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康柏西普联合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1例1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在合适的时机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平均随防6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术后眼压与术前比较,术后1wk,1、3、6mo眼压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mo,2眼(18%)矫正视力提高,8眼(73%)视力无明显变化,1眼(9%)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玻璃体积血等。

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梁婧  张黎  佘兮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740-1742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01/12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2例1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2wk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3mo,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3mo后,患者视力提高10眼,无变化1眼,视力下降1眼.平均眼压由术前41.22±8.29mmHg降至术后3mo的16.08±4.9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阀植入术后1眼患者发生了浅前房,1wk后完全恢复.1眼患者术后出现了少量前房积血,3d后完全吸收.1眼激光光凝术后1 mo发生了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后视力部分恢复,眼压控制良好.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植入Ahmed青光眼阀和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降眼压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复合式小梁切除+ 全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4例24眼纳入研究,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7眼正常眼压,17眼高眼压.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0.50mg/0.05mL,7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予以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6~18mo,观察联合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眼压、视力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滤过泡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虹膜新生血管1wk内完全消退.治疗前平均眼压41.38±3.16mmHg,治疗后6mo平均眼压12.69±1.52mmHg,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25.592,P<0.05).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0.1者3眼,视力0.01~0.1者10眼,无光感~指数者11眼,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5眼,视力0.01~0.1者16眼,无光感~指数者3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1,P<0.05) .结论:不同方法联合治疗NVG患者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孙曹毓  刘驰  周晶  王辉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9):1583-1586

目的:探讨抗VEGF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01/2019-06就诊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并入院治疗的符合研究条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42例43眼。患者入组后行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视力、眼压、眼前节照相,根据屈光间质状态完善眼底检查。根据入院眼压情况予全身及局部联合降眼压治疗,术前抗生素滴眼。入院第3d患者术眼行抗VEGF治疗,根据患者自主选择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分为雷珠单抗组和康柏西普组; 注药72h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结膜下及巩膜瓣局部应用氟尿嘧啶浸润+可调节缝线+房角分离)。术后随访6mo(1d,1、2wk,1、2、3、6mo),比较两组新生血管消退情况、视力、眼压。

结果: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液和雷珠单抗眼内注射液均可有效消退虹膜新生血管,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无差别。术后1d,1、2wk,1、2、3、6mo大部分患者眼压均明显下降,部分患者视力提高。

结论:抗VEGF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部分患者可提高视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或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6-02/2017-06我院收治的NVG患者40例40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和B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全视网膜光凝),每组20例20眼。治疗后随访6mo,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眼压控制率和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等。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6mo,B组眼压低于A组(P<0.05),但两组视力、眼压控制率、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无差异(均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和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安全有效,前者术式降眼压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1例(51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先在局麻下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 mg,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再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 ~ 24个月,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注药后眼压、晶状体改变,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前房、视力、滤过泡、前房积血、前房渗出情况.结果 玻璃体腔注药后26眼4~10 d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两组眼压、前房、滤过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后再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使虹膜新生血管快速消退或萎缩,降低术后前房积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及视网膜激光光凝对伴有和不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01~2017/12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被确诊的37例39眼伴有和不伴有玻璃体积血的NVG(虹膜房角黏连超过180°)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有玻璃体积血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0.5mg(0.05mL)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没有玻璃体积血的20例21眼(第1组)患者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4d行EX-PRESS(P50)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在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后2wk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伴有玻璃体积血的17例18眼(第2组)患者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4d行玻璃体切除联合EX-PRESS(P50)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并且根据术中的实际情况选择填充空气或硅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mo。

