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司匹林已被公认为心脑血管疾病药物预防中的基石。理论上来说,除非病人有明显的禁忌证、不能耐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阿司匹林一般应长期甚至终生使用,而不能间断,不能吃吃停停。病人若对阿司匹林"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随意服用、吃吃停停,也会险象频生。  相似文献   

2.
早在18世纪时,阿司匹林就作为镇痛消炎药应用于临床,到20世纪70年代发现它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内血栓素A2(TXA2)的合成而起到抗凝作用,遂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其抗栓治疗的疗效已为大量国际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肯定。从其药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阿司匹林的血浆半衰期很短,15—30分钟,而血管栓塞性疾病多发生在夜间,因此许多医生常建议患者在睡前服用阿司匹林以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听人说银杏叶片和阿司匹林不宜同服.但医生给我配了这两种药,我不知是服好还是不服好。  相似文献   

4.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以及死亡的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现在,很多老年人常常多种疾病缠身,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漏服药的情况时有发生.漏服一次,有些情况下可能影响不大,有时则可能会影响疗效,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疗效迅速、肯定,被誉为药品领域的常青树,其口服常释剂型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和抗血小板药,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75~150毫克每天一次,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中风及动脉粥样硬化。阿司匹林只需要每天服用一次,因为人体每天有1门0—1,4的血小板是新生的(血小板存活期为7~10天。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不能再生),每天服一次就可以抑制90%以上的血小板。由于晚上18~24点是人体新血小板生产的主要时间段,而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3~4小时才能在人体内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因此。有人提出应晚饭后立即服用。这样既减少了对胃的刺激。  相似文献   

8.
阿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直到近二十余年,人们才发现老药阿司匹林有了新用途,除解热镇痛外,还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作用。首先发现可以预防脑卒中,又发现长期服阿司匹林还能够使心肌梗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下降20%~25%,虽然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但对高危患者实际的获益明显超出风险。  相似文献   

9.
萨马兰奇死于冠心病的消息传来.再度提醒人们关注杀人无数的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以来,绝望、无助的人们以为阿司匹林能帮他们幸免于这场灾难。只可惜.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0.
吴伯镛 《中国药业》2001,10(2):57-57
就阿司匹林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药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家庭用药》2008,(2):55-56
我今年66岁,患有轻度高血压、早期冠心病、老慢支、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疾病,并且有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3.
大量证据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效的方法之一。高血压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那么高血压患者是否应该使用阿司匹林?使用阿司匹林有哪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阿西比林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患有心脑血管性疾病的5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正常、传统的治疗的同时,还使用阿司匹林的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只进行正常、传统的治疗。结果使用统计学方法的对比,得出了观察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不论是在副作用,还是治疗效果上都要比对照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要好的很多。结论合理的将阿司匹林应用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提倡合理用药、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方法对广州某社区医院的拜阿司匹林心脑血管临床应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心脑血管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认知程度不深,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结论针对这些现象,结合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患者应该如何应用选择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治疗,为合理安全使用阿司匹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评价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本组研究中的全部30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共195例,占65%;对照组共105例,占35%。观察组195例受试对象给予500mg/d的可溶性阿司匹林,根据实际情况可加用肠溶性阿司匹林30mg/d。对照组105例受试对象给予安慰剂。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观察组全部195例受试对象中,心脑血管疾病共出现19例次/年(3.25%);对照组共105例受试对象中,心脑血管疾病出现16例次/年(5.0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对象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下降约20%,出现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下降约37%,心脑血管死亡率下降约6%。在观察组的受试对象中同时患有糖尿病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下降约4%。结论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理想的预防作用,为了有效降低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患者早期死亡,目前主要提倡做好预防措施,正确并合理地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8.
<正>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明,在心血管高危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能够使严重心血管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约1/9,其中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减低1/3,非致死性卒中的危险减低1/4,血管事件病死率减低1/6,在无动脉硬化性心脑病史的患者中,阿司匹林治疗能够使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下降15%,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总体降低23%,其中有血管病史的患者降低31%,有糖尿病史的患  相似文献   

19.
第一周,睡前服 阿司匹林的作用之一,是防止血液中的血小板“相亲相爱”,聚集在一起而形成血栓,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初用阿司匹林的病人,第一周在睡前服用,才能让它“尽心尽力”地为你服务。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作为一个老药新用的经典例子。它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外新发,20世纪70年代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近些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证实,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