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紫癜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陨栽孕)模型小鼠脾脏巨噬细胞(酝椎)凋亡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该方临床使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紫癜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免疫法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ITP小鼠模型,观察小鼠外周血小板、脾中巨噬细胞的微观结构及其凋亡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药物组均能提高ITP小鼠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紫癜汤组酝椎的凋亡率提高,与模型组比较,疗效优于醋酸泼尼松(P<0.05);两药均能改善酝椎的微观结构,紫癜汤优于醋酸泼尼松.[结论] 紫癜汤通过改善ITP模型小鼠脾中巨噬细胞的微观结构及促进巨噬细胞的凋亡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骨髓衰竭小鼠模型线粒体途径血小板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孢素(CSA)对照组和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小鼠建立免疫性骨髓衰竭模型。造模当天开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CSA对照组予CSA灌胃,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分别予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灌胃。治疗后各组小鼠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细胞色素C(Cyt C)、磷脂酰丝氨酸(PS)、钙离子(Ca2+),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ak、半胱天冬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骨髓巨核细胞、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ΔΨm、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明显升高(P0.01),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Cyt C、PS、Ca2+、Bax、Bak明显下降(P0.05,P0.01)。电镜下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巨核细胞、血小板结构损伤均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结论:犀角地黄汤治疗急性骨髓衰竭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血小板凋亡,且治疗效果与剂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黄连地黄汤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80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连地黄汤低剂量组(2.7 g/kg生药)、黄连地黄汤中剂量组(5.4 g/kg生药)、黄连地黄汤高剂量组(10.8 g/kg生药)、二甲双胍(90 mg/kg)合并苯那普利(0.9 mg/kg)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先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然后各组造模大鼠腹腔注射浓度为44 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3 d后检测空腹血糖,选择血糖大于11.1 mmol/L的2型糖尿病模型。血糖符合标准的大鼠继续边喂饲高脂饲料边给药12周。末次给药1 h后测空腹血糖,然后各组大鼠用5%水合氯醛(6 mL/kg)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取心脏用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用于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抗体(FN1)表达。[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黄连地黄汤可降低糖尿病性心肌病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值、LDL-C、TC含量及心肌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及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结论] 黄连地黄汤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地甘口服液对环磷酰胺致血小板减少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地甘口服液对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白鼠 5 0只 ,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造模组、血美安组、地甘口服液小剂量组、地甘口服液大剂量组。除空白组外 ,其他四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3 0 m g/kg,连续 3天 ,制成血小板减少模型 ,然后分组进行治疗 ,持续 11天。于造膜后第 2 ,4,6,8天进行血小板计数 ,并同时检测血小板平均体积 ( MPV)、血小板体积变异系数 ( PDW) ,第 8天心脏取血检测血小板内 c AMP,c GMP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等。结果 :地甘口服液可使凝血时间缩短 ,使血小板数量增高 ,加强血小板聚集功能 ,大剂量时有降低板内 c GMP作用 ,小剂量时对板内c AMP,c GMP均无影响。结论 :地甘口服液具有促进止血 ,改善血小板质量并加强其功能 ,防止血小板下降和促进血小板数量恢复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牛角地黄冲剂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大鼠血栓素A2 (TXA2 )、前列环素I2 (PGI2 )的影响。方法 :将 10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 5组。除正常组外 ,各组均以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 (APS)造模 ,分别灌胃给药 ,每日 1次 ,连续 11d ,分别在第 7d和第 11d各测一半大鼠的血浆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值 ,并作骨髓涂片检查。结果 :强的松组的 6 -keto -PGF1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 (P <0 0 5 ) ,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 6 -keto -PGF1α明显高于模型组 ,并接近正常组水平 ,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TXB2 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 (P <0 0 5 ) ,仍低于正常组水平。结论 :牛角地黄冲剂具有改善ITP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作用 ,且对机体生理平衡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行为学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自体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不造模者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以脑含水量、脑指数作为脑水肿观察指标;以Rosenberg行为学评分法作为行为学观察指标。结果脑出血后第7日,中药各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脑指数和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脑出血后第3日,中药各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第7日改善明显。结论犀角地黄汤和尼莫地平均能降低脑出血后大鼠脑指数和脑组织含水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0.
