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BN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发生心房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98例的CHD合并AF患者,依据有无左心房血栓分为:对照组(52例,未发生心房血栓)、研究组(46例,发生心房血栓)。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BN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房直径(LAD)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心房血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BNP、hs-CRP、ox-LDL、LVEDd、LAD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358.6±77.8)pg/ml vs.(1102.9±315.7)pg/ml,P=0.001];[(5.8±1.0)mg/L vs.(7.4±1.3)mg/L,P=0.027]、[(3.4±0.8)mmol/L vs.(4.0±0.9)mmol/L,P=0.038]、[(58.1±5.5)mm vs.(74.3±6.8)mm,P=0.030]、[(32.5±3.8)mm vs.(39.6±4.3)mm,P=0.021],LVEF、HDL-C则明显降低,分别为:[(57.3±3.8)%vs.(48.2±3.1)%,P=0.015]、[(1.08±0.27)mmol/L vs.(0.72±0.16)mmol/L,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bA1C、T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OR=1.986,P=0.009)与LAD(OR=0.863,P=0.028)为心房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BNP能独立预测CHD合并AF患者心房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生长分化因子15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比较血糖控制效果及生长分化因子15、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8.56±1.20)mmol/L、餐后2 h血糖(8.97±1.0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1±1.02)%相比于治疗前均下降,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9.93±1.50)mmol/L、餐后2 h血糖(9.01±1.50)mmol/L、糖化血红蛋白(9.87±1.54)%水平,(P均0.05),治疗后两组生长分化因子15、hs-CRP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结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相比于传统治疗方式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并改善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hs-CRP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潮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强化组各100例。2组均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mg睡前口服;强化组阿托伐他汀40mg睡前口服。随访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和HDL-C。结果对照组治疗后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组治疗后H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强化组治疗后H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48±0.39)mmol/L vs(1.36±0.20)mmol/L,P0.05;(5.71±0.67)mmol/L vs(5.21±0.53)mmol/L,P0.01;(5.44±0.75)%vs(5.19±0.31)%,P0.01],TC、L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57±0.74)mmol/L vs(4.06±0.62)mmol/L,P0.01;(1.95±0.63)mmol/L vs(2.23±0.53)mmol/L,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对降低血脂效果更为理想,同时也可能使血糖水平升高,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中老年人高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于北京市安贞医院体检的209例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n=105)和高血压组(n=104),后者再根据高血压程度分为高血压病1、2、3级3个亚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为(1.57±2.18)mg/L,高血压组患者hs-CRP水平为(3.91±4.64)m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血压病1级hs-CRP水平[(2.95±3.27)mg/L]比较,高血压病2级hs-CRP水平[(5.73±4.00)mg/L]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病3级hs-CRP水平[(7.60±8.13)m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3级较高血压病2级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高血压分级越高,血清hs-CRP水平增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严重程度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冠心病(CHD)患者87例(单纯CHD组)、冠心病合并轻度SAHS患者71例(CHD+轻度SAHS组)、冠心病合并中重度SAHS患者59例(CHD+中重度SAHS组)。对比三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外周血糖代谢、脂质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单纯CHD组比较,轻度SAHS组、中重度SAHS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12.40±1.67)μmol/L比(9.12±0.98)μmol/L比(5.86±0.75)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0.94±1.65)μmol/L比(8.11±0.87)μmol/L比(6.05±0.64)μmol/L]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空腹血糖(FPG)[(5.43±0.61)mmol/L比(6.29±0.75)mmol/L比(8.71±0.98)mmol/L]、餐后2h血糖(2hPG)[(5.78±0.64)mmol/L比(6.69±0.73)mmol/L比(9.43±1.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2.57±0.32)%比(3.18±0.34)%比(5.09±0.56)%]水平及TC[(6.21±0.85)mmol/L比(6.84±0.89)mmol/L比(8.64±0.92)mmol/L]、TG[(1.75±0.21)mmol/L比(2.04±0.25)mmol/L比(3.28±0.40)mmol/L]、LDL-C[(4.09±0.43)mmol/L比(4.77±0.52)mmol/L比(6.12±0.75)mmol/L]水平显著升高,HDL-C[(0.89±0.11)mmol/L比(0.78±0.08)mmol/L比(0.51±0.07)mmol/L]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且随SAHS病情加重,CHD+中重度SAHS组上述指标较CHD+轻度SAHS组变化更显著(P均=0.001)。