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胶囊对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丁苯肽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胶囊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比较用药前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Barthel指数(BI)。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77.41%、48.27%(P0.05);观察组NIHSS评分、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丁苯肽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和NIHSS评分,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Th1、Th2百分率和Th1/Th2比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Th1、Th2百分率、Th1/Th2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Th1、Th1/Th2、NIHSS评分在治疗后3、1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2以及中医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明显调控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Th1/Th2平衡,对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常规治疗及口服拜阿司匹林片(10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1次/d,两组治疗均持续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证候积分,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出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滴,对比两组的NIHSS评分等。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炎症因子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7d后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的应用促进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控制,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hs-CRP和MMP-9含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TNF-α、IL-1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7天时,观察组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后1天开始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天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静注射液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吸氧、降低颅内压、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醒脑静注射液:20 m 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2次/d;纳洛酮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2次/d。2组均于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结果:NIHSS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GCS评分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探究针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运用针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NIHSS、Glasgow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lasgow评分则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70.83%优于对照组的54.17%(P0.05)。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针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依据证候学规律和辨证论治,观察丹红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联用治疗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依据辨证论治联用丹红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5例,单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d。计算两组主要终点事件(72h NIHSS评分、3月mRS评分、6月死亡率、14d不良反应出现率),并计算两组次要终点事件(6月严重残疾率)。结果:治疗后72h NIHSS评分、3月mRS评分、6月死亡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14d不良反应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严重残疾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证候学规律联用丹红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辨证治疗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可以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郑挺  王俊青 《新中医》2017,49(1):30-3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联合脑神经营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脑神经营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异常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脑电图异常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联合脑神经营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消除脑电图异常、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T-bet与GATA-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每晚0. 3 g,1周后0. 1 g)与阿托伐他汀(口服,每晚40 mg)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 L/d静脉滴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与GATA-3 mRNA表达情况以及生活质量MBI指数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betmRNA、T-bet/GATA-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均0. 05),GATA-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均0. 05)。观察组治疗3 d、7 d、14 d后的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均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以有效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中T-bet与GATA-3平衡,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安全性较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静对脑出血后意识障碍患者的脑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出血伴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通过GCS昏迷量表评分及NIHS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意识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有益于脑出血后患者意识恢复,脑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与氟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1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给予降血脂、清水肿、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和氟吡格雷片,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和氯吡格雷片,治疗后对照分析临床疗效、脑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NIHSS、Barthel、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西药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ACI,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可有效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卒中量表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人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性昏迷患者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性昏迷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GCS评分、NIHSS评分、5-HT、DA和Ach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2组GCS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GCS评分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NIHSS评分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5-H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DA和Ach治疗后升高(P0.05);观察组DA和Ach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性昏迷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人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6例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脑梗死急性期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牛津残障评分(OHS)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OHS总分均较前下降,BI总分均较前升高,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6例急性重型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用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行常规对症及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应用于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