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大鼠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及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腹腔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建立ITP模型,于造模开始后第7天开始,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14 d。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造模前、灌胃前、灌胃结束后各组大鼠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灌胃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Treg、Th17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淋巴细胞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35水平。结果灌胃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大鼠血小板数目明显上升(P均0.05),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所占比例、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及IL-35水平均明显上升(P均0.05),而Th17细胞所占比例及IL-17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犀角地黄汤高剂量组各指标与醋酸泼尼松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可能通过上调ITP大鼠外周血中Treg细胞表达,下调Th17细胞表达,维持Treg/Th17平衡,进而调节相关细胞因子IL-17、IL-35的表达发挥抗血小板减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芪荷地黄汤防治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芪荷地黄汤对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大鼠血清载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的影响,初步探讨芪荷地黄汤防治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可行性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在接受芪荷地黄汤治疗10周后,测定其有关生化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载脂蛋白AI(ApoAI)、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及ISI明显降低,血清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含量显著升高。而芪荷地黄汤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中药芪荷地黄汤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糖尿病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1]。常因感染、饮食等原因而反复发作。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后产生的致炎物质的影响。方法: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等效剂量(13.8g/kg)的大鼠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FM1感染NR8383细胞1h后,加入15%的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同时设正常细胞和病毒对照组。药物作用后6、12、24h,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MCP-1的含量,放免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性介质PGE2、PLA2、LTB4的含量;药物作用后8、24、36、48h,生化法检测细胞内自由基NO、iNOS含量;药物作用后24h,RealtimePCR检测细胞内TNF-α、MCP-1的mRNA水平。结果: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抑制了FM1感染NR8383细胞后TNF-α、MCP-1的转录和表达(P<0.05),抑制了NO、iNOS的产生(P<0.05),降低了PGE2、PLA2、LTB4、MDA的含量(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含药血清明显抑制了流感病毒感染后肺泡巨噬细胞内炎性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及自由基的产生,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加归脾合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在临床证实新加归脾合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具有明显疗效基础上,试图通过ITP动物模型验证其疗效,为进一步探讨该方作用机理与新药研发奠定基础。方法 用免疫造模法建立小鼠ITP动物模型,并选择相应检测方法观察ITP小鼠外周血象、骨髓象与病理组织学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新加归脾合剂具有明显提高ITP小鼠外周血小板数、促进巨核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效应,对于骨髓与脾脏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影响。结论 新加归脾合剂对特发性减少性紫癜治疗有效、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止血散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属于免疫性疾病,我院曾报道以中药复方玳瑁紫癜宁治疗本病。近年来根据临床观察,在原方的基础上经过改革、研究、筛选又研制出止血散。止血散主要是以凉血、止血、祛瘀、补虚为根本大法,用以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3例,临床取... 相似文献
16.
参芪地黄汤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参芪地黄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作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用参芪地黄汤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饮用水.24周后进行肾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用放免法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11)、血清和肾组织内皮萦(ET)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量肾组织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模犁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肾功能及肾脏病变明显改善:血清Ang-Ⅱ、血清和肾组织ET水平降低;肾组织局部TGF-β1表达减少.结论 参芪地黄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Ang-Ⅱ、ET、肾组织ET和TGF-B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免疫性ITP动物模型ET-1CGRP的变化及紫癜颗粒调整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内皮系统的相关性及紫癜颗粒的新的作用靶点.方法:观察杨氏[1]免疫性ITP动物模型血小板计数、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紫癜颗粒的调整作用.结果:模型组的血小板计数、血浆ET,与空白组、治疗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CGRP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组与治疗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紫癜颗粒有效;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内皮系统之间有相关性,且很可能是紫癜颗粒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8.
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用免疫法建立小鼠ITP模型,设正常对照组、豚鼠血清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低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实验组共6组,实验组和阳性药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其他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的改变.给药10d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重、脾脏和胸腺指数、血象、骨髓象、脾脏病理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出现紫癜和胃肠道出血症状,血小板显著降低,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有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表现出骨髓细胞成熟障碍.实验组和阳性药组对ITP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表现为血小板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骨髓细胞成熟障碍减轻,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尤其以产板巨核细胞显著增多(P<0.01),脾脏指数降低,外周血CD8降低,CD4/CD8比值升高.各实验组中以高剂量实验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疗效显著,尤其以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1980~1985年我们以中药栀子地黄汤为主方,辨证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8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11例,女69例;年龄15~59岁,平均32.4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4.8年。出血部位:皮肤紫斑72例,牙龈出血45例,鼻腔出血26例,月经量过多14例。其中两个以上出血部位者52例(占66.3%)。另外,脾脏肋下扪及者12例。中医辨证:阴虚型52例,表现为头昏,烦热,口 相似文献
20.
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血浆血栓素A2、前列环素I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牛角地黄冲剂对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的影响.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对照组、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牛角地黄冲剂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均以注射免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造模,分别灌药和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11天,分别在第7天和第11天各测一半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值,并作骨髓涂片检查.结果显示强的松组6-keto-PGF1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P<0.05)而牛角地黄冲剂高剂量组6-keto-PGF1α浓度明显高于模型组,且接近正常组水平.而各组TXB2水平改变均不显著.说明牛黄地黄冲剂有改善ITP出凝血功能低下的作用,且不改变机体生理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