结论:冠心病合并SAHS可加重机体胆红素及糖脂代谢紊乱,且随SAHS病情加重、机体内环境紊乱加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无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哈萨克族因高度疑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且既往无糖尿病的患者41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280例)和非冠心病组(131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以Gensini评分表示。根据FPG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4组[组1(FPG5.6 mmol/L)、组2(5.6 mmol/L≤FPG6.1 mmol/L)、组3(6.1 mmol/L≤FPG7.0 mmol/L)、组4(FPG≥7.0 mmol/L)]。对患者生化指标、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比较,探讨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非冠心病组患者年龄[(55.05±10.32)岁比(59.00±10.11)岁,P0.001]、男性(67.2%比77.1%,P=0.032)、吸烟史(38.2%比59.3%,P0.001)、体重指数(BMI)[(22.96±1.62)kg/m2比(23.37±1.50)kg/m2,P=0.012]、高血压病(45.8%比62.1%,P=0.002)、FPG[(5.11±1.17)mmol/L比(6.34±2.51)mmol/L,P0.001]、总胆固醇(TC)[(4.14±0.82)mmol/L比(3.95±0.96)mmol/L,P=0.040]、Gensini评分[(0.27±0.69)分比(36.63±33.88)分,P0.001]均低于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3±0.28)mmol/L比(1.06±0.31)mmol/L,P=0.038]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1、组2、组3及组4四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2.17±0.33)mmol/L比(2.16±0.27)mmol/L比(2.30±0.28)mmol/L比(2.51±0.59)mmol/L,P0.001]、三酰甘油(TG)[(1.67±1.60)mmol/L比(1.85±1.21)mmol/L比(2.08±1.34)mmol/L比(2.23±1.51)mmol/L,P=0.02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9±0.80)mmol/L比(2.71±0.81)mmol/L比(2.66±0.86)mmol/L比(2.35±0.74)mmol/L,P=0.040]和HDL-C[(1.13±0.30)mmol/L比(1.00±0.31)mmol/L比(1.07±0.29)mmol/L比(0.99±0.29)mmol/L,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FPG与Gensini评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明显相关(r=0.236,P0.001),Gensini评分随着FPG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PG(OR 1.53,95%CI 1.25~1.87,P0.001)、年龄(OR 1.05,95%CI 1.02~1.08,P0.001)、BMI(OR 1.20,95%CI 1.03~1.39,P=0.020)、吸烟史(OR 2.87,95%CI 1.61~5.10,P0.001)及高血压病(OR 1.64,95%CI 1.02~2.64,P=0.041)均是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与FPG、年龄及吸烟呈正相关,与HDL-C浓度呈负相关。结论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无糖尿病人群的FPG与冠心病发生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将24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12例、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甘舒霖R治疗(治疗组)1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两周内低血糖相关指标和其他血糖波动参数,包括低血糖发生率(PT3.9,即血糖低于3.9 mmol/L的时间比)、低血糖发生次数、高血糖发生率(PT7.8、PT11.1,即血糖高于7.8 mmol/L或11.1mmol/L的时间比)、血糖波动系数(即连续测定的血糖值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参数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对照组PT7.8[(21.85±11.43)%]、PT11.1[(35.54±12.1)%]、SDBG(4.34±0.94)、LAGE[(13.21±1.82)mmol/L]、MAGE[(10.5±1.37)mmol/L]和HbA_(1C)(%)[(8.5.±2.1)%]等指标均高于治疗组(54.56±12.56)%、(19.45±10.5)%、(2.81±1.12)、(10.13±2.31)mmol/L、(7.4±1.45)mmol/L]、[(6.4±1.1)%]的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的PT3.9[(10.13±2.4)%]和治疗组的[(12.57±3.5)%]结果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难以平稳控制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甘舒霖R可以有效控制全天血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经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该文将该院在2016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与5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验,对比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C肽指标差异。结果患者经检测,观察组空腹血糖(10.21±0.29)mmol/L、餐后2 h血糖(16.04±1.26)mmol/L、糖化血红蛋白(9.67±1.1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384、38.981、21.489,P<0.05)。观察组血清C肽(0.76±0.15)μg/L,低于对照组的(1.39±0.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13,P<0.05)。结论糖尿病经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测,不仅给患者提供了准确的诊断,还可根据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良好的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经治疗的146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使用20mg一次的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照组使用10mg一次的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两组血脂、hs-CRP、TNF-α及内皮功能。