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保门诊对婴儿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干预效果。方法在重庆市城区随机抽取03个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干预组接受本研究的所有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保健服务,定期监测两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辅食添加时间及添加频次、睡眠状况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43个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干预组接受本研究的所有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保健服务,定期监测两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辅食添加时间及添加频次、睡眠状况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46个月龄辅食添加率较高(P<0.05),而对照组没有每天进食肉类、蔬菜、水果的频率较高(P<0.01);12个月龄时干预组婴儿白天睡眠时间较长(P<0.01),夜间睡眠时间较短(P<0.01),但两组全天睡眠时间无差异。结论儿保门诊可部分改善婴儿饮食生活习惯,而如何培养良好睡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喂养方式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才  丘惠娴  周曙明 《河北医药》2010,32(13):1697-1698
目的比较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出生的正常体重儿348例,分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3组,纳入婴儿分别于1、3、6月龄进行丹佛智能筛查表(DDST)发育测试,同时记录6个月内患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佝偻病等疾病的情况。结果婴儿常见病患病率以母乳喂养组最低、混合喂养组次之,人工喂养组最高,且3组中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婴儿在1、3、6月龄的DDST压线项目通过率中,大多数项目通过率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月龄中62.5%的项目,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月龄中38.46%的项目,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乳是4个月内婴儿的最佳食物,其营养素齐全,能够减少患病率、全面满足婴儿体格生长,同时适时添加高质量的辅食对婴儿智能发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喂养方式与婴幼儿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1219名婴幼儿(1999~2002年出生)就6个月内喂养方式与婴幼儿体格发育及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母乳喂养548名为一组,混合喂养550名为一组及人工喂养121名为一组,分别统计其体格发育达标率,佝偻病、贫血、婴儿腹泻及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母乳喂养组的体格发育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组,其患病率亦较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组为低。结论 母乳喂养可提高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少得疾病,值得大力提倡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6个月前不同的喂养方式与健康关系,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在2 003年1-6月份,针对我院儿保辖区内305例满6个月的婴儿及家长进行调查,其中母乳喂养儿168例,人工喂养儿137例,分别分组研究.侧量婴儿的身高、体重,了解婴儿患病情况及心理发育程度.其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婴儿6个月时母乳喂养组体格生长、抗病能力、心理发育方面均明显优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婴儿6个月前采用母乳喂养利于婴儿健康.必须提倡母乳喂养方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喂养与人工喂养婴儿的生长发育及患病情况.方法选择足月出生的正常出生体重儿,年龄在0~12个月,分母乳喂养组95人和人工组65人,测得每个婴儿身高、体重增长值以及常见病的发病次数,分组对0~6个月,6~12个月两个阶段予以对照分析,结果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及X检验.结果两组0~6个月的婴儿体重身高差别无显著性,但患腹泻病的次数有显著差异,6~12个月的婴儿,两组婴儿的生长发育及患常见病的次数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母乳喂养是一种天然喂养方式,是目前人工喂养无法取代的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包头市区母乳喂养与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以后出生的年龄在0~3岁的在包头市东河区妇幼健康机构进行体格发育指标测量的市区婴幼儿为调查对象,对婴幼儿父母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询问内容包括婴幼儿基本状况、体格测量、1岁以内喂养方式。结果随着月龄的增长,母乳喂养率逐渐下降。不同月龄段喂养方式的构成发生明显变化。4个月以内以完全母乳喂养为主;4~8月以混合喂养为主;10月以后人工喂养为主要喂养方式6个月内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喂养组,6~12月婴儿完全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都高于人工喂养组。结论包头市区6个月内婴儿的主要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而喂养方式与体格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0~6个月婴儿的血锌与月龄及喂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9例0~6个月健康婴儿测定血清锌的浓度。首先把同为奶粉喂养的72名婴儿按月龄分为0~4个月和5~6个月两组,比较月龄对血锌的影响。另外把同一月龄(3~4个月)的58名婴儿按不同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和奶粉喂养组,比较喂养方式对血锌的影响。结果同为奶粉喂养的不同月龄两组婴儿的血清锌有明显的差异(P<0.01);同一月龄母乳与奶粉喂养儿之间血清锌也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0~6个月婴儿随着月龄的增加血清锌也增加,故没有明显的生长落后、临床症状的一般不予补锌,以防锌过量;另外母乳喂养比奶粉喂养儿的血锌高,因此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来儿童保健门诊的0~1岁婴儿,分为干预组1620例和常规组1224例。对干预组小儿实施早期智能开发指导,两组均参加儿童保健常规定期监测和指导。测定基线和终末时(干预至12个月)小儿的体格发育指标和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小儿1岁时身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无明显差异,心理发育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或0.01);干预组小儿训练前后各能区的DQ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小儿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干预开始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邱勤  王泽宏  严冬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22+224-222,224
目的探讨婴儿期喂养方式不同与婴儿贫血的关系,以改进喂养方法,预防贫血。方法将250例婴儿根据喂养方式不同(4个月内)分为完全母乳喂养组、人工喂养组和部分母乳喂养组,6-9个月筛查血红蛋白。结果6-9个月婴儿人工喂养组贫血检出率为9.7%,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45.9%)和部分母乳喂养组(33.3%),三种喂养方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对母乳喂养婴儿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10.
陈桂香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55+157-155,157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发育与喂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跟踪访谈调查方法,利用精确度5g的ACS型电子称测量婴幼儿体质量,利用精确度为0.1em的WB-Ⅱ卧式婴儿身长测量器测量婴儿身长以显示婴幼儿的发育状况。分别对0-4个月(包含4个月)的婴幼儿分别采用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方式下婴幼儿营养发育状况进行调查:对0-18个月不同时间添加辅食后。婴幼儿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个月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婴幼儿营养稍差的比例为24.32%.采用人工喂养的营养稍差比例为52.63%,采用混合喂养的营养稍差的比例为25.00%:≤4个月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营养稍差的比例为10%,4-6个月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营养稍差所占比例为6%,〉6个月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营养稍差所占比例为50%,不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营养稍差的比例为34%。结论婴幼儿在4个月以下采用母乳喂养的其发育状况较采用人工喂养方式喂养的有较明显的优势。婴幼儿在4-6个月时添加辅食对其营养发育最有利。应当积极向市民宣传科学合理的婴幼儿喂养方式,以期显著提高婴幼儿营养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