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效果在许多方面取决于完全地切断迷走神经干或其分支,通常,游离迷走神经前支比较容易,但对于迷走神经后支,则常常不易显露,,有时虽作反复地尝试游离,之后却仍然没有将它切断。因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施行二次手术中,  相似文献   

2.
王平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20-1020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切断了小弯侧部分迷走神经,特别是胃小弯溃疡切除时致肝胃韧带游离过高,迷走神经胃前支被全部切断,导致术后胃壁张力减低,胃蠕动减弱,胃壁呈扩张状态。加之吻合口水肿,致术后胃的排空发生障碍,出现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反苦水但无阵发性腹痛。X线检查残胃呈扩张少蠕动等。中医辨证多属胃气虚弱,胃气不  相似文献   

3.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切断了小弯侧部分迷走神经,特别是胃小弯溃疡切除时致肝胃韧带游离过高,迷走神经胃前支被全部切断,导致术后胃壁张力减低,胃蠕动减弱,胃壁呈扩张状态.加之吻合口水肿,致术后胃的排空发生障碍,出现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反苦水但无阵发性腹痛.X线检查残胃呈扩张少蠕动等.中医辨证多属胃气虚弱,胃气不降上逆,脾胃升降失调所致.笔者运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本症患者18例,收到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保留幽门及幽门部迷走神经的胃大部切除术治疗高位胃溃疡(附7例报告)冶金部太原十三冶医院(030009)李占科,张际昌长治市第三人民医院赵华善我们应用保留幽门及幽门部迷走神经的胃大部切除术(GPPPV)[1]治疗高位胃溃疡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34~61岁。上消化道出血保守治疗好转后择期手术2例;3例急诊手术,其中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2例为上消化道穿孔.以上5例中有3例术前曾行胃镜检查证实为高位胃溃疡。余2例为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确诊后择期手术者。溃疡直径0.5~15m;溃疡距贲门3.0\5.0cm。二、手术方法:取上腹正中切口,明确溃疡部位和幽门后,自胃大弯侧幽门环上2cm处开始于血管弓内游离至胃网膜主动脉第1~2分支,小弯侧在距幽门9~10cm处开始紧贴胃壁向左游离,保留“鸦爪”支,迷走神经前后主干和肝支,切断支配胃体的迷走神经分交。将溃疡连同胃体向下牵拉,在相应部位切断胃体。若溃疡位置过高或其周围充血、水肿、炎症严重,或者溃疡位于胃底体部,可局部切除溃疡缝合、关闭,在其下方横断上端胃,切除范围不宜过大,缝闭小弯侧,大弯侧留3/~4cm,粘膜下止血,备吻  相似文献   

5.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简称高选迷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是近几年来一种较新的手术方法。此方法只切断分布胃壁细胞区的迷走神经支,而保持了胃窦—幽门一十二指肠解剖的完整性,本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我们自1980年9月~81年3月共做6例,近期疗效较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手术,较胃大部切除术简单、安全,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但是,手术切断迷走神经,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解剖上的变异.导致神经切断不易完全,神经的荐生会造成一定的复发率,有时还会造成胃的缺血坏死。对此希望寻找一个既能切断迷走神经、又能克服上述手术的缺点、更简便有效的方法。我们利用二氧化碳激光照射鼠胃,控制一定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上叶肺癌根治术中保留迷走神经肺支是否减轻术后咳嗽的发生。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我科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胸腔镜上叶肺癌根治术12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保迷组)和切断迷走神经肺支组(传统组),每组各60例,应用莱斯特咳嗽量表中文版(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 in Mandarin-Chinese, LCQ-MC)从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维度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咳嗽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维度的LCQ-MC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均出现咳嗽症状。保迷组患者术后生理、心理、社会维度的LCQ评分均优于传统组,咳嗽情况有所减轻(P<0.05)。结论 胸腔镜上叶肺癌根治术中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可减轻术后咳嗽的发生,对于患者加速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穿孔、出血和狭笮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常存在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影响患的生活质量。自1970年Johnston首创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后,欧美国家相继开展。我院于1979年基于PCV的原理,设计了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xte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EPCV),只切断分布到胃的支配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分支,使胃酸显下降,溃疡得到愈合。因保留了胃窦和幽门神经支,保留了胃的完整性,从而维持了胃的正常容积和排空功能,使得手术更加符合生理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附加幽门成形术的必要性并观察保留迷走神经对胃排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双侧迷走神经主干切断组与保留迷走神经或附加幽门成形术组胃排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双侧迷走神经主干切断组胃排空功能恢复平均时间5.2d,附加幽门成形术或保留迷走神经组分别为4.2d和4.1d。前者发生胃潴留2/36(6%)例,但均于短时间内恢复;后者未见胃潴留发生。结论:认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附加幽门成形术非为必需,术中保留迷走神经确属有益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前后胃酸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临床广泛采用各种迷走神经切断手术降低胃酸来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胃酸检查对于选择手术方式和判定术后效果有一定意义。我科曾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外科治疗者无选择地采用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共80例。本文对其中胃酸检查资料较完整者65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手术前后几种胃酸检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历史简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有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和胃酸分泌过多的特点,1943年 Dvagstedt 首先应用迷走神经干切断术来治疗。由于全腹腔的迷走神经均被切断,术后常有顽固性腹泻、腹胀、倾倒综合症等副作用;又因胃窦失去迷走神经支配,蠕动减弱,幽门功能失常可致胃潴留。1945年 Dvagstedt 又提出应附加胃空肠吻合术,以解决胃排空机能障碍。1948年 Frankssom 报告了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即保留迷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切断了冠状静脉,破坏了食管旁静脉,阻断了门奇静脉间的自发性分流,使门静脉压下降不明显;同时该手术切断了迷走神经主干,使消化系统神经调节功能遭到破坏,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生理活动。我科近期采用了保留迷走神经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保留迷走神经干预防食管癌术后腹胀腹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切断迷走神经干可能是食管癌术后腹胀、腹泻的主要原因,而保留其干对保持机体内植物神经系统的完整性,维持其动态平衡,减少腹胀、腹泻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并总结了保留迷走神经干的手术方法、病例选择和疗效。  相似文献   