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4.86±0.91)mmol/L vs(5.96±1.19)mmol/L]、[(1.67±0.93)mmol/L vs(2.52±1.12)mmol/L]、[(3.31±0.72)mmol/L vs(4.22±0.9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1.21±0.42)mmol/L vs(1.01±0.3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s-CRP和TNF-α也低于对照组[(4.31±1.31)mg/L vs(7.02±2.05)mg/L]、[(0.42±0.24)μg/L vs(0.72±0.37)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内皮功能对比,观察组内皮素-1(EF-1)低于对照组[(55.82±7.02)ng/L vs(69.82±9.58)ng/L],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72.31±12.80)μmol/L vs(61.59±10.5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版高脂血症病人的血脂状况,降低病人炎症反应,调节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是否具有直接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6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的高血压患者496例,按照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411例和肾功能降低组85例。记录患者身高、体质量、血压。采集外周静脉血5ml,由中心化验室统一检测尿素、肌酐、TC、TG、HDL-C、LDL-C、hs-CRP。结果 2组女性、冠心病、糖尿病、吸烟、体质量指数、TC、TG、HDL-C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降低组年龄、高血压病程、尿素、肌酐、hs-CRP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62.44±17.81)岁vs(60.49±14.40)岁,P=0.014;(7.30±5.90)年vs(6.10±4.70)年,P=0.021;(6.53±1.88)mmol/L vs(4.21±1.60)mmol/L,P=0.000;(137.50±42.48)μmol/L vs(78.67±21.71)μmol/L,P=0.000;(4.63±2.41)mg/L vs(2.04±1.41)mg/L,P=0.000]。相关分析显示,eGFR与年龄、高血压病程、尿素、肌酐呈负相关(r=-0.451,r=-0.564,r=-0.545,r=-0.794,P=0.000)。结论 hs-CRP水平在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测75岁以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d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连续住院的75岁以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93例,根据就诊第30天内有无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血清生化检测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d内共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27例(29.0%),事件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12.16±11.24)mg/Lvs.(5.47±9.85)mg/L,P0.05]、空腹血糖[(7.67±3.96)mmol/Lvs.(5.75±1.48)mmol/L,P0.05]、心肌肌钙蛋白[(11.91±21.77)ng/Lvs.(2.07±7.02)ng/L,P0.05]浓度显著高于无事件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升高是75岁以上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近期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分别与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474,P0.01;r=0.249,P0.01)。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升高是75岁以上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可能对其临床预后具有更强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新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间<9个月)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21)和干预组(n=121)。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治疗和血糖监测,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和心理干预。9个月后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压、血脂等变化。结果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84.3%vs.71.9%,P=0.017)。对照组干预后FBG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他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BMI[(22.18±6.30)kg/m2 vs.(24.34±5.76)kg/m2]、FBG[(6.14±1.40)mmol/L vs.(6.75±1.80)mmol/L]、收缩压[(141.25±19.73)mmHg vs.(147.05±21.55)mmHg]及总胆固醇[(1.71±0.69)mmol/L vs.(1.82±0.78)mmol/L]、甘油三酯[(1.69±0.72)mmol/L vs.(1.78±0.91)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2.82±0.75)mmol/L vs.(2.91±0.92)mmol/L)]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值得在社区慢病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57例),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查血脂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sCRP[(7.85±4.91)mg/L比(5.99±3.23)mg/L]、TC[(4.86±0.95)mmol/L比(4.39±0.81)mmol/L],LDL—C[(2.47±0.77)mmol/L比(2.12±0.68)mmol/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改良他汀序贯治疗对调脂及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较常规治疗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系统健康管理并评价其对生活方式和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及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正常高值血压人群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对干预组进行3个月的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然后对两组人群的生活方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及情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干预组较对照组的吸烟量和饮酒量均降低、高盐饮食人数减少,运动量增加(P均〈0.01),体重[(76.3±7.4)kg vs.(77.5±7.1)kg,P〈0.05)、收缩压[(120.3±4.7)mmHg vs.