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云 《西部中医药》2014,(12):131-132
目的:探讨溺水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给予23例溺水患者现场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结果:23例溺水者除1例现场死亡外,其他22例经过迅速有效的院前急救,迅速转运。入院后开展绿色通道,除了2例轻度溺水留在急诊科观察外,其他20例均收入内科病房继续抢救治疗。经跟踪观察,20例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平均9天。结论:及时的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吴然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538-153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快速反应、呼吸支持、建立静脉通道、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安全转运等方法,对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结果除2例病情危重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安全转运到医院治疗。结论规范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13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及转运护理。结果成功救治11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和措施。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和跟踪调查。结果:58例患者有50例抢救获得成功(86.2%),8例因现场心脏骤停而死亡(13.8%)。结论:对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方法及要点。方法对60例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理为脑卒中病人赢得抢救时机,能有效的减少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至关重要,急救护士应具备良好综合素质是适应院前急救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现场急救及转运。结果:患者安全运回医院,成功救治21例,猝死3例,转运途中死亡1例。结论:加强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能力,掌握各种急救措施及对策,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21例创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分析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抢救321例创伤患者,成功抢救308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96%.结论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能否急救成功与良好的护理密不可分,急诊科护士应该掌握院前急救的各种措施,熟练院前急救各项操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为提高医院成功抢救患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院前急救转运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急救中心于2017年1~6月急救的527例患者为观察组,以浙江省杭州市急救中心于2016年7~12月急救的539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采用常规院前急救转运管理措施;经分析急救转运风险因素后,2017年1~6月采取相应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院前急救转运其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管理策略,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提高院前急救转运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万淑芬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53-15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结果:56例脑出血患者及30例脑梗死患者,70例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抢救成功率达到81.3%。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加强临床观察与精心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及死亡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了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90例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在出诊前准备、出诊时、转运途中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90例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成功转运89例占98.9%,死亡1例占1.1%。结论院前急救重在时间,突出——“急”。然而,想要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最短时间内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有效院丽急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严重复合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泸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所收治47例严重复合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资料,总结急救经验。结果:经抢救,38例患者存活,9例死亡,成功率为80.8%。30 min内抢救成功20例,30~60 min内抢救成功14例,60~120 min内抢救成功4例。结论:对于严重复合伤患者院前急救,必须做好急救准备,严格控制急救时间,及早抢救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环一体"急诊管理模式用于急诊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院前急救且于院内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救治管理,观察组采用"三环一体"急诊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到现场时间、明确急救诊断、急救存活率、转运存活率、急救抢救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到现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确急救诊断率和急救存活率、转运存活率、急救抢救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环一体"急诊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可提高急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流程与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院前接诊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建立有效的整体急救流程,一般急救护理包括评估患者病情,吸氧,镇静止痛,建立静脉通路用药,控制出入水量,监测病情等。结果:院前接诊救治45例病人,成功抢救40例,抢救成功率88.9%。结论:重视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循证护理,实施有效抢救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经验,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快速评估病情,做好呼吸道管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迅速止血,降低颅内压,防止颅内继发感染,心肺复苏,做好心理指导等综合、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时抢救。结果 51例患者5 min内获急救45例占88%,5~10min获救护4例占8%,10 min以上获救护2例占4%;抢救脱险43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84%。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在黄金时间内实施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救护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和死亡率。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急诊抢救的50例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态急救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从呼叫到开始治疗的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和病死率。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为脑卒中患者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66例急性心肌予以急救治疗和护理处置。结果现场救护,抢救成功56例,抢救无效死亡10例。结论院前急救可提高AMI的抢救成功率,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与胸痛中心无缝衔接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于韶关市铁路医院院前急救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50,接受传统院前急救)和观察组(n=50,接受院前急救与胸痛中心无缝衔接抢救),对两组患者院前急救、安全转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首次医疗接触(FMC)至成功PCI的时间为(90.32±3.51)min,对照组FMC至成功PCI的时间为(120.53±3.8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8.00 %和2.00 %,对照组有8例患者死亡,其余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4.00 %和1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前急救措施与胸痛中心无缝衔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在短时间内为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安全转运到胸痛中心,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赢得最佳PCI的黄金时间,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科实施流程再造前后院前急救阶段性急救护理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流程,观察记录流程再造前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流程再造后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有效抢救时间缩短.结论: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后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服务,有效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9.
黄瀛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549-1551
目的 探讨规范急救体系下危重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对258例急危重患者经院前急救包括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人工循环、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实施现场急救与转运的护理技术,院内急诊救护、病情监护与护理.结果 本组258例,其中10例抢救无效死亡,248例经积极救治,生命体征稳定,病情缓解,抢救成功率达96.12%.结论 规范的急救体系以其安全、畅通、规范、高效的特点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所承担的职责是配合医生对病人的伤情进行迅速准确的评估、做出初步的诊断、处理致命的伤情或症状,并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快速而有效的治疗.良好的准备是急救单元快速出动先决条件,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护士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术是确保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