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制订通肠理气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治疗外科术后肠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蒸馏法和水提醇沉工艺制备通肠理气口服液,薄层色谱法鉴别;对200例外科术后肠麻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备工艺合理,薄层斑点明显,重现性好,临床观察治疗外科术后肠麻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0%。结论:通肠理气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合理,鉴别方法简单可靠,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利咽袋泡剂,TLC法定性控制质量,观察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制备茶叶滤纸包装利咽袋泡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射干、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对223例急慢性咽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处方有关药材薄层斑点明显,临床治疗急慢性咽炎总有效率为95.77%。结论:利咽袋泡剂鉴别方法可靠,其服用便利,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正> 心可宁胶囊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处方药物,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蟾酥、人工牛黄、红花、冰片、水牛角粉、人参须等8味中药,具有活血散瘀,开窍止痛的功能,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眩晕。由于此药为常用药,我们对其薄层鉴别进行了观察和整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加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黄芪加川芎嗪治疗,对照组用丹参粉针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加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纹痛疗效较好。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葛根素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6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用复方丹参滴丸加葛根素治疗;对照组32例用消心痛加美托洛尔治疗。分别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及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减少频率、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并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10毫克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使用丹红30毫升联合硝酸甘油10毫克静脉滴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丹红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并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确切有效,且相对单独使用硝酸甘油组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1,(31):72+74-72,7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本院住院患者,全部患者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将其随机分成丹参注射液治疗组40例,黄芪注射液治疗组40例,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组40例,每种药物均连续使用1个疗程(14d)。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论:丹参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更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简黎明  曾加礼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273-2274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与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尼可地尔为A组31例,消心痛为B组34例,治疗2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次数减少。心电图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明显优于消心痛组。结论:尼可地尔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效果优于消心痛。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气雾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速效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6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复方丹参气雾剂组(治疗组)、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丹参气雾剂,每次喷吸3~5下,每天3次,心绞痛发作时再喷吸3~5下,观察其速效作用。对照组:复方丹参片每天3次,每次3片,观察其疗效。结果:复方丹参气雾剂能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对心绞痛、心电图近期疗效显著,对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94.3%,心电图总有效率65.7%,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心绞痛、心电图速效作用显著,气雾剂对心绞痛有速效作用,临床上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速效作用显著,吸收迅速,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纯中药气雾剂。  相似文献   

9.
蒲公英注射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蒲公英注射液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原理制成蒲公英注射液,采用HPLC法测定其所含咖啡酸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所含咖啡酸进行鉴别,并对400例盆腔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94%。结论:该制剂配方及制法合理,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方一清  杨春  陈利欣 《中国药师》2006,9(10):927-928
目的:制备劫敏冲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含挥发油的药材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其它的药材用水煎煮法提取。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防风、白芷、辛夷进行鉴别,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17%。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通心络组36例,在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有效率。结果通心络组显效18例(50.0%),有效15例(41.6%),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显效13例(40.6%),有效10例(31.2%),总有效率71.8%;通心络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  张碧华  高素强 《中国医药》2013,8(8):1051-1052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8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2组,脉血康胶囊治疗(750 mg/次,3次/d)的观察组72例,常规西药抗心绞痛治疗的对照组36例,治疗8周后,观察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观察组中心绞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1%(67/72),明显优于对照组(63.9%,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4.4%(68/72),明显优于对照组(75.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在改善症状,控制和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方面优于西药抗心绞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益欣康泰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口服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益欣康泰胶囊1.5 g,tid,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益欣康泰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分别为70%和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欣康泰具有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蔡久英  刘岩  李研  翟桂兰 《中国医药》2009,4(4):248-249
目的观察心脑欣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按就诊先后次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脑欣胶囊,2粒/次,2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左心室收缩功能(每搏血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每搏血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脑欣胶囊对冠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较明显地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脑联通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用心脑联通胶囊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4周后进行心绞痛、心电图、血脂及总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00%(P〈0.05)。结论心脑联通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脑欣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入选,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1例,口服心脑欣胶囊,2次/d,2粒/次;对照组35例,口服诺迪康胶囊,3次/d,1粒/次。服药时间为4周。观察服药期间心绞痛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显效率为39.6%,总有效率达91.1%;对照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0.0%与85.7%。所有病人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心脑欣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确切、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Ⅰ、Ⅱ,Ⅰ组60人,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Ⅱ组为60人,作为对照,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结果经治疗后,Ⅰ组、Ⅱ组两组治疗方法都有着一定的功效,与治疗前相比,都有着一定的改善,两组相比较来看,Ⅰ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Ⅱ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着较好的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8.
胸痛及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卓  赵先仙 《江西医药》2006,41(8):533-535
目的比较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2例冠脉造影病例,依据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分成2组,行常规12导联ECG检查,并加做V3R、V4R、V5R导联及冠脉造影,进行患者胸痛、缺血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比较。结果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64.7%,阳性预测值82.2%.缺血心电图灵敏度64.6%、特异度36.7%、阴性预测值54.7%。ST段压低或抬高阳性预测值66.1%、T波倒置阳性预测值31.3%、缺血心电图并典型胸痛灵敏度70.3%、缺血心电图并不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的的特异度34.5%。结论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高,阳性预测价值大,误诊率低,典型胸痛者冠心病的可能性大;缺血心电图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阴性预测价值更大,单凭其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片面性;ST段压低或抬高诊断价值优于单纯T波改变,缺血心电图合并典型胸痛灵敏度高,漏诊率低,缺血心电图合并不典型胸痛特异度低、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9.
薛峥 《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18-119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症候以及血Hs-CRP、Hs-TNT和NTpro-BNP的变化。结果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体证候疗效比较上,治疗组与优于对照组(P<0.05);在NTpro-BNP等各项疗效性指标比较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压、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心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