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泊马度胺联合地塞米松(PD)方案治疗系统性轻链型(AL型)淀粉样变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应用PD方案治疗的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9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0例,起病年龄59±11岁,心脏受累比例31.58%,肾脏受累100%。有2例初治患者,难治和复发患者各7例,3例一线治疗有效但不耐受。患者中位接受2(1,4)周期泊马度胺治疗,总血液学反应31.58%,初治者血液学反应为50%,难治者28.57%,复发者42.86%,且血液学反应均在治疗4周期内获得;有2例(10.53%)心脏受累程度进展,其余维持稳定;6例(31.58%)肾脏进展,3例(15.79%)部分缓解,2例(10.53%)较好的部分缓解,8例(42.11%)维持稳定。3级及以上不良发生发生率为21.04%,主要为乏力、白细胞减低、血清肌酐升高和腹胀及水肿,停药及对症治疗可缓解。结论:PD方案是治疗AL型淀粉样变性安全有效的候选方案之一,部分患者可获得早期快速的血液学缓解,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轻链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及预后特征。结果:71例患者中主要以水肿(84.5%)起病,以IgG型M蛋白最常见,中位浆细胞比例15%。70例(98.6%)患者累及肾脏,41例(57.7%)累及心脏。本组患者主要接受含硼替佐米(32.4%)或沙利度胺(25.4%)的方案治疗,可评估患者总体血液学缓解率为75.0%,其中完全缓解率为8.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为38.9%,部分缓解率为27.8%;仅1例(6.7%)患者取得心脏缓解,15例(41.7%)患者取得肾脏缓解。中位随访时间为16(1.0~120.0)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4月,6月、1年、2年和4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6%、75.2%、62.2%和43.0%。年龄、浆细胞比例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独立相关。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总体预后不佳。抗浆细胞治疗有效,但器官缓解率较低,年龄、心脏受累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伴AL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活检明确的MM伴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33例MM合并AL淀粉样变性患者中常见受累脏器为肾(75.76%)、心脏(54.55%),M蛋白主要为IgGλ轻链型(36.36%)、IgAλ轻链型(30.30%)。33例MM伴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32(2~9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0(1~94)个月。根据患者受累器官个数分组,1个器官受累患者的OS为43个月,2个器官受累者的OS降至21个月,3个或以上器官受累的患者OS仅12个月(P0.05)。有心脏累及的患者中位OS时间为15(1~26)个月,低于其他患者的中位OS时间40(13~94)个月(P0.05)。15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治疗的有效率为53.33%,中位生存期为30(10~94)个月(P=0.023),优于其他治疗。结论:MM伴AL淀粉样变性少见,常见受累部位为肾脏及心脏。MM伴淀粉样变是预后不良的因素,MM伴AL淀粉样变性累及器官越多,预后越差,其中累及心脏者预后更差,接受新型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LD)治疗复发难治性轻链淀粉样变性(AL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LD治疗的复发难治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血液学、器官反应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共1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为64.5(56.8,68.8)岁。7例患者纳入疗效分析,3例患者获得血液学应,其中1例获得完全缓解。7例患者均未获得肾脏反应,2例获得心脏反应。所有患者均存活,无血液学进展,2例心脏进展,1例进入终末期肾病。无一例发生血液学进展。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30%。结论:LD方案作为复发难治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挽救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肝脏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肝脏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5岁,男女比例2.9∶1。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水肿、消化系统症状、体重下降、乏力和腹水等。51例患者接受治疗,34例可进行疗效评估,其中19例(55.9%)取得血液学缓解,未取得血液学缓解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取得血液学缓解患者的6.6倍。中位生存期9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1.0%、17.8%和10.7%,多因素分析表明基线N端前脑钠肽≥1 800 pg/ml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脏AL淀粉样变性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N端前脑钠肽显著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对相关临床表现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淀粉样变性)是最常见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目前AL淀粉样变性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研究显示,免疫调节剂(IMiDs)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在初治及复发难治性AL淀粉样变性的治疗中均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临床常用的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及泊马度胺等三种IMiDs在AL淀粉样变性治疗中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大剂量马法兰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简称AL淀粉样变性)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共有13例AL淀粉样变性患者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接受AHSCT治疗,所有患者均经肾活检明确诊断。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采集干细胞,采集成功后2~6周内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预处理方案为大剂量马法兰,根据患者危险分层采用100mg/m2、140mg/m2和200mg/m2三种剂量。受累器官及疗效判断采用第10届国际淀粉样变性研讨会制订的标准。结果:13例患者均以肾脏为首发表现就诊,经肾活检明确诊断,肾组织λ轻链沉积11例,κ轻链沉积2例。受累器官1~3个(仅评价肾脏、心脏、肝脏及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患者均有肾脏受累,10例(76.9%)心脏受累,2例(15.4%)肝脏受累,1例(7.7%)外周神经受累。4例患者诊断后直接行AHSCT治疗,其余患者移植前均接受过不同方案的化疗。所有患者均成功采集干细胞,采集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为低钙血症、低钾血症及血小板减低。采集CD34+细胞计数2.0~8.36×106/kg[平均(4.02±2.01)×106/kg]。所有患者造血均重建,粒缺期3~7d(中位时间4d),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9~13d(中位时间9d),血小板植入时间10~21d(中位时间13d)。移植过程主要并发症为恶心、呕吐(84.6%),黏膜炎(76.9%),粒缺期发热(53.8%),心律失常(53.8%),急性肾损伤(46.2%)及腹泻(30.8%)等,其他少见并发症有急性肝损伤、肝破裂出血、胸腔积液和败血症等。