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疗效及对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本院于2014-03/2017-12收治的213例345眼湿性ARMD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6眼176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107例169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脉络膜厚度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前BCVA、黄斑中央区厚度(CMT)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第3次注射后的BCVA优于对照组,且CMT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治疗前和治疗后1、3、6mo的中央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无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6mo的中央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mo(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7%、7.7%(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注射曲安奈德的效果同样好,不仅可以改善和稳定患者视力,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中央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其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湿性AMD患者60例(60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0.5 mg,随访6~12(8.5±2.4)个月.对比分析患者注射前和注射后1、2、3、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ETDRS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病灶渗漏变化情况.结果 康柏西普注射次数为1 ~5(2.80±0.89)次.首次注射后1、2、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ETDRS视力较治疗前分别提高(14.76±5.89)、(19.88±7.13)、(24.75±6.74)、(23.94±6.15)、(22.89±8.53)个字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MT较治疗前分别降低(70.19±60.56) μm、(82.07±57.97) μm、(95.40±87.92)μm、(97.57±46.68) μm、(107.46±56.82)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首次注射前CNV渗漏面积为(12.32±5.67) mm2,与首次注射后3、6个月的CNV渗漏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注射后仅有4例出现球结膜下点片状出血,3例患者出现轻度眼压升高,均在治疗后1周复查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未见眼部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CMT,封闭CNV渗漏,无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魏凌君  郑海涛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328-2330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疗效和对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5-01/2017-0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湿性ARMD患者41例41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同一组医师指导下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后1 mo评估疗效和眼部血流动力学及炎症指标.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60,P<0.01),同时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1±51.9 vs 452.9±69.8μm;t=15.740,P<0.01).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患者房水TNF-α(13.1±4.1 vs 16.1±3.5ng/L;t=3.563,P<0.01)及IL-6(12.1±1.9 vs 13.8±2.5 ng/L;t=3.467,P<0.0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RMD患者效果显著,且可同时改善眼部炎症反应,未发现其对眼部血流动力学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确诊的6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注射康柏西普0.05mL,对照组注射曲安奈德0.1m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d,1、3mo采用标准视力表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 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并观察患者治疗后1d,1、3mo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等。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d,1、3mo视力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d,1、3mo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d,1、3mo均未出现眼部严重并发症。

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成为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的首选,但频繁玻璃体内注射带来的不便和并发症不容忽视,因此寻求药效持久的新型药物以减少注射次数成为必要。Brolucizumab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抗VEGF药物,具有组织穿透性强、药物浓度高、注射量较小、药效持久和注射间隔较长等优势。注册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证据显示Brolucizumab相较于阿柏西普疗效呈非劣效性;其改善视网膜内积液/视网膜下积液能力更为显著,且可维持较长的给药间隔;另外,Brolucizumab的安全性较高,严重不良事件如视网膜血管炎已有报告,但发生率较低。Brolucizumab为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就Brolucizumab在nARMD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连续4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1于我院确诊为wARMD并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患者108例108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注射药物不同分为康柏西普组(54例54眼)与阿柏西普组(54例54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4次。随访12mo,观察注药前后BCVA、CMT及注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注药后1、2、5、8mo两组患者BCVA和CMT均无组间差异(P>0.05),但均较注药前显著改善(P<0.05)。至随访结束,康柏西普组早期发生结膜出血2眼,阿柏西普组则出现眼压增高和结膜出血各1眼,两组患者均未见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眼内炎及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等与注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且两组间复发率比较无差异(7%vs 6%,P=1.000)。结论:连续4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wARMD,疗效均势。  相似文献   

7.
洪浩  刘庆淮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176-217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avastin)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22眼湿性ARMD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1.25mg,间隔6wk再注射1次,第12wk对检查发现黄斑区水肿或渗漏明显的再注射1次。随访6mo,术后第1wk;1,3,6mo行视力、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第3,6mo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视力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macular thickness,CMT)的改变。结果:至第6mo随访,平均视力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平均CMT比治疗前减少92.59μm,均有显著意义;FFA显示黄斑区渗漏均消失或明显减轻。除4例局部球结膜下出血,没有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能够提高湿性ARMD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重复注射可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长期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病例和更长随访观察时间来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3+PRN和3+Q3M注射方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确诊的湿性AMD患者106例(106眼),所有患眼均可见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病灶。采用国际标准小数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评价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患者视网膜功能的早期变化。