14.
穿孔、出血和狭窄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常存在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1970年Johnston[1]首创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后,欧美国家相继开展.我院于1979年基于PCV的原理,设计了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xte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EPCV)[2],只切断分布到胃的支配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分支,使胃酸显著下降,溃疡得到愈合.因保留了胃窦和幽门神经支,保留了胃的完整性,从而维持了胃的正常容积和排空功能,使得手术更加符合生理功能要求.我院应用EPCV术共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急性穿孔、出血和狭窄病人229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鼠胃迷走神经活动与授乳的关系,我们观察了授乳大鼠与非授乳大鼠胃迷走神经胃前支的自发放电活动。结果发现,授乳大鼠胃迷走神经放电的频率及幅度都明显高于非授乳大鼠。这些结果表明,胃迷走神经放电活动与大鼠授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胃癌根治术中保留迷走神经肝胆支预防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解震河,任金祥,楚宪襄(河南省人民医院外科郑州市450003)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均注意到了胃切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现象[1]。经过临床研究,我们认为胃切除术对迷走神经肝胆支的损伤是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主...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88年~1993年行胃切除术680例,术后1~5年发生胆石症的58例(8.53%),兹就其与胃切除术胃肠吻合方式与胆囊炎、胆石症的形成作简要分析。临床资料58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4岁。29例急症入院;10例为体检时发现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要求住院手术治疗;19例有反复发作右上腹隐痛等症状,经B超或胆囊、胆道造影检查发现本病。治疗手术54例中,胆囊结石33例;21例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本组58例中,因胃溃疡行胃切除12例,十二指肠溃疡35例,复合溃疡3例,胃肉瘤3例,胃癌5例。行胃切除前均行胆系造影和超声波检查,证实无胆石症。54例经手术证实,前次手术方法与本病有一定关系,见附表。由表中可见,毕氏Ⅱ式结肠前吻合术并发胆石症明显增高。讨论迷走神经对胆囊运动有一定作用。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或胃手术时误伤迷走神经肝胆支(前支)并发胆系病变已有报道。迷走神经前支损伤后,胆囊运动减弱,胆汁赠留,促使胆囊结石形成。胃切除术时一旦切断该神经后,不仅直接影响胆囊运动,致使胆囊扩张,而且累及胃幽门、十二指肠及乏氏特壶腹的生理功能,从而使胆汁储留,促使结石形成。正常人脂肪和酸性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0年-2004年15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病人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h,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97.1%(135/139)的病人溃疡治愈,全部病例胃酸降低,溃疡复发率3.6%(5/139)。结论该手术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溃疡复发率低,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首选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狗为实验对象,改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设计胃小弯和胃底浆肌层切开术,观察手术前后胃组织内胆碱能纤维和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胃固有膜、粘膜下层和肌层内的胆碱能纤维较术前明显减少,壁细胞的泌酸功能受到极度抑制。提示胃小弯和胃底浆肌层切开术能有效地去除壁细胞的迷走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20.
现将本院自1982年8月~1990年7月收治3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出血原因不明非手术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经手术诊断为急性胃粘膜出血(AGM B)6例,用迷走神经干切断附加手术治疗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