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与静脉溶栓(IV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 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将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患者28例作为介入组;接受溶栓治疗患者37例,作为溶栓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介入组与溶栓组血管开通率(96.4%vs 78.4%)、病死率低(3.6%vs 10.8%)、术后LVEF水平[(65.2±7.5)%vs(51.3±11.4)%]、补救性PCI治疗(0%vs 10.8%)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相比,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显著,提高了血管再开通比率,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应用中波窄谱紫外线联合氟米松乳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氟米松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脓疱个数、面积及皮肤受损面积均显著减少;联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氟米松组(t=8.7089,6.3326,5.0217;P=0.0000);两组患者治疗后,胀痛、瘙痒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1);联合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氟米松组(t=12.0828,8.5128;P=0.0000);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补体C3水平下降,联合组患者下降程度优于氟米松组(t=3.5617,9.8857;P=0.0004,0.0000)。结论应用中波窄谱紫外线联合氟米松乳膏能有效减少掌跖脓疱病患者的脓疱面积、个数,减轻胀痛、瘙痒等症状,改善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G、补体C3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CTFC)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治疗且再灌注成功TIMI血流分级恢复Ⅲ级的STEMI患者75例,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分为血栓抽吸+PCI组(n=32)和常规PCI组(n=43)利用CTFC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功能参数及术后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PCI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及右冠状动脉(RCA)中的CTFC明显少于常规PCI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左回旋支(LCX)中的CTF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IRA再灌注成功后,在TIMI血流分级Ⅲ级的情况下,血栓抽吸+PCI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常规PCI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血栓抽吸+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1例,因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常规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4例,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例,因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因严重心力衰竭入院1例,因非靶血管介入入院1例。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TFC可有效评价STEMI患者IRA再灌注情况及患者近期预后,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溶栓后转运PCI与PCI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9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150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转运至我院行PCI治疗前是否给予溶栓治疗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确诊后直接转运PCI,观察组患者在转运PCI前给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心功能、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性死亡、再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S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CT、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PCT、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溶栓后转运PCI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并且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高龄(≥80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124例高龄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PCI治疗组,73例)与对照组(保守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ECHO)量化评价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ECHO指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Vd)及收缩末期容量(LVV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CI可明显改善高龄(≥80岁)ACS患者心功能状态,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应注意随访期间出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集中探讨采用急诊介入的方式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因心源性休克合并心肌梗死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急诊介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后者未进行急诊介入,而是采用静脉溶栓或单纯抗凝抗栓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6.7%,较对照死亡率45.0%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的提高生存率,同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和包块缩小率>30%,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3.8112,P<0.01;χ2=9.6575,P<0.01);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7.8358,P<0.01;t=8.962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均显著下降(t=51.3005,56.4875,P<0.01),其中治疗组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9.9527,P<0.01)。结论与肌内注射甲氨蝶呤相比,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可有效调整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促进包块缩小,临床治愈率较高,治疗时间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经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山莨菪碱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PCI)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经导管冠状动脉注射rh-Pro-UK靶向溶栓,观察组在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后,即刻注射山莨菪碱,PCI术后90 min和7 d时比较两组患者STEMI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TIMI心肌灌注帧数(TMPFC)、血栓积分,并在PCI术后90 min测量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灌注缺损区(PDA)面积.结果 PCI术后90 min,观察组ST段抬高振幅总和的差值(ΣSTE)高于对照组,同时CTFC、TMPFC、IMR、ST段抬高振幅总和以及PDA占左心室总面积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t=2.234~7.053,P<0.05).7 d复查时,观察组TMPG 3级比例、血栓积分3~5分比例、TIMI血流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χ2=4.873~11.090,P<0.05),同时CTFC和TMPFC低于对照组(t=2.985、4.803,P<0.05).结论 经导管冠状动脉注射rhPro-UK靶向溶栓结合山莨菪碱可改善STEMI患者行p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降低微循环阻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时间对突发急诊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心功能指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V、LVESV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数改善程度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 h内给予早期急诊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精神病类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B组患者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C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QT间期、T波异常、ST-T压低以及左室舒张末内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QT间期值,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及ST-T压低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QT间期均延长,T波改变、ST-T压低、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例数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组QT间期延长更明显,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T压低发生例数明显增多,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C组患者较A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明显更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精神病类药物均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利培酮、富马酸喹硫平片对心脏产生的不良影响较齐拉西酮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