移植后100d内1例患者因肝破裂出血死亡,治疗相关死亡率为7.7%。移植后随访4~10月,有8例(61.5%)患者取得血液学反应,其中完全缓解5例(38.5%),部分缓解3例(23%)。7例(53.8%)患者取得器官反应,其中3例为肾脏及心脏均起反应,4例为肾脏反应,其余患者器官无反应。结论:对严格选择的AL淀粉样变性患者,AHS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致死性并发症少且有较高的血液学及器官反应率,然而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淀粉样物质在肾组织沉积部位及程度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肾活检确诊的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全切片扫描技术计算淀粉样物质占组织的百分比,分析其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259例,男性147例,中位年龄57岁,肾脏均受累,肠道受累71.06%,心脏受累43.22%。中位病程7月,蛋白尿4.80±3.15g/24h,19.31%的患者肾功能不全。中位随访时间22.3月,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4.24月,1、2、3和5年人生存率分别为81.8%、64.1%、52.4%和29.6%;肾脏生存率分别为90.8%、82.3%、76.8%和47.8%。淀粉样物质累及肾小球(99.61%),肾血管(92.66%)和肾间质(50.19%)。淀粉样物质占肾小球、肾血管、肾间质及整个肾组织的百分比分别为11.81%±11.38%、14.14%±14.05%、3.34%±5.36%和4.25%±5.77%,且与多项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淀粉样物质占肾小球百分比、年龄、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淀粉样物质占肾血管、肾间质及整个肾组织百分比,血清肌酐,尿RBP为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切片扫描定量分析是观察淀粉样物质在肾脏不同部位沉积及其程度的有效方法,并证实蛋白尿、血清肌酐等与淀粉样物质肾脏不同部位沉积有一定相关性。肾脏不同部位淀粉样物质沉积与患者预后和肾脏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汉族人群原发性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预后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同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1年8月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诊断的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预后特点,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45例,中位年龄56岁,其中男性153例,以乏力及水肿起病,除肾脏外,最常见的受累器官是肠道(55.9%)和心脏(46.9%).中位病程为7月,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4.86±4.32 g/24h),其中62.45%患者尿蛋白>3.5 g/d.25%的患者诊断时合并肾功能不全.M蛋白王要为λlgG( 36.06%)和λlgA(18.75%).中位随访20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3.6月(1~ 98月),1年、2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3% 、52.7%、47.8%和30.7%.亚组分析发现心脏受累、肝脏受累、低血压、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经特殊治疗(化疗或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预后明显改善.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肝脏受累、心脏受累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特殊治疗是患者预后独立保护因素.生存分析表明肾脏中位生存时间为45月(1 -98月),1年、2年、3年及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78.6%、69.6%、63.2%和36.9%.多因素分析表明诊断时肌酐升高和低血压足进展至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淀粉样变性患者常合并肠道和心脏受累,长期预后较差,其中合并心脏和肝脏受累、低血压及肾功能不全者预后更差,而接受特殊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诊断时肌酐升高及低血压提示肾脏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简称AL淀粉样变性)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3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接受AHSCT治疗的AL淀粉样变性患者共8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移植成功,移植期间常见并发症为消化道症状,3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低。移植后12月、24月、36月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3%、83.9%及78.9%;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5.1%、83.5%及83.5%;肾存活率分别为91.7%、82.6%、77.1%。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3.4%。多因素分析提示脑钠肽(BNP)、受累及未受累游离轻链的差值(d FLC)58.07 mg/L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尿NAG酶是影响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严格选择的AL淀粉样变性患者,AHS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血液学及器官反应率高,术后总体生存率及肾存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达雷妥尤单抗(DARA)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DARA治疗的复发难治性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液学、器官缓解情况,统计治疗和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9例患者,中位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经皮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淀粉样变性肾病伴心脏受累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为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共纳入经皮肾穿刺活检确诊的淀粉样变性肾病患者45例,收集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时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血压等)、超声心动图指标(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对比心脏受累与未受累者指标差异及预后。结果 超声心动图指标分析显示,心脏受累组较未受累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受累组中位生存期15月,较心脏未受累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穿刺活检诊断淀粉样变性患者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加,且室间隔厚度≥10 mm,可作为判断是否合并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早期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术后造血重建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211例诊断为AL淀粉样变性且行APBSCT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基线特征、干细胞采集、移植过程相关因素,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造血重建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粒系均植入,粒系植入中位时间10(8~22)d。COX多因素分析发现,使用高剂量马法兰预处理,移植前血液学达到部分缓解以上的患者更容易实现快速的粒系植入。209例患者在移植后100d内实现血小板植入,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1(8~31)d。在COX多因素分析中,预处理使用高剂量马法兰的患者实现快速血小板植入概率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中,CD34~+细胞8.4×10~6/kg、马法兰高剂量预处理有利于快速植入,移植前白细胞4.0×10~9/L不利于快速植入。结论:CD34~+细胞、预处理马法兰剂量、移植前血液学反应状态是影响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大  肖镇 《临床内科杂志》2013,30(2):126-128