方法: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湿性ARMD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mL/0.5mg),记录注射前及注射后1mo的最佳矫正视力及mfERG各环N1、P1波潜伏期及P1波振幅密度。

结果:共20例20眼患者纳入研究,平均LogMAR视力从注射前0.80±0.48提高到注射后0.65±0.50(P<0.001),环1平均振幅密度从注射前39.59±16.60nV/deg2提高到注射后的53.81±20.41nV/deg2(P=0.006),振幅密度的改变与视力的改变呈正相关(r=-0.776,P<0.001)。

结论:对于湿性ARMD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短期内能改善黄斑中心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金益  卢珊珊  陈杨  林优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2):2244-2247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患者脉络膜厚度和睫状后动脉血流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09/2016-12于我院眼科治疗的93例93眼湿性ARM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抗VEGF玻璃体注射3mo。对比治疗前(T0)、治疗1mo(T1)、治疗2mo(T2)和治疗3mo(T3)时视网膜中心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新生血管基底部宽度(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以及睫状后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平均血流速度(mV),以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的变化。记录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后患者BCVA、CRT、SFCT、CNV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738、32.333、7.305、957.450,均P<0.05)。不同基线处对比BCVA、CRT、SFCT、CNV:T3F=2.619、1.942、0.820,均P>0.05); RI指数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51,P<0.05); PI指数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60,P<0.05)。PI各基线处对比,T3>T2≈T1>T0(“≈”为相当),RI各基线处对比T3≈T2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可有效降低脉络膜厚度,增加睫状后动脉血流灌注,远期效果较好,且不增加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新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融合蛋白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行视力、眼压、眼科前后节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湿性AMD 的诊断依据FFA 和OCT 中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显示。所有患眼均采用“3+ PRN”方案进行眼内注射Conbercept 治疗,眼内注射按规范流程标准进行操作。评估指标包括:视力、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荧光素渗漏率和CNV面积。根据再注射标准进行眼内重复注射,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湿性AMD 30例(35只眼)治疗前基线平均视力(logMAR)为0.699±0.523,平均CRT为(354.56±120.92)μm,荧光素渗漏率为100.00%(35/35),平均CNV面积为(9.82±6.35)mm2。在观察终点时(初次注射后6个月)平均视力(logMAR)为0.305±0.357,平均CRT为(276.08±144.40)μm,荧光素渗漏率为5.71%(2/35),平均CNV面积为(5.63±3.47)mm2。与治疗前基线比较视力显著提高(P <0.01),CRT、荧光素渗漏率及CNV面积显著降低(P <0.01)。视力和CRT在初次治疗后1个月内得到快速的改善,之后视力保持缓慢提高,CRT保持缓慢降低。所有患眼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型抗VEGF融合蛋白Conbercept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AMD能够显著提高视力和恢复黄斑结构,起效快,并且持续改善,安全性高,无眼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D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DME患者(40例40眼)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0眼.两组均实施一次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试验组分别在第1次激光时及相隔45d后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激光术后45、90d的黄斑水肿消退情况及视力改变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45d黄斑厚度为293.90±12.94μm,对照组术后45d黄斑厚度为320.20±29.17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90d黄斑厚度为265.80±16.26μm,对照组术后90d黄斑厚度为290.15±12.23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5d最佳矫正视力为0.40±0.08,对照组术后45d最佳矫正视力为0.34±0.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90d最佳矫正视力为0.46±0.09,对照组术后90d最佳矫正视力为0.37±0.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DME较单纯黄斑区格栅样光凝组能明显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对于延长两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间隔时间是否可以更为科学,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06/12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DME患者64例64眼,按所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 对照组给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

结果:对两组患者BCVA和CMT分别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BCVA和CMT在组间的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46.92,P<0.01; F=60.231,P<0.01),处理主效应也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2.16,P<0.01; F=8.983,P<0.01),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的BCVA和CMT指标优于对照组。时间主效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16.14,P<0.01; F=397.376,P<0.01),BCVA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CMT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

