达情况。结果随着造模时间延长,高脂饮食使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γm RNA、UCP2m RNA表达逐渐增强(P<0.05);罗格列酮治疗能够下调两者的表达(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使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PPARγ及UCP2表达增强。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PPARγ及其下游靶基因UCP2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四逆散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choline-deficient,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MCD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模型,并同时预防性给药普罗布考及四逆散4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含量以及肝脏组织TG、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四逆散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均有下降,血清中TG含量升高,且肝脏TG含量降低;病理观察显示四逆散高剂量组小鼠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同时肝组织SOD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结论 高剂量四逆散对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有预防作用,其主要通过调节血清和肝脏TG的分布,增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减少体内过氧化物损害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非酒精性脂肪肝组(高脂饮食喂养)、阿卡波糖干预组[高脂饮食喂养加阿卡波糖100 mg/(kg.d)灌胃]、二甲双胍干预组[高脂饮食喂养加二甲双胍500 mg/kg.d)灌胃]、吡格列酮干预组[高脂饮食喂养加吡格列酮15 mg/(kg.d)灌胃]。饲养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测量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Real 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及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3种药物干预组均可降低ALT,AST,ALP活性(P<0.05),减少TC,TG,FFA含量(P<0.05),改善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降低肝脏中TNF-α及CYP2E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1)。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阿卡波糖组的作用明显低于前两者(P<0.01)。结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均可减少TNF-α及CYP2E1的表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变化,其中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作用相似,阿卡波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12周制备NAFLD大鼠模型,再将其随机分为HI组(15d-PGJ2高剂量干预组)、LI组(15d-PGJ2低剂量干预组)、MC组(模型对照组);将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NC组(正常对照组)。干预2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TG、TC及血糖(GLU)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脂肪变性。HI组所有检测指标及LI组肝内TC水平均高于NC组;LI组和NC组所有检测指标及HI组ALT、TC、TG水平均低于MC组;HI组ALT、TG、GLU水平均高于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组、LI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较MC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15d-PGJ2可有效改善NAFLD大鼠的肝脏病变。  相似文献   

10.
动物实验证实,降脂益肝冲剂能够显著降低酒精加高脂饮食之脂肪肝大鼠血中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有效地逆转肝脏的脂质沉积状态,使肿大的肝脏回缩[1]。然而,降脂益肝冲剂对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疗效的研究尚需完善。为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非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研究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膳食喂养方式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SD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组(200mg·kg-1·d-1),每组12只。12周末处死大鼠,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指标,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脂联素(ADP);选取部分肝组织进行HE染色,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以及TNF-α、LEP水平均降低(P0.01),ADP水平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F-α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细胞因子TNF-α、瘦素水平,上调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粒体三酰甘油转移蛋白(MTP)对大鼠高脂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和高脂组(HF),NC组正常饲料喂养,HF组高脂饮食喂养12周,测定动物体重、肝湿重和肝指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和肝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肝脂肪变情况;使用稳态寿命荧光光谱法检测肝和小肠微粒体MT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肝和小肠微粒体MTP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肝细胞呈明显脂肪变性,肝小叶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空泡变性;HF组大鼠肝湿重、肝指数,血清ALT、AST、TCH,肝TG、TCH值明显升高(P<0.01,P<0.05);肝和小肠微粒体MTP活性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形成可能与抑制肝和小肠MTP活性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胆宁片对高脂模型大鼠脂肪肝及PPARα、CYP7A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成药胆宁片对实验性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胆固醇7α单加氧酶(CYPTA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9 wk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给予模型大鼠胆宁片0.317 g·kg~(-1)·d~(-1)灌服5 wk,检测肝脏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过氧化氢酶(CAT),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TG、TC、FFA、CAT、总胆汁酸(TBA)含量,肝脂变面积,检测肝脏PPARα、PPARαmRNA和CYP7A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脂肪性变,肝脏TG、TC、FFA及血清ALT、TG、TC、FFA含量升高,肝脏及血清CAT活性降低,肝脏PPARα及PPARαmRNA和CYP7A1 mRNA的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胆宁片能明显降低肝脏TG、TC、FFA,血清ALT、TG、TC、FFA含量(P<0.01),提高肝脏及血清CAT活性,提高肝细胞PPARα及PPARαmRNA和CYP7A1及CYP7A1 mRNA的表达(P<0.01),且优于阳性对照组熊去氧胆酸。