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研究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措施,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整合资源,建立规范化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对内镜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内镜消毒、消毒剂的合格率进行检测,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改进。结果:2012~2014年共检测标本720份,合格696份,合格率为96.7%,其中内镜消毒和消毒剂合格率均为100%,而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在2014年达到100%,3年来未发生内镜中心相关医院感染事件。结论:重视内镜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定期实施监测,实现内镜中心合格率的持续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综合医院中医诊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2017年中医诊室采取常规管理方法,2018年全年中医诊室采取综合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评价2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监测合格率。结果 2018年患者医院感染率(0.20%)小于2017年(1.36%);2018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97.50%)高于2017年(82.50%);2018年医院感染监测合格率(99.33%)高于2017年(92.67%),不同指标数据分析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医院中医诊室通过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监测合格率,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和控制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提高患者透析质量。方法:定期对血液净化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透析用水、透析液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2013年检查总标本84份,总合格率95.2%,其中空气100.0%、医务人员手75.0%、物体表面100.0%、透析用水95.8%、透析液100.0%。结论:血液净化室定期进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医院手部卫生监测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职工手卫生情况。方法:抽查医务人员50名按照《医院感染手卫生监测》方法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参照《手卫生监测》标准发现没洗手直接监测手上细菌合格率仅为6%,肥皂洗手后再监测合格率为28%,肥皂盒监测合格率为4%。结论:手部细菌超标与医务人员洗手意识、洗手时间、洗手是否规范、洗手设备落后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介入手术感染率,提高介入手术室医护理质量。方法:每月定期对介入手术区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空气及使用的消毒液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2012~2016年共检测240份标本,物体表面合格率100.00%,医护人员手格率100.00%,消毒液使用合格率100.0%,空气消毒合格率98.33%,总合格率99.58%。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室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介入手术室工作环境定期进行监测,按标准要求落实各项工作责任,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采用PDCA循环加强麻醉复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手术室麻醉复苏室的8例医务人员为对象,在2021年7月-2022年3月期间运用PDCA循环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将2021年1月-6月期间作为对比时期,该时期进行常规管理,对比PDCA循环实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洗手合格率和执行率以及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与病原菌检出率的发生情况。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指征、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医护人员普通洗手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脱手套后洗手执行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患者切口感染以及病原菌检出率均显著下降,P <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麻醉复苏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可有效提升其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提高吸收合格率和执行率,降低切口感染以及病原菌的污染,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有效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2016年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采样监测,回顾性分析监测结果。结果4年共采集监测样本1 775份,合格1 607份,合格率为90.54%;各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样本量与其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3年的84.59%上升到2016年的9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6,P0.001);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医务人员的手的消毒合格率最低。结论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虽逐年提高,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手卫生管理,不断提高清洁消毒工作质量及环境卫生质量,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节控制在针灸推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杭州市一家三级甲等针灸推拿医院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环节控制管理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医务人员感染知晓率。结果:实施环节控制后医务人员的感染知晓率由62.50%提高到93.75%(P0.05),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灸推拿医院的感染管理实施环节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  相似文献   

9.
济宁市2006—2008年部分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宁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指导,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法: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检测检验要求,分别对济宁市市直医疗机构、部分县直医院、大企业职工医院和部分卫生所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使用的消毒液进行采样检测。检测结果按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采样检测812份,合格568份,总合格率为69.9%,其中市直、县直、企业、卫生所样品合格率分别为84.2%,71.8%,63.9%,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目检测中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医院消毒质量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消毒意识和责任感。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使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中医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医院感染管理,观察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管理质量、卫生指标合格率与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病房环境、无菌操作、病历书写与专科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菌物品、手表面卫生与室内空气质量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中医诊疗期间应用医院感染管理能提高管理质量,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眼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眼科病房针对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成立管理小组,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详细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完善质量控制结构、加强医院感染培训、建立院感考核制度等方面入手,全面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整改,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眼科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无菌用品检测合格率,并统计比较实施前后眼科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眼科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无菌用品检测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眼科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实施前低(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制度应用于眼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能够从各个环节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升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及认知,从而全面改善医院感染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对某三级中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监测,分别收集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的2015年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2016年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各科室感染率均降低(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某三级中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卢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121-122
现今由医源性造成的院内感染中,医护人员的手已经成为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并且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手卫生已成为医院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洗手或手消毒解决医务人员手污染、预防和控制病原菌传播,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社区医院手卫生现状及改进措施进行综述,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策略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安装洗手设施;根据临床需求不断完善洗手设施和配备手消毒剂;结合洗手和手消毒液消耗量,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检查;强化手卫生管理。使用PDCA循环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设计表,确定实施方案,强调全员参加。结果:从2010~2012年,洗手设施不断完善,干手设备逐步合理化,手消毒液消耗和洗手依从性大大增加,手卫生质量持续提高,从35%提高到92%,医院感染率从3.65%下降到1.98%。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可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增强科室的凝聚力,提高科长的管理水平,减少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程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安全。方法:组成过程管理小组,分析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现状,并将过程管理法应用到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防控中。评估实施过程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过程管理前,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3.43%,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82%,差异显著(P0.05);实施过程管理后,医务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及器械消毒合格率均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过程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将医院感染作为管理重点,有利于降低病房医院感染率,改善综合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护理管理的方法及成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抽取的392例病例资料中,共计医院感染例数21例,感染率为5.36%,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96.25%;医护人员手监测合格率94.08%;空气培养监测合格率97.9%。结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肤科门诊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方法:针对皮肤科门诊患者受到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并予以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皮肤科物品表面、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的病原学检测数据。结果:实施预防与管理措施后,医院感染率为0.93%,低于实施前的1.34%(P0.05);皮肤科物品表面、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满意度为94.74%,高于实施前的83.56%(P0.05)。结论:针对存在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医护质量,有效预防皮肤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供应室微生物监测是通过细菌培养的方法观察供应室的空气,各种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及灭菌物品的质量,以便采取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我院供应室从1995年5月开始监测,3年多来运用监测资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监测时间,提高灭菌质量,分析如下。1对供应室空气、物体表面的监测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供应室的无菌区属二类环境,要求对无菌区的空气、物质表面每周抽样监测一次,细菌数应由原来的空气≤500cfu/m3降为≤200cfu/m3,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8fu/cm3降到≤8cfu/cm3,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按照卫生…  相似文献   

19.
手卫生是洗手与手消毒的总称。医务人员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25%~50%。中心换药室的工作人员每天要接触大量被患者血液、体液、各种分泌物等污染的器械和敷料;每天要再造、发放各种换药碗200多副及无菌器械和敷料,如果不注意个人手卫生,极易通过手传播细菌而造成院内感染的爆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手卫生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手卫生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加强中心换药室工作人员手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成立管理小组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加强过程控制、重视人员管理、重视环境管理、重视物品管理等环节入手,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无菌用品的检测合格率。结果: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无菌用品的检测合格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制度应用于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医疗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