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性疼痛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注射穴位治疗剖宫产后宫缩疼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清远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A、B、C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处理,观察组中A组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B组予穴位注射疗法,C组采用A和B组联合治疗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产妇的TNF-α与PGE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产妇宫缩痛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4组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治疗前,各组产妇的TNF-α、PGE2水平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B、C的TNF-α、PGE2水平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联合治疗观察C组的TNF-α、PGE2水平与疼痛评分低于另观察A、B组,疼痛缓解率均高于观察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治疗后的TNF-α、PGE2水平与疼痛缓解率呈负相关(r=0.973,P0.01)。结论:炎性疼痛因子水平与产妇疼痛缓解有密切的关系,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可以增强剖宫缩痛的治疗效果,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影响。方法:将39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97例,为单纯西药治疗,B组102例,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组97例,为加用中药膏方治疗,D组95例,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疗程均为1年,每月ACT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点D组ACT评分均高于A、B、C组(P0.05);B、C组均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各个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点D组有效率均优于A、B、C组(P0.05);B、C组有效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4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能进一步提高ACT评分,较单用贴敷或单用膏方效果更好,更有利于达到哮喘控制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产后宫缩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50例予单纯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24、48及72 h 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24、48及7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2组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产后宫缩痛,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无哺乳禁忌,产妇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化瘀止痛方穴位贴敷防治产后宫缩痛的临床效果,从而降低产妇产后宫缩痛,改善应激水平,提升产妇舒适度。方法:选择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进行分娩的100例产妇,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产后镇痛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组织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应用中药化瘀止痛方进行针对性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前列腺素E2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血清前列素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化瘀止痛方穴位贴敷,对于防治产后宫缩痛,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疼痛评分,改善产妇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情况,减少产妇的炎症反应,降低前列腺素E2的分泌水平,对于综合镇痛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例,A组为单纯西药治疗,B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组为加用中药膏方治疗,D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疗程1年,观察比较4组各时间点的ACT评分及氟替卡松的用量。结果:每个观察时间点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月后,A组激素用量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能减少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林丽亚  陈爱武  单晓雪 《新中医》2021,53(14):180-182
目的:观察中药腹部穴位贴敷治疗经产妇产后宫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3例经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腹部穴位贴敷。比较2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出院时间和出院时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第1天、第2天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腹部穴位贴敷能够显著减轻经产妇产后宫缩痛,降低疼痛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7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4组,A组为单纯西药治疗,B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组为加用中药膏方治疗,D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以治疗前后的年发病次数、年累计发病时间、CAT评分、肺功能为观察指标。结果 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D组1秒率改善显著(P0.05),其他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显著疗效,较单用贴敷或单用膏方效果更好,且安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气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78例和B组85例。A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B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6个月内感冒发作次数、生存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检测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内感冒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FS1、FS2、FS3、FS4及TM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FS1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检测各项指标(FEV1.0%、V50、V25、FVC、FEV1.0)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和穴位注射均能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证候、生存质量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贴敷组60例,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口服药物组60例,予复方益母胶囊口服,空白对照组30例,予穴位贴敷无药物的空白贴。结果治疗后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患者子宫动脉RI、PI、A/B均降低,血清OT、PGF_(2α)、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痛经症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3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为单纯西药治疗,B组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组为中药膏方治疗,D组为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以治疗前后的年发病次数、年累计发病时间、症状积分为观察指标,观察期两年。结果:其他3组与A组比较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与治疗1年比较,A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较单用贴敷或单用膏方效果更好,且安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在辨证的基础上分为3组,穴位贴敷联合补肺固本合剂组(A),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组(B),匹多莫德对照组(C)。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结果:A、B组治疗前后I gG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I gG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 gA、Ig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A、B组与C组I 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 gA、IgM无差异(P0.05)。