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实施(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86%),结论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观察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接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7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均衡原则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单行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上腹压痛缓解时间以及腹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230、6.850、6.550),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1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及预后,减轻炎症反应,该治疗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奥曲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对腹部手术致早期炎性肠梗阻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110例腹部手术致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鼻胃减压管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奥曲肽+鼻胃减压管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可积极改善腹部手术致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炎性指标及预后,快速缓解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8例患者选择奥曲肽和乌司他丁的联合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选择奥曲肽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身体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能够使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恢复,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2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和观察组(1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止痛、抑制胃酸分泌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醋酸奥曲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5 d后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63%,观察组为81.81%,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奥曲肽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100例重症胰腺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研究组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给予对照组奥曲肽静脉推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6%;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研究组患者中的CRP、TNF-α、IL-18、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乌司他丁的联合疗法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SAP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两组患者在接受乌司他丁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0.6 mg奥曲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1.2 mg奥曲肽静脉滴注治疗,均每天1次,连续治疗12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 d时的治疗总有效比例、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T淋巴细胞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40,P<0.05);治疗12 d时,观察组患者发热、腹胀及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及血淀粉酶复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14.703~22.543,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TN...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7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奥曲肽,实验组给予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比较两组疾病治疗疗效、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疾病治疗疗效、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住院的时间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而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使生化指标好转和缩短治疗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断治疗的84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月经恢复有效率及术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20例患者月经量少,术后85.0%恢复正常;对照组中22例患者月经量少,术后54.5%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中22例患者继发性闭经,术后81.8%恢复正常,13.6%月经量少;对照组中20例患者继发性闭经,术后50.0%恢复正常,30.0%月经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发病率较高,电视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接收的特发性癫痫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神经调控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癫痫患者采用神经调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右美托咪定是高效和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脊髓的α2肾上腺素受体而产生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的作用。随着对右美托咪定研究的逐渐深入,大量资料证实其对于于吸入麻醉药引起的神经损伤、创伤引起的神经损伤、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以及外源性谷氨酸诱导的神经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文章从右美托咪定抑制中枢和外周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抑制氧化作用、抗神经炎症反应、作用于咪唑啉I受体等机制对其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小剂量组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大剂量组则采取大剂量米非司酮25.0 mg/d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子宫肌瘤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的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疾病疗效、子宫肌瘤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值的水平相比较小剂量组更好,P<0.05。对比不同剂量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25mg/d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引导异位妊娠囊穿刺注射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以用MTX-CF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以腔内超声引导异位妊娠囊穿刺注射液氨甲喋呤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超声引导异位妊娠囊穿刺注射液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宫外孕的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应用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硬币法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和治疗组(30例,进行腹腔镜外科手术),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可取得显著性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学团队从上世纪80 年代初就开始对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通过不断更新观念,持续实践,逐步将验证性、封闭式和较单一的生理实验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索性、开放式及多学科综合的实验生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优化,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2009 年“实验生理科学”成为国家精品课程。本文对王庭槐教学团队实验生理教学改革历程进行简要地回顾和解析,以供同行借鉴和指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子宫肌瘤患者400例,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200)和护理路径组(n=20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路径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伤口拆线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95.0%(190/200)、96.0%(192/200)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2.5%(165/200)、61.5%(123/200)(P<0.05)。结论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较常规护理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置管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PICC标准护理,对两组患者自护能力与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标准护理可提高置管患者的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水平的高素质高层次医学人才。"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创新,是我国医学学位教育的一次战略性举措,对于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临床科研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相关体系进行构建,是当前口腔医学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总结,从科研选题、课程设置和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在新的模式下,培养出临床与科研能力兼备的优质的高级应用型口腔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