结论:胆宁片对实验性高脂饮食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PPARα及CYP7A1表达,促进肝脏摄取、氧化脂肪酸与胆固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粒体三酰甘油转移蛋白(MTP)对大鼠高脂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和高脂组(HF),NC组正常饲料喂养,HF组高脂饮食喂养12周,测定动物体重、肝湿重和肝指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和肝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肝脂肪变情况;使用稳态寿命荧光光谱法检测肝和小肠微粒体MT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肝和小肠微粒体MTP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肝细胞呈明显脂肪变性,肝小叶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空泡变性;HF组大鼠肝湿重、肝指数,血清ALT、AST、TCH,肝TG、TCH值明显升高(P0.01,P0.05);肝和小肠微粒体MTP活性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形成可能与抑制肝和小肠MTP活性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长期高脂喂养对糖尿病(DM)大鼠骨骼肌解偶联蛋白3(UCP3)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非诺贝特治疗后其表达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C)、DM正常饮食组(DN),DM高脂饮食组(DH)和DM高脂饮食非诺贝特治疗组(DHF)。10wk后留取空腹血浆测定血糖(FPG)、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胰岛素,同时测定骨骼肌细胞内TG和FFA,RT-PCR法测定骨骼肌UCP3 mRNA表达。结果与NC组和DN组相比,DH组大鼠血浆和肌肉内FFA和TG均明显升高,骨骼肌UCP3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明显升高(P<0.01)。给予非诺贝特后可以明显改善上述异常(P<0.01),同时观察到骨骼肌内UCP3基因表达较DH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脂喂养可增加糖尿病大鼠血浆脂质水平,引起肌肉组织内脂质沉积,导致胰岛素抵抗(IR)。非诺贝特有降低血浆脂肪酸水平和肌肉内脂质沉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增强UCP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在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模型组Wistar大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分批于实验第4、8、12周处死,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第4周呈现单纯性脂肪肝,第8~12周从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脂肪性肝炎,个别出现肝纤维化;RT-PCR显示,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肝脏PPARγmRNA的表达逐渐减弱,于第12周达到最低。结论持续12周的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模型大鼠肝脏PPARγmRNA表达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PPARγ可以通过对胰岛素抵抗的调控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在脂肪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模型组分别用四氯化碳(CCl4)、酒精、高脂饮食诱导,相应的对照组予以正常饮食。采用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的IGFBP-2表达。结果三个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IGFBP-2表达均高于各自的对照组[(245.3±67.6)个/mm2vs.(53.5±15.3)个/mm2,(282.4±58.6)个/mm2vs.(61.2±14.2)个/mm2,(352.8±81.3)个/mm2vs.(66.2±13.7)个/mm2](P<0.01),且高脂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IGFBP-2表达高于CCl4模型组和酒精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IGFBP-2可能参与脂肪肝发生发展,尤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渣叶水煎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促肝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布渣叶水煎液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及肝指数变化,检测血清HA、PⅢP和MMP-9等促肝纤维化因子水平。结果:布渣叶水煎液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及肝指数,并降低血清促肝纤维化因子水平。结论:布渣叶水煎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促肝纤维化因子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验证肝脂溶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探讨作用机制,为临床扩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肝脂溶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TG(血清甘油三酯)、CHOL(血清总胆固醇);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FFA(游离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肝脂溶颗粒高剂量组降低血清TG、CHOL、FFA疗效优于对照组,降低血清ALT、AST疗效则与对照组相似。结论肝脂溶颗粒能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脂康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4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口服肝脂康胶囊3个月,观察肝脏B超、TG、ALT变化。结果:显效28例(58.33%),有效14例(29.17%),无效6例(12.5%)。总有效率87.5%。治疗后TG、ALT明显下降(P<0.05)。结论:肝脂康胶囊可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G、ALT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