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切开挂线扩创的基础上,以低浓度白降丹制剂联合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肛瘘,报道25例。笔者认为该术式重视处理内口及引流,突出中医“祛腐生新”法的实际意义,现报导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25例为住院病人,有明确外口及痿管,经PCR或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结核性肛瘘,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7年6月~2000年10月,使用显微器械用阴囊纵膈皮瓣一期成形术,修复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下裂5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年龄3~12岁,全部为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下裂,阴囊发育良好者术前均无手术史。全部病例术中均采用显微器械操作。  相似文献   

3.
4.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全称为肛门直肠瘘(Anorectal Fistula),中医称之为“肛漏”.其临床特点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症,局部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直肠.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口组成,但也有仅有内口或外口者.多数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在我国约占肛肠疾病患者的1.67%~3.60%[1],仅次于痔疮;发病人群多在20 ~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2].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肛直肠瘘力外科常见之疾病,约占肛门外科病的1/4;一般病情虽不严重但对患者的健康及劳动力影晌很大。中医治疗肛瘘,远在明朝就采用了挂线疗法,从文献上考据,最先系用一种药制丝线,结扎瘘管后,于末端系一铅锤,靠铅锤坠力,割开瘘管壁,使成开放性创  相似文献   

6.
<正>婴儿泄泻是婴儿常见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其中以饮食不当,导致肠道细菌及病毒感染为主。两年来,我们运用耳针等治疗本病104例,计分:耳针组40例,耳针合并内服焦三仙组(简称耳焦组)64例,均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治痿一例     
凃××,女,62岁。1986年10月14日诊。两月前患头痛,腰痛,四肢酸软无力。某医院诊断为重感,服中西药及针灸治疗,头痛减轻,但腰痛逐渐加重,且下肢逐渐软瘫,不能行走。经重庆市某医院作CT 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初步诊断为:①老年性腰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纯中药制剂保肾汤防治肾衰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予保肾汤冲剂口服;对照组予百令胶囊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肾虚症状、血压及血肌酐、尿素氮、甘油三脂、胆固醇、24h蛋白定量等的变化.结果:保肾汤能明显改善老年人肾虚症状及降低血压和甘油三脂,减少24h蛋白尿总量,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JD《0.05或0.01.结论:保肾汤能显著改善病人肾虚的症状,降低血压及血肌酐水平,缓解尿蛋白,从而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婴儿尿布皮炎和肛周皮炎是婴儿常见皮肤病。我们从1992年6月开始采用自拟方三子油外用治疗121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1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63例,女58例;年龄最大者1岁,最小者2天;病程最长者1个月,最短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哮喘患儿均运用冬病夏治疗法,采用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达60.58%、100%,治疗2年后和治疗3年后与治疗前比较,发病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上肢筋痿软症是肩关节损伤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外展、抬举不能,肌肉萎缩,痿软无力,手握力下降等。治疗不当或贻误治疗往往导致功能失常。笔者于近年来采用治痿汤调补肝肾治疗本病26例,效果较满意。一般资料26例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22~7...  相似文献   

12.
印会河同志在《江西中医药》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喻氏清燥救肺汤中得到的启示》的文章,这篇既有精辟理论阐述,又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启示》,抓住关键,击中时弊,纠正了笔者以往将沫作痰的弊端,治愈了一例久经误治的肺痿病  相似文献   

13.
1临证举例例1龙某某,男,53岁,1983年3月初诊。素体瘦弱,去冬参加兴修水利劳动后,畏寒倦怠,两下肢软弱无力,几月来逐渐步行不稳,小腿肌肉日渐萎缩,枯瘦如柴,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弱无力。证属寒湿凝滞,阳气壅遏,而致形成虚寒痿躄。治宜辛温助阳,健脾益气。方药:熟附、桂枝、防风、白术、白芍各15g,生姜、黄芪各10g,黄柏6g。5剂后,觉身暖,精神稍振,双下肢不仁不用,更方:熟附片、党参各20g,黄柏6g,黄芪30g,白术、怀牛膝各12g,白芍、熟地各15g,当归20g。10剂后,症状…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医称两下肢瘫痪为痿症。《内经》论述本病多因五脏之热。各脏表现症状不同,而有五痿之分。笔者治一脉痿,初以补心清热生脉,继以养心益肾、壮筋祛痿之法,经治20余日,竟获痊愈。刘××,女,18岁。79年11月25日早7点因生气哭泣时间长至下午3点,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全身抽搐、面色苍白、周身出汗,有时意识朦拢,经某医院治疗,当时抽搐缓解。3天后出现两下肢瘫痪,运动困难,用针刺及暗示疗法不效。又服中药未获好转,于  相似文献   

15.
16.
患者:丁××,男性,27岁,未婚,工人,住院号1102,于1964年11月6日入院。据述本病起于1950年3月,(在东北工作时)因痹症而致两膝节骱紅肿疼痛,当时曾住某院治疗,診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經治疗后症情改善而出院,坚持一般工作。后于1964年1月份,复因发热,骨节痠痛,下肢痿弱,不能行动而住本市某医院治疗,仍照“风湿性关节炎”治法,  相似文献   

17.
徐××,男,45岁,干部。1985年9月13日初诊。患者面色无华,脸如满月,形体消瘦,四肢瘫痪,肌肉萎缩,皮肤自觉有蚁行感,腰膝酸冷,耳鸣纳呆。脉细弱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而腻。查体:四肢肌力消失,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腹壁反射消失,四肢皮肤痛觉正常,克氏征与布氏征阴性。中医辨证系肝肾亏损,中运不健,湿邪内蕴,方用金刚丸加减: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针灸,按摩综合治疗痿症(格林巴利综合症)效果显著。将门诊治疗的15例资料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令3~9岁的14例,60岁的1例。发病2个月到3个月的13例,1个月以上2例。15例患者就诊时全部在急性期过后发生痿症的时期,其中上肢麻痹3例,下肢麻痹12例,上臂和下肢肌肉痿缩松驰,软弱无力。关节周围韧带松缓,活动受限,手、足、腕无力,不灵活,或内外翻,向上抬举困难,起坐无力。治疗方法上肢取穴:风池、肩井、云门、肩髃、手三里、合谷弹筋拨络:滑筋、腋下筋,肘外侧筋。  相似文献   

19.
王英 《陕西中医》2000,21(7):294
运用自拟痿康汤(枸杞子、山萸肉、潼蒺黎、熟地、巴戟天、仙灵脾、菟丝子、丹皮、山药、白术、蛤蚧)治疗阳痿66例,总有效率93.9%。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补肾生精,活血举痿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骨痿     
李××,男,53岁,系农安县三岗公社社员,住院病志号10742号。病人下肢运动失用20余日,八月中旬,因出汗后用冷水浴而引起发热,双下肢活动不用。数日后下肢失去知觉,难以站立,小便淋漓,大便秘结。经当地卫生院应用大量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等药物治疗,病情仍不缓解,遂入中医学院附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