A、B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CD4~+、CD8~+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CD4~+、CD8~+水平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元素治疗前后3组变化不明显(P0.05),铁、锌含量治疗前后A、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铁、锌含量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40例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A),补肺益寿合剂组(B),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组(C),匹多莫德组(D),对比4组患儿临床疗效、感染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比较,A、B、C组高于D组(P0.05),A、B、C 3组之间比较,C组优于A、B组(P0.05);4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组间比较,C组优于A、B组(P0.05)。感染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组间比较,A、C组优于B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阴虚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及单纯穴位贴敷或单纯补肺益寿合剂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产妇产程子宫收缩痛中实施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及镇痛泵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产妇10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试验组给予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及镇痛泵治疗,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宫缩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临床疗效指标产妇舒适度、镇静效果、初乳时间、哺乳次数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 h、6 h、12 h,试验组宫缩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镇静效果评分、哺乳次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初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5.88%,对照组为19.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穴位贴敷联合镇痛泵应用于产妇产程子宫收缩痛中疗效显著,可缓解产妇宫缩疼痛程度,提高其分娩舒适性,且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祁丹锋  汪欢欢  李琼  朱冰 《新中医》2017,49(3):131-13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宫缩素对产后子宫复旧及宫缩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宫缩素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观察2组产妇的宫底高度、恶露量及宫缩痛程度。结果:治疗24 h、48 h和120 h后,实验组的宫底高度和恶露量均低/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宫缩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宫缩素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及缓解宫缩痛,效果优于宫缩素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1):107-108
目的:观察温针灸颈夹脊穴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各40例。A组给予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B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C组给予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伊红性白血球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效果。结果:1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B组(P0.05),治疗6个月复发率低于A、B组(P0.05),但A、B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三组症状总积分、IgE、ECP降低,生活质量评分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不同时间症候总积分、IgE、ECP降低幅度高于A、B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上升幅度高于A、B两组(P0.05),但A、B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颈夹脊穴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有效率高,患者症状积分、免疫指标改善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贴敷疗法治疗颈肌筋膜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5例颈肌筋膜炎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单盲方法分为3组。穴位注射组25例采用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结合贴敷治疗,针灸治疗组25例采用单纯针刺结合贴敷治疗,基础治疗组25例采用单纯贴敷治疗。对比治疗前后3组的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P0.05),而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疼痛评分与针灸治疗组、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穴位注射组下降明显。针灸治疗组与基础治疗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组疼痛评分下降更明显。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贴敷疗法可改善颈肌筋膜炎短期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频电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频电治疗,观察组在中频电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P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次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电联合穴位贴敷可快速缓解颈部痉挛、疼痛,安全无毒副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及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24例、B组30例和C组26例。A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状(鼻塞、鼻涕、连续喷嚏)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问卷(RQLQ)各项评分及血清学各项指标[嗜酸性粒细胞诱导因子(Eotaxin)、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RQLQ各项评分及各项血清学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RQLQ各项评分及各项血清学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各项血清学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54.2%,B组为83.3%,C组为84.6%。B组和C组总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及药物是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钱细友  罗展  胡佳俊 《新中医》2016,48(5):90-92
目的:观察天灸散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患者,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天灸散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确诊为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及天灸散穴位贴敷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解痉止痛及护胃治疗,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天灸散穴位贴敷。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5 min、30 min、60 min由医生和患者自己对疼痛强度进行判断,观察疼痛积分情况,并观察记录2组的证候疗效。结果:在1 h的观察周期内,穴位贴敷组治疗有效率84.2%,对照组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穴位贴敷组显效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在缓解时间、VAS评分降低程度、情志评分改善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散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胃肠炎收到良好疗效,起效迅速,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针疗法对产后宫缩痛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5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n=25)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n=25)在参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宫底高度、恶露量、疼痛情况、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宫底高度、恶露量、VAS评分、疼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宫底高度较参照组更低,且恶露量更少,VAS评分更低,疼痛发作次数更少,疼痛持续时间更短,晚期产后出血、宫腔积液、产褥感染等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针疗法可有效缓解产后宫缩痛,促进子宫复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