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缬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全部患者经过口服或静脉注射胺碘酮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后,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口服,第1周0.2g/次,3次/d;第2周减至0.2g/次,2次/d;第3周减至0.2g/次,1次/d维持,6个月后胺碘酮减量为0.2g,每周5次,此剂量持续维持到12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晚.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左心房内径比较、CRP的变化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治疗6、9、12个月,对照组、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22(73.3%)、19 (63.3%)、17(56.7%))和26(86.7%)、24(80.0%)、23(7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对照组、治疗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8.1±1.0)mm和(35.3 ±1.1)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CRP的变化分别为(8.05±1.21) mg/L和(3.03±1.32) mg/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缬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氯沙坦复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复律效果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 将7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胺碘酮治疗)和观察组(37例,给予氯沙坦+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4h、3d和1周时心房颤动的转复情况.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继续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12个月,评价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24 h、3 d和1周时心房颤动转复率分别为66.7%(26/39)、76.9%(30/39)和84.6%(33/39),观察组分别为67.6%(25/37)、81.1%(30/37)和94.6%(35/37),治疗1周时两组心房颤动转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对照组与观察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69.7%(23/33)和88.6%(31/35),左房内径分别为(38.6±1.0)mm和(31.3±9.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复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均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可能与氯沙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重构及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纤颤(简称房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60例房颤的老年患者,均采用口服胺碘酮0.2g/次,3次/d,应用一周,第二周改为0.2g/次,2次/d,第三周改为1次/d维持;美托洛尔6.25mg,2次/d,开始加大剂量至25mg,2次/d,口服治疗。随访一年。结果在二周内复律44例,成功率达73.3%。随访一年,显效者40例,占66.7%,有效6例,总有效率76.7%。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未诱发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口服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QTc的变化。方法  4 0例心房颤动复律成功者均采用口服胺碘酮片 ,第 1周 6 0 0mg/d、第 2周 4 0 0mg/d、第 3周 2 0 0mg/d ,测量并比较用药前后心室率、QRS时间和QTc。结果  (1)与复律前相比 ,用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后心室率减慢 (P <0 .0 0 1) ,QRS时间不变 (P >0 .0 5 ) ,QTc延长 (P <0 .0 0 5 ) ;(2 )QTc在 0 .4 0~ 0 .4 7s复律者 34例 ,无一例出现心脏方面副作用 ,QTc≥ 0 .4 8s复律者 6例 ,均出现心脏副作用 (P <0 .0 0 1)。结论 口服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需监测QTc ,防止出现严重心脏方面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他汀类调脂药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患者91例,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胺碘酮0.2g,1次/d;观察组在服胺碘酮的基础上予普伐他汀20mg,1次/晚。检测血压于正常范围。观察复律后第2天及6、12、18个月后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半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房颤复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伐他汀长期运用有助于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6.
王雪丽 《现代保健》2011,(10):135-136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IHD)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IHD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在应用强心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口服,80岁以下患者给予负荷量0.2 g,3次/d,1周后0.2 g,2次/d,再1周以后服用维持量0.2 g,1次/d.80岁以上患者给予负荷量0.2 g,2次/d,1周以后服用维持量0.2 g,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心衰症状和体征,房颤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变化.结果 经胺碘酮等治疗,患者LVEF显著增加;阵发性房颤恢复窦律,持续性房颤转为阵发性房颤(有效率83.3%);心功能改善.