(129.2±3.5)mmHg,P〈0.05]、舒张压[(80.8±3.0)mmHg vs.(86.0±2.8),P〈0.05]、空腹血糖[(5.7±0.6)mmol/L vs.(5.9±0.8)mmol/L,P〈0.05)]、甘油三酯[(1.6±0.9)mmol/L vs.(1.8±0.6)mmol/L,P〈0.05]明显下降,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系统的健康管理可以纠正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糖脂代谢正常和降低血压,并显著缓解焦虑忧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老年患者117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rag组(58例)和20mg组(59例),均为每晚服药一次,患者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个月、3个月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3个月内所有不良反应,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服药后第1个月、3个月的TC、LDL-C、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3个月后与10mg组比较,20mg组下降水平TC[(4.07±1.03)mmol/L比(5.02±1.08)mmol/L]、LDL—C[(2.24±0.77)mmol/L比(3,03±1.07)mmol/L]、hsCRP[(27.90±1.90)mg/L比(36.00±3.80)mg/L]更显著(P均〈O.05);(2)20mg组累计MACE发生率较10mg组显著减少(5.1%比19.0%,P〈O.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d,能更有效地降脂,抑制炎症因子,减少心脏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肇庆医专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害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33~78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予缬沙坦降压治疗,A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B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C组同时给予丹参川芎嗪和前列地尔静脉滴注。3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清α1-微球蛋白和血清、尿β2-微球蛋白,血管指数和阻力指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B组和C组连续治疗2 w后,血清α1-微球蛋白、血清β2-微球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C组治疗后血清α1-微球蛋白[(21.3±3.97)mg/L vs.(16.7±3.49)mg/L]、血清β2-微球蛋白[(3136.5±310)μg/L vs.(2557.6±275.8)μg/L]和尿β2-微球蛋白[(138.2±13.8)μg/L vs.(109.7±13.6)μg/L]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B组治疗后比较,C组治疗后血清α1-微球蛋白[(21.9±3.88)mg/L vs.(16.7±3.49)mg/L]、血清β2-微球蛋白[(3188.6±298.7)μg/L vs.(2557.6±275.8)μg/L]和尿β2-微球蛋白[(139.3±14.2)μg/L vs.(109.7±13.6)μg/L]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A组治疗后比较,C组治疗后血管指数[(31.3±7.07)vs.(35.7±7.26)]升高,阻力指数[(0.60±0.05)vs.(0.51±0.04)]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治疗后比较,C组治疗后血管指数[(31.1±7.12)vs.(35.7±7.26)]升高,阻力指数[(0.61±0.05)vs.(0.51±0.04)]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前列地尔均能减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两者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68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自我管理教育组(自我管理组,88例)和常规健康教育组(常规管理组,80例)。自我管理组接受专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人员提供的自我管理教育课程,即AADE7^TM,包括健康饮食、积极活动、监测、服药、解决问题、健康心理应对、降低风险等7项,常规管理组则给予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测定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一1(ICAM-1)三种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与常规管理组比较,自我管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7.14±1.3)mmol/L比(6.0±1.1)mmol/L]、餐后血糖[(9.5±1.6)mmol/L比(8.8±1.4)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7.9±1.5)%比(7.2±1.1)%]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20.05),与常规管理组比较,自我管理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TNF-α:(201.0±57.3)pg/ml比(100.7±49.2)pg/ml,ICAM-1:(25.2±3.6)ng/ml比(18.2±2.9)ng/m1](P均〈0.05)。结论:专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人员提供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提示可改善β细胞功能及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孤立性心房(LAF)颤动(房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孤立性房颤患者14例,将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纯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年龄、血压、心率、左房大小(LA)、体重指数(BMI)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AF组患者左房较大[(35.93±5.74)mm vs.(31.20±4.64)mm,P=0.007],体重指数(BMI;25.70±3.21 vs.23.49±2.32,P=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5±0.61)mmol/L vs.(2.23±0.31)mmol/L,P=0.038]及空腹血糖[Glu;(5.96±1.64)mmol/L vs.((4.76±0.74)mmol/L,P=0.031]均较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HDL-C;(1.14±0.21)mmol/L vs.(1.49±0.27)mmol/L,P=0.015],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A与BMI(r=0.55,P0.05)、LDL-C(r=0.85,P0.01)、Glu(r=0.81,P0.01)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0.91,P0.01)。结论 LAF在临床上并非孤立,LA、BMI、血糖、血脂均可能为孤立性房颤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