目的 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为基础的常规化疗和加用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后对新发骨髓瘤患者伴肾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 将41例新发伴肾功能衰竭的骨髓瘤患者分为两组,均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常规化疗组(n=27)患者接受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或VAD类似方案;新药组(n=14)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基础上加用硼替佐米和(或)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肾功能损害的改善情况.结果 常规化疗组对初治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肾功能好转率为48.1%,中位缓解时间为1.8个月,新药组的肾功能好转率85.7%,中位缓解时间为1.4个月,使肾功能更快获得缓解.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新发骨髓瘤患者的肾功能衰竭逆转率高,加用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治疗骨髓瘤患者可使肾功能更快好转,对骨髓瘤的治疗反应好于常规化疗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方案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接受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的2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硼替佐米方案治疗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是37.50%(6/16),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6.25%(1/16),部分缓解(PR)率56.25%(9/16),总有效率100%;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组CR率是16.00%(4/25),VGPR率8.00%(2/25),PR率48.00%(12/25),总有效率72.00%;硼替佐米治疗组和传统方案治疗组患者达到CR或VGPR的中位疗程数分别是2和6个(P<0.05),中位疗效持续时间分别是8和4个月;截至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分别是68.75%(11/16)和68.00%(17/25)。2组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感染、乏力、血小板减少和肢体麻木等,但可以耐受。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且起效较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并进一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心脏淀粉样变性(CA)是由于错误折叠的蛋白在心肌沉积引起的。这种淀粉样蛋白沉积可以单纯出现于心脏,也可于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中受累而被发现。对高度可疑CA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以及确诊后对淀粉样沉积物进行精确生化分型至关重要。其中,以甲状腺素转运蛋白型(TTR)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AL)型的CA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本文旨在阐述CA诊断和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7.
<正>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是一类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最为常见,占淀粉样变性的80%以上。AL型淀粉样变性好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约62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环境致病因素的加剧,AL型淀粉样变性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笔者所在单位1979年~2002年的13 519例肾活检结果显示淀粉样变性占肾活检总数的0,5%,而近年来AL型淀粉样变性已占肾活检总数的2%左右。国外资料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2007年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液科用沙利度胺加地塞米松治疗的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观察。结果部分缓解16例(57.1%),进步9例(32.1%),无效3例(10.7%),总有效率89.2%,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系统性轻链型(AL型)淀粉样变性是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错误折叠形成淀粉样蛋白,并沉积于组织器官,造成组织结构破坏、器官功能障碍并进行性进展的疾病,主要与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有关,少部分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有关。AL型淀粉样变性治疗的目的是尽快达到一个充分、长期的血液学缓解,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治疗相关死亡率。其治疗方案多来源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成功经验,近年来,硼替佐米等新型药物已成为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淀粉样变性(CA)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46例CA患者,其中23例合并脑梗死为观察组(脑梗死组),其他为对照组(无脑梗死组)。结果 46例CA患者年龄57.0(51.5,64.0)岁,其中男性26例(56.5%),淀粉样轻链蛋白型淀粉样变性32例(69.7%),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18例(39.1%),限制型心肌病14例(30.4%)。脑梗死组患者收缩压[(98.4±23.9)mm Hg比(121.7±19.2)mm Hg(1 mmHg=0.133 kPa),P=0.014]、κ型游离轻链(3/23比14/23,P=0.010)显著低于无脑梗死组,而沙利度胺(16/23比7/23,P=0.042)、螺内酯(15/23比5/23,P=0.026)及袢利尿药(19/23比9/23,P=0.035)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6例患者随访10.5(3.0,30.8)个月,死亡26例(56.5%),其中脑梗死组21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OR12.7,95%CI 2.6~62.8,P=0.002)为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口服抗凝药物(OR 0.3,95%CI0.1~0.9,P=0.036)则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脑梗死组1、5、10年生存率为(91.3±5.9)%、(78.3±8.6)%及(47.8±10.4)%,脑梗死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显著低于无脑梗死组(Log-Rankχ2=22.8,P0.001)。结论低灌注压、心房颤动、左心室腔大、左心功能下降、服用沙利度胺是CA合并脑梗死的可能易感因素。脑梗死增加CA的全因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