结论 小剂量胺腆酮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并房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44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二组,胺碘酮组(74例)给予胺碘酮注射液负荷量150mg静脉推注10min注射完毕.观察10min未恢复窦性心律或心率仍较快者以0.5~1mg/min维持静脉滴注。复律成功后给予胺碘酮片口服维持窦性心律。普罗帕酮组(70例)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70mg静脉推注10min注射完毕,观察10min未恢复窦性心律,重复应用,最大累计量为210mg,复律成功后给予普罗帕酮片口服维持窦性心律。结果胺碘酮组复律疗效及维持窦性心律疗效均优于普罗帕酮组(P〈0.05),治疗1、3、6、12个月后胺碘酮组左心房直径渐缩小,E、A及E/A渐提高,使E/A倒置得到恢复。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胺碘酮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对逆转心房心肌重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0岁,因尿频尿急一天就诊.体检:血压14.6/10.6kP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10g/L,RBC4.0×10~(12)/,WBC8.0×10~9/L,N 0.8×10~9/L,L 0.2×10~9/L,尿常规:WBC( )诊为泌尿道感染给予口服氟哌酸0.3g,每日3次,共服6天,总量为5.4g.服药后症状好转,尿常规正常.2周后病人觉头昏而就诊,体检无异常发现.血常规:Hb115g/L,RBC14.0×10~(12)/L,WBC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发生冠脉无复流时,应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3月~2007年7月AMI急诊PCI术中共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69例,血流TIMI 0~1级,立即将替罗非班按10μg/kg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ml,进行冠脉内弹丸式注射,3min完成,20min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术后以0.15μ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滴注36h.结果20min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63例(91.3%)患者血流达TIMI 2~3级,4例(5.8%)血流未恢复者1w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均达TIMI 2~3级,2例(2.9%)血流未恢复者,1例术后5d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1例术后3d死于心源性休克,59例(85.50%)术后90min内ST段回落>50%,术中及术后1w内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AMI急诊PCI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术中冠脉血流,术后持续静脉给予替罗非班可以进一步恢复冠脉血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206例阵发性或持续性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前口服或静脉应用负荷剂量胺碘酮.口服胺碘酮:0.2 g,每日3次,连用7~10 d;静脉滴注胺碘酮:按5~7 mg/kg计量,先给予150~300 mg持续20 min静脉推注,余量2 h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以1 m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总量为600~800 mg;首次电复律电击能量根据患者心房颤动病程和心脏基础情况从120~200 J选择.结果 206例患者中204例于电击后转为窦性心律,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99.03%;2例电击3次转复失败者,继续用胺碘酮治疗,分别于电击后6 h、2 d转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转复总成功率为100.00%;早期有效率为100.00%;随访1年者142例,复发19例,晚期有效率为86.62%.结论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心房颤动转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60岁。因腹泻 1d来诊。查体 :Bp 12 0 / 75mmHg ,意识清晰 ,心肺正常 ,腹平软 ,肝脾未及 ,脐周轻度压痛 ,无反跳痛 ,脊柱四肢无畸形 ,神经系统正常 ,查心电图正常。既往素健 ,无药物及其他过敏史 ,遂给予复方新诺明 (SMZ Co) 2片 /次 ,2次 /d口服 ,未服其他药物 ,病人首次服SMZCo 2片约 3 0min后 ,即感全身似受到咯吱一样发痒 ,忍不住在床上翻滚大笑不止 ,无其他不适 ,未作特殊处理 ,亦未用任何药物治疗 ,观察约 4h症状即逐渐缓解消失 ,后因牙痛不慎再用SMZCo ,又再次类似发作。以后即不再应用该药 ,观察多年未再类似发作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奎尼丁联合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房颤患者65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1例和联合用药组34例进入胺碘酮组每次给胺碘酮0.2 g,每天3次,持续10 d,奎尼丁联合胺碘酮组第1天奎尼丁每2 h 0.2 g,共5次,如未转复窦律,第2天剂量不变,第3天每2 h 0.3 g,共5次 转复窦性心律后奎尼丁改每8 h 0.5 g,重叠应用胺碘酮3 d.药物负荷量期间未转复者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观察复律率、复律时间、Q-T间期.结果 奎尼丁联合胺碘酮组较胺碘酮组转复时间短、转复律高,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奎尼丁联合胺碘酮是治疗房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例 1 孕妇 ,2 4岁 ,因妊娠 39+2 周于 2 0 0 1年 11月 17日入院待产。孕妇末次月经 2 0 0 1年 2月 16日 ,妊娠早期有中度恶心呕吐 ,未治疗 ,自愈。妊娠 5个月出现胎动。曾多次院外产前检查无异常发现 ,未作 B超检查。孕妇及爱人均体健 ,无家族遗传病史。妊娠早期曾患“上呼吸道感染”,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 15 0 m g,2次 /天 ,服用 3d;复方氨酚烷胺片 ,每 12 h 1片 ,服用 3d;复方板蓝根冲剂 15 g,3次 /天 ,服用 5 d。停经 4 2 d时曾饮酒 1次 ,量中等。入院当日自然分娩一活女婴 ,重 315 0 g,Apgar评分 10分。出生后对新生儿查体 ,见婴儿脐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中室颤发生的比率,分析室颤发生的原因,从而预防室颤的出现或室颤发生时的治疗措施.总结本院2002年6月~2007年11月1103例冠状动脉造影时出现6例室颤,室颤发生率0.54%与1990年心脏造影学会第3次登记的0.4%略有增高.分析6例室颤患者冠脉造影的过程和结果,引起室颤的原因大多是在右冠脉造影时发生.