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慢性心力衰竭(CHF)时交感神经持续激活,可促进心力衰竭恶化,另心衰时β受体密度下诃,对心衰并不利。β受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必奋性下降,降低心肌耗氧,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快速心律失常,减少猝死,改善预后。近来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了CHF患长期应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患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随着对心衰发生机理的研究和治疗模式的转变,β-受体阻滞剂逐渐成为继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心衰之后的第4类重要药物。1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机理1.1β-受体上调作用慢性心衰(CHF)时常伴β-受体密度下调,重度心衰时β-1受体密度下调60%-70%。β-受体阻滞剂可使β-受体密度增加,恢复β-受体对交感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追踪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死亡率很高 ,传统的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和提高生存率。近年研究认为血压计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可降低一部分心衰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随着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进一步研究 ,认识到 CH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逐渐加重的过程中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起重要作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拮抗这种作用。我们观察了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自我院 1992~ 1997年收治的 CHF患者 ,根据NYHA…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心衰)病理生理的进一步研究,β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但由于其负性肌力作用,可诱发或加重心衰,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加强护理。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阿替洛尔治疗CHF 282例,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研究随着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已逐步从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水平甚至基因水平,并确立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导作用,其中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举足轻重,大量研究证实其与CH病死率密切相关。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不但可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更重要的是可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病死率、再住院率。本文从生理、病理生理等方面对交感神经系统在心力衰竭(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悦宁定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HF患者362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转化酶抑制剂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观察临床效果、安全性。结果:应用转化酶抑制剂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后,症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王姝 《浙江临床医学》2013,(9):1320-132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合并疾病研究目前逐渐成为热点。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显示,β受体阻滞剂是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首选治疗药物。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时,  相似文献   

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高,预后差。随着对慢性心衰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中的治疗地位逐渐被认可,其应用的空间逐渐扩大。本文旨在观察美托洛尔对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探讨β受体阻滞剂个体化剂量调整。  相似文献   

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综合征.近年来作者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ACEL+利尿剂+洋地黄)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传升  晁储璋 《临床荟萃》2001,16(7):329-331
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 ,历来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列为禁忌。近年来 ,随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加剧心肌重构和促使心力衰竭恶化研究的深入 ,开始强调对神经内分泌的干预作用 [1 ]。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治疗心力衰竭的启示 ,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衰的治疗也提到日程上来。现就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综述如下。1 作用机制 [2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涉及多方面因素 ,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通过 :1.1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减少静息和活动时动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1.2 减…  相似文献   

11.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受体阻滞剂由于其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一向被视为禁忌。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人们认识到心衰不仅是心血管系统发生病理变化,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发生变化。心衰时血液动力学异常导致神经内分泌被激活,神经内分泌活性增高进一步加重了心衰时血流动力学障碍,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心衰不断恶化。随着对交感神经的激活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引起恶化效应的认识,以及具有抑制RNS、SNS作用的ACEI治疗心力衰竭大型试验成功的报道,使用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已成为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冠心病CHF患者,β-受体阻滞剂组51例,对照组27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在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恶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分级(Ⅲ~Ⅳ)、运动耐量(6MWT<300m)、生活自理能力(丧失自理能力)及精神状态(重度焦虑)的构成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CHF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3.
卡维地洛影响慢性心衰患者再入院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增加,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也成为临床常见的综合症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于2003年首次报道了我国人群慢性心衰流行病学结果:心衰患病率为0.9%, 65~74岁为1.3%[1]. 同时,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如CIBIS-Ⅱ及MERIT-H显示β受体阻滞剂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量,提高射血分数,从而降低再住院率及总病死率[2-3].卡维地洛是一种新型非选择性第三代β受体,非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同时具有α1受体阻滞.本研究选择慢性心衰(NYHA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在常规利尿剂,洋地黄, ACEI/ARB治疗基础上,观察应用卡维地洛对再入院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 ,老年慢性心衰 (CHF)时交感神经系统、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 (AT Ⅱ )等具有缩血管作用的神经激素的活性增高是导致CHF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1 2 ] 。但心力衰竭的好转与血浆NE ,AT Ⅱ及心钠素 (atrialnatriu  相似文献   

15.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β受体阻滞剂已肯定为慢性心力衰竭(CHF)标准治疗的药物之一[1-2].由于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药物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其治疗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仍有差异.本研究旨在观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CHF患者的不同疗效.  相似文献   

16.
β—阻滞剂与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shi.  Y 《临床荟萃》1995,10(18):826-827
自从30年前β-阻滞剂应用于临床以来,因有加重心衰的危险,一直禁用于严重心衰的患者.因此,人们对近年应用β-阻滞剂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症状和预后的报道,感到有些吃惊及矛盾.这一认识的根本转变有多种原因: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交感神经刺激对心脏机械作功和电稳定性的长期不利作用,可能超过了对衰竭心脏当时有利的正性肌力作用.②试验分析表明,心肌梗塞后应用β-阻滞剂,轻、中度CHF的病死率降低最明显.③大多数研究表明,CHF应用小剂量β-阻滞剂对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持续改善和室性心律失常(VA)的控制有利.④相反,长期应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及其它正性肌力药物,并不能产生这些有利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寿灼 《临床荟萃》1999,14(20):953-95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自1977年问世以来,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ACEI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从而起到扩张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及减少醛固酮分泌、减轻钠水潴留,达到治疗CHF的目的。随着临床应用及研究的进展,对其治疗CHF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就ACEI治疗CHF的若干进展进行综述。1 心衰时神经系统的改变及ACEI的作用 心衰时主要表现是交感神经兴奋,而副交感神经受抑制。1.1 交感神经兴奋的诱发因素及利弊  相似文献   

18.
张明霞 《临床荟萃》2011,26(13):1164-116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心肌缺血、心室重塑、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有关,如能有效地抑制导致发生的环节,便能有效地控制CHF,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已经成为治疗的重要药物.我们采用厄贝沙坦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显著改善左心室的重塑.  相似文献   

1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婴幼儿期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引起心肌重塑(remodeling),经过一段适应性代偿时期,最后进入适应不良的失代偿阶段,发生顽固性心衰,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卡维地洛( carvedilol)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临床试验研究证实它能明显改善CHF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提高存活率[1].本研究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小儿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探讨该药对CHF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CHF)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CHF不仅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且还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其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为心肌重塑.数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肯定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等能够逆转心肌重塑,改善CHF患者预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