结果:第1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无差异(P>0.05); 第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mo BCVA有差异(P<0.05); 第1组患者术后1d,1wk、1、3和6mo眼压分别为20.5±4.3mmHg,19.6±3.8mmHg,20.1±3.7mmHg,19.9±4.2mmHg和19.3±2.9mmHg。第2组患者术后1d,1wk、1、3和6mo眼压分别为22.3±3.7mmHg,20.6±2.8mmHg,20.4±3.8mmHg,18.9±4.1mmHg和19.3±3.4mmHg。第1组和第2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均低于术前眼压(P<0.05),在随访期间3眼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复发,故再行1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1wk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及视网膜激光光凝能够有效降低伴有和不伴有玻璃体积血的NVG(虹膜房角黏连超过180°)患者的眼内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围手术期进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 ranibizumab)对虹膜新生血管及眼压的影响。方法:对2013-01/2014-01收治于安阳市眼科医院药物不能控制的38例3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6mo,观察治疗前后虹膜新生血管、眼压及视力变化。结果:玻璃体内注药后7d,36例(94.74%)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2例(5.26%)虹膜细小血管全部消退,残留少许粗大血管。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mo,所有病例虹膜新生血管均消退;术后3mo,8例(21.05%)虹膜新生血管再次出现,行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术后6mo,所有患者均未见虹膜新生血管。注药前平均眼压为42.82±10.29mmHg,注药后5d为39.13±9.71mmHg,注药前后眼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q=2.65,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wk,1、3、6mo,眼压分别为10.53±1.81、10.11±1.73、11.29±2.49、12.58±3.01mmHg,与注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q=23.15、23.46、22.61、21.68,均P<0.01)。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wk,1、3、6mo患者眼压与注药后5 d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q=20.51、20.81、19.96、19.04,均 P<0.01)。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成功率为73.68%。随访6mo,24例(63.16%)视力较术前提高,14例(36.84%)视力保持不变。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围手术期应用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可有效提高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疗效安全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前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0例(30眼)的资料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待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术。随访30个月。观察治疗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并发症。结果27眼(90.00%)虹膜表面新生血管于玻璃体内注药后3~7d完全消退;另3眼术后3d明显减少,10d完全消退。眼压治疗前平均(41.23±8.96)mmHg,治疗后降至(15.93±2.91)mmHg(1mmHg=0.133kPa)。治疗前后眼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完全控制成功26眼(86.67%),部分控制成功4眼(13.33%)。最佳矫正视力3眼(10.00%)提高。25眼(83.33%)视力无明显变化,2眼(6.67%)下降。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无明显并发症,小梁切除术中发生前房积血4眼(13.33%),术后无浅前房、玻璃体积血或滤过泡漏。结论小梁切除术前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及术后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NVG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成功率高,远期控制眼压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眼部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治疗NVG是安全、有效的,但康柏西普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NV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干预性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的NVG患者26例27眼,其中25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再行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行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及相关治疗手段的检测,观察术后并发症,对术中所得小梁及虹膜组织行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眼行眼球摘除术,术后眼球组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作为病理对照.结果术后随访至6个月时,行玻璃体腔注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25眼眼压从(48.8±.10.2)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8.0±4.3) mmHg,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从3.0(3.0,4.0)降至0.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从2.0±0.9提高至1.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眼眼压≤21 mmHg,手术成功,4眼手术失败.行玻璃体腔注药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明显消退,虹膜前基质层可见薄壁血管;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虹膜前基质层血管数量减少,可见闭塞或空腔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变性.结论 NVG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使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回退,并发症减少,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可有效控制眼压及保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4例64眼,首先行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再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球结膜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6~12mo,视力均无明显改善,平均眼压自术前47.89±6.74mmHg随访末降至18.41±2.16mmHg,控制在21mmHg以下者53眼(73%)。结论:视网膜光凝或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经药物无法控制眼压并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6例(16眼),均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0.5mg(0.05mL),于玻璃体内注药后5~7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部分晶状体混浊者行晶状体切除术,术后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内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诊,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结果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标准对数视力)为3.18±0.4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3.17±0.36、3.62±0.29、3.88±0.37、3.9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14,P=0.000);术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眼压为(47.39±7.05)mmHg(1kPa=7.5mmH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28.79±4.35)mmHg、(21.76±3.36)mmHg、(19.97±3.30)mmHg、(18.61±3.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000,P=0.00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者14眼,提高不明显者2眼;眼压完全控制者14眼,眼压再次出现轻度升高者2眼。玻璃体内注药后5~7d,15眼虹膜及前房新生血管完全消失,1眼虹膜表面残留少许新生血管。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小梁切除术及术后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伴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控制眼压并能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结合眼内窥镜技术下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12-07/2013-07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5例15眼伴光感以上视力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使用小梁切除术结合眼内窥镜技术下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 mo。15例15眼术后1 wk眼压12.53±3.73mmHg (1mmHg=0.133kPa),较术前眼压58.81±5.91 mmHg 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mo患者平均眼压18.26±4.31mmHg,术后3mo患者平均眼压17.06±3.65mmHg,术后6mo患者平均眼压16.13±3.66mmHg,患者术后随访各时段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提高2例2眼(13%),无变化者11例11眼(73%),视力下降者2例2眼(13%)。随访中有4例4眼眼压增高,使用1~2种降眼压眼药水及局部按摩眼球使得患者眼压<21 mmHg。术后眼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15例15眼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回退。术后随访眼部B超检查未见眼球萎缩、脉络膜及视网膜脱离。结论:小梁切除术结合眼内窥镜技术下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挽救患者残存视力,解除疼痛,为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PR)及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01/11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4例14眼,依次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PPR及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3~6mo观察及随访,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8.00±6.70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41.65±4.07mmHg)有显著降低( t=11.288,P<0.05)。手术成功定义为未辅助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有效定义为辅助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末次随访11眼眼压<21mmHg,成功率为79%;2眼有效(14%);1眼失败,眼压失控后行睫状体冷冻治疗。视力检查结果显示6眼稍有提高,7眼不变,1眼减退;13眼虹膜新生血管消失,1眼在随访的第3 mo消失的虹膜新生血管又复现,给予再次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并补充眼底视网膜激光治疗后消失;术后前房积血1眼,1 wk后吸收,未出现术后浅前房及眼球萎缩患者。结论: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及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PPR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可靠,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全视网膜光凝(PRP)+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3/2018-10收治的NVG患者44例44眼,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PRP+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22例22眼(A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小梁切除+PRP治疗的患者22例22眼(B组)。术后随访6mo,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眼压控制率、新生血管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46.2±9.41mmHg vs 49.1±10.15mmHg,P>0.05),治疗后1wk,1、6mo A组患者眼压均低于B组(P<0.05)。治疗后6mo,A组视力、眼压控制率(95%)、新生血管消退情况(91%)均优于B组(P<0.05),但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

结论: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PRP+小梁切除术治疗NVG安全有效,可稳定持久地控制眼压,改善部分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