其引起室颤的原因大多可通过提高医师的操作技术和认真分析病情而避免发生.6例室颤患者均经300~360W.S非同步电复律1~2次及静推利多卡因和胺碘酮注射液后转为窦性心律.其中1例83岁室颤患者复律成功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呼吸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206例阵发性或持续性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前口服或静脉应用负荷剂量胺碘酮。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用7~10d;静脉滴注胺碘酮:按5~7mg/kg计量,先给予150-300mg持续20min静脉推注,余量2h内静脉滴注完毕,然后以1m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总量为600~800mg;首次电复律电击能量根据患者心房颤动病程和心脏基础情况从120~200J选择。结果206例患者中204例于电击后转为窦性心律,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99.03%;2例电击3次转复失败者,继续用胺碘酮治疗,分别于电击后6h、2d转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转复总成功率为100.00%;早期有效率为100.00%;随访1年者142例,复发19例,晚期有效率为86.62%。结论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心房颤动转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因发热4 0d、浮肿伴呼吸困难2 5d于2 0 0 3年5月2 7日入院。发病前无诱因,体温最高38.5℃,拟诊“上感”治疗2d好转。1周后再次发热,呈不规则中低热,2周后晨起眼睑浮肿,迅速发展为全身浮肿,腹胀,呼吸困难。院外测血压升高,曾有1次尿常规蛋白(+)、RBC(+) ;血常规:WBC 1 8.8×1 0 9g/L ,GRAN 0 .5 4 ,Hb 89g/L ;血沉升高。青霉素等抗感染治疗2周,效果差。体检:T 37.4℃,P 1 1 5次/min ,R 34次/min ,Bp 1 36 /82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面色苍白,神清,半卧位。全身皮肤非凹陷性水肿,无淤点、淤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毛花甙C治疗心力衰竭伴室速的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2月~2006年3月我科住院心衰伴室速患者32例(排除洋地黄中毒者),使用毛花甙C稀释后静注复律。毛花甙C剂量为0.4—0.8mg,分1—3次应用,复律后每日给予0.2~0.4mg维持。结果复律成功24例,失败8例,成功率68.75%。副反应主要为轻度消化道症状,个别出现心动过缓。结论毛花甙C对心衰伴室速有较好的疗效,副反应小,可作为治疗心衰伴室速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在房颤复律后联合应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房颤持续时间〉30d的住院患者147例,恢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72例)和厄贝沙坦+胺碘酮组(75例),胺碘酮组治疗方案:恢复窦性心律后,给予胺碘酮0.2g/d一次口服;厄贝沙坦+胺碘酮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150mg/d,复律后随访观察22个月。结果用药后厄贝沙坦+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单用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7%vs.41.7%,P〈0.05),厄贝沙坦+胺碘酮组左房内径明显小于单用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长期服用厄贝沙坦可逆转左心房扩大,预防心房的电重构,可更有效地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9.
张洁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216-217
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雷贝拉唑联合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愈率及Hp根除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HpFEI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丽珠胃三联口服1周;雷贝拉唑10mg/次、2次/d,1周后改为10mg、1次/d,连服3周,共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1.0g/次、2次/d,连服1周;克拉霉素0.5g/次、2次/d,连服1周,同时给予雷贝拉唑口服,剂量和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4周后溃疡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98%和92%,P〈0.05);Hp根除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94% vs 92%,P〈0.05)。结论丽珠胃三联、雷贝拉唑联合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效率和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丙酸睾丸酮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10 ~16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200例妊娠10~16周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者,经过B超及相关检查确诊后,无药物禁忌证.将流产者按药物流产方案不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给予肌注丙酸睾丸酮注射液100mg,1次/d,连用3d,在第2天肌注丙酸睾丸酮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片25mg,每12小时1次,连服3d,第5天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400μg,于阴道后穹窿放置200μg,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250mg,1次/12h,连用3d,第4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观察服药期间副作用、阴道流血、宫颈扩张、宫缩及胎儿组织排出情况.结果 出血时间早,宫颈完整松驰、扩张,流产时间短;完全流产率高;药物服用方便,副反应小,患者乐于接受;诱发子宫收缩缓和;降低了单纯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失败率;补充了利凡诺小月份引产羊膜腔不易穿刺成功的缺点;费用低便于开展工作.结论 丙酸睾丸酮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以代替创性损伤可能性大的羊膜腔穿刺引产术,钳刮术及清宫术用于孕10~16周妇女终止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流产方法,值得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