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在治疗DME上,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方面效果更优于单纯微脉冲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玻璃体积血(VH)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02/2019-09本院眼科收治的PDR合并V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39眼)及对照组(38例38眼)。两组患者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27G PPV治疗,观察组在术前6~7d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收集围手术期指标,随访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统计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4.18±15.26 vs 96.17±14.27min)、出血眼数(8% vs 37%)、硅油填充比例(18% vs 53%)、医源性裂孔发生率(15% vs 47%)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1mo(0.33±0.10 vs 0.60±0.21)、3mo(0.29±0.08 vs 0.59±0.30)、6mo(0.28±0.10 vs 0.66±0.25)时BCVA(LogMAR)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3mo(252.15±56.96 vs 278.41±57.48μm)、6mo(239.65±41.52 vs 268.59±33.71μm)时CMT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随访期间观察组及对照组玻璃体出血发生率为5%、21%(P<0.05); 对照组术后3眼(8%)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观察组未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P>0.05)。

结论:对于PDR合并VH患者,PPV术前辅助使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黄斑水肿,获得更好的视力,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眼科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检查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20例22眼,给予所有患眼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康柏西普0.5mg,每月注射1次,连续3次为初始治疗,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重复治疗。每月随访1次,随访观察≥6 mo。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 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 CRT)及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病灶渗漏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1、3、6mo患眼平均BCVA( LogMR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3、6 mo患眼平均CR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末次随访时, FFA检查,黄斑区CNV病灶渗漏消失20眼(90%);渗漏减轻2眼(9%)。随访期间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临床实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患眼 CRT,抑制新生血管渗漏,无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25G+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严重PD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25 G+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单纯行25 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10/2016-08在我院行25 G+玻璃体切割术的严重PDR患者35例42眼,其中行25 G+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18例22眼为A组;仅行25 G+玻璃体切割术患者17例20眼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 mo时玻璃体再积血(RVH)发生率、黄斑中心凹厚度(CFT),术后6 mo时BCVA(LogMAR)、CFT.结果:术中A、B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8.23±8.18和72.41±10.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P=0.002).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医源性裂孔和术中撕膜时较大量出血,A组分别为2眼、1眼,B组为7眼、6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7).RVH发生率:术后3 mo时A组为2眼、B组为8眼,两组RVH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BCVA(LogMAR):术后6mo时A组为0.92±0.35,B组为1.04±0.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212),但均较术前(A组为1.86±0.64,B组为1.73±0.8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4、7.355,均P<0.01).CFT:术后3 mo时,A组为273.42±25.21μm、B组为284.58±27.44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8,P=0.179),但均较术前(A组为351.6±34.4μm、B组为358.2±37.1μm)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2、4.933,均P<0.01);术后6mo时A组为238.16±16.35μm,B组为247.04±17.43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1,P=0.133),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4.802,均P<0.01).结论:严重PDR患者行25 G+玻璃体切割联合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相比较单纯玻璃体切割术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降低术后3 mo的RVH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黄斑水肿(ME)的疗效及治疗后BCVA的影响因素。

方法:评价2016-01/2018-01在本院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194例194眼BRVO-ME患者的临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治疗后BCVA的影响因素。

结果:患者BCVA(LogMAR)、CM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CMT虽在部分时间节点有回升趋势,但任意时间点的BCVA、CM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VO-ME分型-缺血型、ME类型-混合型、ELM完整性-缺失、IS/OS缺失均是影响BRVO-ME患者经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病程及眼轴长度越长、治疗前 BCVA值越高,经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无效的风险越高。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BRVO-ME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部分患者术后BCVA恢复不佳或受病程、术前BCVA、BRVO-ME分型、ELM及IS/OS完整性等因素影响,治疗前或应充分评估上述影响因素并积极应对,优化疗效。  相似文献   


18.
康柏西普联合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1例1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在合适的时机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平均随防6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术后眼压与术前比较,术后1wk,1、3、6mo眼压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mo,2眼(18%)矫正视力提高,8眼(73%)视力无明显变化,1眼(9%)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玻璃体积血等。

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