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病始在肝,与脑相关。本文基于抑郁症"肝郁气滞"基本病机和"脑失神明"的病机关键,立足"肝脑相关",提出"脑郁"病机理论,并通过对原发性抑郁症、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卒中后抑郁和焦虑性抑郁症中医病机特点及治法方药的系统性研究,体现抑郁症"脑郁"病机理论的合理性,为抑郁症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回顾方法,复习了中医古典至近现代文献中关于从痰证论治癌症/肿瘤及抑郁症的相关理论,提出"恶痰内阻"为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的根本原因,为从痰论治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提供部分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本课题组提出的"肿瘤痰证学说"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中医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以及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及中医内科诊疗常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结果:80例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为29例,发病率为36.3%,中医辨证分析显示,风痰阻络型与气虚血瘀型发病率分别为47.4%和55.6%.结论: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恢复期的发生率高于急性期,发病与虚、痰、瘀有关.  相似文献   

4.
巫晓慧  王君明 《中草药》2022,53(17):5531-5543
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的巨大社会危害性,且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是在正常人群的2~3倍,两者合并引发且加重了患者多种机体功能和心理障碍,使其自杀率增高。中药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具有整体论治、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的优势,然而其科学内涵不十分清晰,现代研究与推广应用仍十分薄弱。综述了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现代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结合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方面的现代研究概况,提出今后应以复方的临床效用为指导,加强有效复方中“君”“臣”“佐”“使”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基础实验研究,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的阐明提供依据,为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1):219-223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的发生发展与情志、肝功能失调相关。逍遥散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糖尿病及其伴抑郁症的治疗。整理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逍遥散及其衍生方治疗糖尿病或伴抑郁症的研究文献,发现逍遥散及其衍生方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上述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为逍遥散及其衍生方用于糖尿病伴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科学依据。本文就逍遥散及其衍生方在糖尿病及其伴抑郁症治疗方面的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利于逍遥散及其衍生方的开发和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后抑郁症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以脆性糖尿病患者尤甚,属中医"郁证"范畴,但与一般"郁证"不同,其发病是建立在"消渴"的基础之上。在临床治疗中,往往单从"郁证"角度出发,以"肝气郁结"为核心病机,以"疏肝理气"为主要治法进行治疗,易忽略"消渴病"作为基础疾病对其发病、治疗、预后的影响,临床疗效欠佳。笔者基于"消渴病"发病的病因病机,提出阳气不足为脆性糖尿病后抑郁症发病的中医核心病机,并以温阳、通阳、补阳为治法,在该病临床治疗中获得了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急剧升高,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在急剧升高。据国外调查,11%的糖尿病患者出现重症抑郁症,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群抑郁症发病率的2倍。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表现除了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包括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即思维缓慢、情绪低落、行为减少、神不守舍、萎靡不振、脘腹胀满、失眠健忘、恐病疑病等。既往文献多重在论述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较少论及中医治疗和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差异。中医治疗消渴及郁症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观察到对…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糖尿病及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从理论上探讨了糖尿病、抑郁症及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各自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认为糖尿病病机在于五脏同病,肝脾肾三脏为主,正虚与邪实互见;而在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病机中,其病变脏腑已延及于心、肝、脾、肾,病情进一步加重。肝脾肾同调理论可贯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始终,据此可把握糖尿病的主要矛盾,兼顾抑郁症的治疗,并提出了五步辨证法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具体应用,在临床实施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储士娟 《光明中医》2010,25(11):2134-2135
<正>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的损害,糖尿病并发脑梗塞即是糖尿病引起的常见大血管病变,从中医理论辨病来看即属于"消渴"并发"中风"。中医强调整体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已经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对本病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通过检索2005—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分析中医药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经过逐步筛选,最终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36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总体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HAMD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降低血糖、HAMD评分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因纳入文献样本有限以及文献质量不高,尚需大样本以及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高质量研究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周帆 《江苏中医药》2014,46(3):15-17
糖尿病后抑郁是神经生物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抑郁症既是糖尿病病因、发病环节,又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多数医家认为糖尿病后抑郁的病机为肝失疏泄,多从疏肝理气解郁治疗,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饮食因素、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等变化,病人的体质、疾病属性趋向"热化、痰化、风化","脾虚痰阻"逐渐成为糖尿病及抑郁症的重要致病机因。治疗从脾失健运、痰浊内阻角度入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糖尿病后抑郁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灸加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加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西药组50例,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抑郁量表(HAM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症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组。结论:中药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同时也有助于血糖控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最易并发肌肤间的化脓性感染,中医称之为"大痈".笔者以清热解毒为主治疗糖尿病并发重症大痈36例,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人群伴发抑郁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糖尿病人群伴发抑郁症的发病率,探讨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11例糖尿病患者与429例其他身体疾病患者,对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调查评定,对抑郁症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糖尿病组抑郁症发病率为28.6%,明显高于其他身体疾病患者;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性别、文化程度、慢性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等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的可能性较高,在治疗中要做好对患者的预后和护理,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和抑郁症均为难治愈慢性疾病,二者相生相伴,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抑郁症共病.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证实,糖尿病与抑郁症交互,导致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现有临床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的方法大多将糖尿病与抑郁症作为两个独立的疾病进行治疗,存在显效率低不良反应强等诸多缺陷.中医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发病率高,41%~70%的糖尿病患者将并发周围神经病变[1],因足部保护性感觉神经功能受损可导致足部发生感染、坏疽、溃疡甚至截肢。DPN属中医"痹证"、"痿证"、"痛证"等范畴。"消渴病痹证"为规范化中医术语[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 receptor,NR)2A及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为正常组,每组16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28 d。采用Open-field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变化,ELISA检测海马谷氨酸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NR2A、NR2B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1),海马谷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NR2A、NR2B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P0.01),海马谷氨酸含量明显下降(P0.01),NR2A、NR2B表达降低(P0.05)。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抑郁行为,其药效作用可能与调控大鼠海马谷氨酸含量及NR2A、NR2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并发抑郁症,加重患者病情,降低治疗的依从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COPD的治疗要重视合并有抑郁症的治疗,以延缓、控制病情的进展。从中医病机的角度阐述对COPD合并抑郁症的认识,将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刘媛  魏军平 《中医杂志》2014,(10):889-892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属中医"消渴合并郁证"范畴,对糖尿病的病情和预后均有不利影响。中医认为,消渴的发生与情绪抑郁关系密切,消渴合并郁证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消渴的脏腑亏虚为本,郁证的痰凝气滞血瘀为标。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药治疗以疏肝为主,并有从心论治、从基础病论治者,其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均与抗抑郁药相当,而对于一些具体症状如失眠的改善则优于西药,且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更少;非药物疗法如情志护理、养生功法、耳穴压豆等也对改善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这些疗法既可与口服抗抑郁药或口服中药治疗相结合,又可在患者不愿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